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潔如 牟善文
(1.南京體育學院 江蘇南京 210014;2.天津南開區陽光小學 天津 380000)
新的學校體育改革要求,大力推進學校對學生運動技能和健康體育知識的培養,并著重開設健康體育知識課程,促使學生對體育相關知識體系的建立,使學生懂得如何自我保健和鍛煉,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并且圍繞著健康第一的體育思想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體育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我國室內課教學處于相對起步的階段,更多的學校是以室外體育課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運動技能和知識的講解。傳統意義上的室內課內容與健康課程相關,運動處方相關課程主要是以大學的體育課程為主,其他各階段學生對運動處方相關運動課程的涉獵較少。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不同年齡段的教學內容涉及運動處方,運動處方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進行自我診斷,并且根據自身的問題及時設置和思考相關的解決方案,這也是開設運動處方相關課程的主要目的。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以室內教學和健康體育課為依據,針對學生的體質制訂相適應的健康方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體質各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運動處方的講解與教授,使學生能夠在體育健康室內課中學習到運動處方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以運動處方的開設以及自主管理自身身體健康和對自身健康知識的了解為教學目標。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對學生進行健康評價,并讓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自身運動健康的認知和了解,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運動處方的教學模式,最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夠認識和了解相關運動處方的知識,根據自身的身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相應的運動處方方案。同時,能夠對自己進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夠對自身的身體狀況有初步的了解,在已知的情況下對身體各項指標進行簡單的監控,如通過心率的測量,完成自身運動處方的設計與實施。教學內容主要分為4 個方面。第一,對運動功能的強弱和身體疾病狀況進行認知。在體育教師的講解過程中,學生要充分了解自身的運動能力,適合多大強度的運動方案,以及身體比例,能夠明確地確定自己屬于何種體型。第二,對自身身體素質的認知。通過簡單的測試,能夠了解自身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等各項身體素質的適應范圍。第三,對自身的生理狀態的監控。對學生生理狀態的監控,可以通過自我感覺和基本指標進行有效的認知。第四,教學體系是以運動處方的設計為主。學生根據體育教師的引導,在每節體育課程中,通過明確運動所帶來的好處,能夠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相適應的運動內容。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要求學生對學習的心理變化層次分明。首先,對運動處方的記憶與理解;其次,通過有效的知識水平進行應用和分析;最后,通過評價和高層次的認知達到運動處方的實施。由表1可知,在實施過程中,學生要充分了解運動技術和保健知識。隨著對運動處方基礎知識的認知不斷加深,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運動處方各部分要素所代表的含義,并且有針對性地在實際的運動過程中對自身所表現出的各種不良情況進行系統分析,以及各種反饋信息的構成,間接地判斷自己所存在的不良反應。根據自身的具體身體情況,制訂出相適應的運動負荷、運動頻率以及運動時間。這也是運動處方教學實施過程中對個體的分析過程。現階段,運動處方教學實施過程的手段有很多,其中以互聯網教學最直接。學生在進行運動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在互聯網上查找相關視頻和圖片的形式進行知識的學習,在運動的過程中更加形象地了解運動各個環節所代表的含義,并在教師和互聯網相關資料的指導下進行運動處方的編制。在課堂上,可以在網上查找的相關資料,進行課堂討論和處方的整改。在此基礎上,可以對運動處方實施過程進行有效監控和記錄,積極撰寫課外鍛煉心得。學生在進行運動處方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及時對處方進行調整。通過信息反饋對處方進行最終的修訂,在課堂或者課外積極與教師進行交流。

表1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實施體系
學生在進行“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成績評價的過程中,要始終圍繞運動處方的設計、運動處方實施過程中的好壞以及培養鍛煉興趣等方面進行更加細化的過程性評價。運動處方教學過程中的成績評價主要從3個方面進行,即運動處方的設計、實施和鍛煉興趣培養。首先是運動處方的設計,要求學生在進行處方設計之前,對自身的各項情況進行了解,并且能夠對自身基本的數據進行監控。在進行運動負荷強度設計的過程中,要對運動的頻率與時間進行有效協調,選擇適合的鍛煉內容。在運動處方實施過程中,要對過程性的內容進行有效記錄,并在學生鍛煉的過程中,驗證運動處方的好壞。在整個運動處方教學的成績評價過程中,主要是以學生在平時課上的表現進行評分。對評價手段等方面,教師可在課上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相互評價,以學生的基本健康運動知識測試為基準,也可以通過組內同學相互間的提問進行有效評價。對學生所設置的各種運動處方,在平時進行有效的記錄,通過對運動處方執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各種效果進行評價,促使學生掌握運動保健知識,能夠合理地完成運動處方的實施,對所設置的運動處方有良好的評價,最終達到熱愛體育鍛煉,養成終身體育意識的目的。
運動處方教學,是教師要求學生在平時的運動過程中對眾多的健康知識進行有效的理解與運用,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象生動的模式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知道通過何種鍛煉對自身的身體有哪些積極的影響。這要求學生在平時的鍛煉過程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內容與強度,并且能夠讓學生在實際的鍛煉過程中,達到自我監督和進行正確體育鍛煉的目的。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運動處方式的教學模式更加實用,能夠使學生合理地設置體育鍛煉方案,從而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更容易讓學生針對自己的身體特點,進行不同運動強度及運動量的選擇,這也能遵循學校課程改革過程中學生個體差異性的目標。促使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同時,能夠創新學習方法;讓教師在進行傳統教學的同時,創新教學方式。在實際體育課教學過程中,使教師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創新模式,也是現階段我國進行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實踐課程。創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多種評估,使學生對于體育鍛煉更加主動。學生在進行各階段實施過程中,能夠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運動內容和運動負荷,這就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運動處方,制定相應的評價過程。“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既能夠推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又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興趣,從而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