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鈺琳 喬榮彤
(山西科技學院 山西晉城 048000)
在黨的十九大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國人的身體素質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新的期許,對體育競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寧波市政府高度重視市民的體質,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其中,少體校的大量創辦就是最好的展現。少體校作為中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的基石,在中國競技體育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脫離了國家經濟扶持的少體校,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新的形勢和困境。“桑蘭事件”和“張尚武事件”等退役運動員安置問題頻發,吸引了廣泛的關注,有關舉國體制的討論層出不窮,作為舉國體制中最重要的一環,少體校的發展同樣備受矚目。而寧波市各少體校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學校發展的體系不完備,文化課程少;教師的配備存在欠缺;優秀生源不能保障,成材率低、經費不足。針對寧波市少體校的辦學現狀進行研究分析,找出影響少體校發展的主要因素,為寧波市建立高素質后備競技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寶貴的經驗。
寧波市共有6個區(海曙區、鎮海區、江北區、鄞州區、北侖區、奉化區)、2 個縣(寧??h、象山縣)、2 個縣級市(余姚市、慈溪市),每個地方有一所少體校,該文以10 所少體校的辦學現狀和影響因素為研究內容。調查對象為各區縣(市)內的少體校教練和相關管理人員,其中對教練采用問卷調查法,對相關管理人員采用訪談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等數據庫,收集、整理、歸類相關文獻,為該文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研究思路、問卷設計和研究方向等。
該研究主要針對少體校發展現狀以及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問卷統計調查。采用問卷星、電話詢問以及少部分線下調查的方式對教練員進行調研?;厥諗盗?25份,有效數量201份,有效回收率為89.33%。
針對少體校發展現狀,對寧波市體育局的管理人員、個別少體校的領導進行了訪談。主要對少體校的管理體系、管理人員配備、少體校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及少體校的發展方向等內容進行了探討。
通過對各區縣(市)少體校領導進行訪談,了解到目前少體校的生源差,招生人數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為進一步了解寧波市少體校生源的情況,對各區縣(市)10所少體校的201名教練員進行了調查。
通過對教練員調查的統計,可以得出與訪談結果相似的結論,各少體校的生源整體較差。由表1 可看出,認為生源好與生源很好的教練員僅有50 人,占總調查人數的24.88%;認為本學校生源較差和很差的教練員有99 人,接近總調查人數的一半,是認為生源好及很好的近2 倍。由此說明,寧波市各區少體校生源狀況總體不樂觀,各體校招收不到有天賦、有實力的運動員,這會讓少體校競技水平變差,會導致家長不愿意把孩子送到體校等諸多問題。

表1 少體校生源現狀(n=201)
通過表2 可知,3 所學校每周訓練時長在11~15 課時,占總調查數的30%;4 所學校的一周訓練課時數在15節以上,占總調查的40%;每周訓練不足6課時的學校為1所,占10%;2所學校每周訓練時長為6~10課時,占20%。教練員在訓練方面投入時間比較久,相應地留給運動員學習文化課的時間會變短,從而影響運動員“兩條腿”同時走路。

表2 寧波市各區縣(市)少體校運動員周訓練課時情況
由表3可知,在運動員的升學機制調查中,完全對接好小初高的是鎮海區、慈溪市,占全市的20%;大多數學生對接好小初高的是鄞州區、北侖區、奉化區、江北區、象山縣,占全市的50%;少部分學生對接好小初高的是海曙區、寧海縣和余姚市,占全市的30%。運動員升學無法完整妥善對接,會直接影響運動員學業的發展,也會最大限度地降低運動員退役后的社會適應能力,并且有可能導致體校招生困難等現象的發生。

表3 運動員的升學機制
2.4.1 訓練經費情況
由表4 可知,10 所學校訓練經費全都納入年度預算,其中鎮海區、慈溪市、余姚市、海曙區、江北區、北侖區、鄞州區(占70%)年度預算經費≥50 萬元,而7 所學校中慈溪市體育局經費最多,為231.3萬元;有3所(占30%)單位年度預算<50 萬元,象山縣體育局年度預算經費為20萬元,寧??h和奉化區體育局年度預算經費為30 萬元。象山縣運動員人數最多,經費預算卻最少。經費預算的缺乏會影響少體訓練和學習生活,日常訓練中運動員缺乏營養補給,比賽期間運動員賽前保障工作不到位,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的比賽成績。

表4 訓練經費情況
2.4.2 經費來源
由表5 可知,訓練經費來源情況中,鎮海區、鄞州區、奉化區、北侖區、江北區、象山縣、寧??h訓練經費均來自財政資金;海曙區、余姚市和慈溪市訓練經費來自體彩公益。訓練經費來源渠道單一,多數學校的經費僅靠財政扶持,缺乏自籌資金和其他經費的投入,各學校可以通過國家頒布的體育強國戰略政策,創新經費來源形式,如掛靠項目或者以此戰略為支撐,向社會關注體育建設發展的企業尋求合作,加大企業宣傳的同時,也得到了投資。

表5 經費來源(n=10)
2.4.3 運動員伙食補助情況
由表6 可知,鄞州區、鎮海區、北侖區、象山縣、余姚市、海曙區、慈溪市有伙食補助,占70%;寧海縣、奉化區和江北區則沒有伙食補助,占30%;伙食標準≥30元/天,有海曙區、余姚市、鎮海區、鄞州區,占40%;伙食標準<30 元/天,有6 所,占60%。有伙食補助且補助一天≥30 的單位表明,更加注重運動員的飲食保障,能夠更好地滿足運動員每日所需營養,利用科學的訓練和合理的飲食,保障運動員的訓練成績,伙食較差的單位可能是由于經費有限或者其他原因,暫時還不能充分保障運動員訓練時所需營養。

表6 運動員伙食補助情況(n=10)
(1)從運動員現狀來說,目前寧波市少體校的生源差,招生困難,而且運動員數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掛靠某一學校的生源相對較好;在升學機制方面,有一定的保障機制,但是存在不完善的現象。
(2)從后勤保障現狀來說,訓練經費的不足是體校普遍面臨的困難,籌資辦學渠道不多的被動局面長期延續。
(3)多年以來,各區縣(市)少體校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的財政補助。該研究中,少體校的訓練經費被納入財政補貼,但是補貼額度存在差異,且沒有完善的標準;補貼形式主要是采用財政資金,方式過于局限;各個學校對運動員均有伙食費用補助,但是存在補助標準不統一、補助標準低的問題。
(1)進一步完善少體校辦學體系,要充分利用掛靠單位的優勢,提高文化課的教學質量。
(2)積極構建適合運動員的訓練、學習等管理制度和獎懲措施;充分發揮現有編制人員的優點和長處;優化招生形式,招生時,充分發揮辦學形式的優勢,積極做好宣傳工作;建立健全選材制度,將運動員的心理、生理等綜合素質加入考查標準中;不斷提升設施設備的先進性。
(3)積極轉變運營模式,增強創新精神,努力做到訓練和學習“兩條腿”同時走路,從而減輕班主任和家長的顧慮,也有利于運動員將來的升學。為了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壽命,減少損傷的情況,要制定完善的訓練質量評估體系,幫助教練員對運動員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