☉何 帆
年輕一代,可能跟上一代有不同的擇業觀念。
我們可以區分兩種職業:一種是心累型職業,另一種是心流型職業。
心累型職業的特點是:人被困在系統之中,無法把握事情的發展,也無法度量自己的貢獻;無法預測最終的結果,也無法改變中間的程序。這就會讓人產生無力感。
心流型職業的特點是:人們可以自我掌控、自我表達、自我創造、自我實現。這些都是一個人能夠真實感受到的,與世俗眼中的名利并無太大的關系。
世俗眼中社會地位更高的職業,有可能是心累型職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職業,反而是心流型職業。

在一些看似光鮮亮麗的行業中,人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干擾因素,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很多人會因此產生倦怠感。相反,一名熟練的木匠,能從不同的木料中看出可以創造的新事物。打家具也好,做木雕也好,他能夠享受到完成一件作品的樂趣。
心流就是“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這種體驗本身帶來莫大的喜悅,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價”。
一般人認為,無所事事、優哉游哉,那才叫快樂。其實,一個人最愉悅的時候通常是他為了某項艱巨的任務而辛苦付出,把體能與智力都發揮到極致的時刻。所以,想要體驗到真正的快樂,就要“有所事事”。
這個“有所事事”,跟工作崗位有關系,跟工作中要做的事情關系更大。比如,外科醫生的工作很累,而且要承擔巨大的責任。可是,很多外科醫生會對工作上癮。醫生做手術需要經驗和知識,也需要技巧和天賦,精密的手術猶如一種藝術。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全神貫注,做完手術心滿意足。
總結一下:工作崗位也許重要,但工作中要做的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