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彤 李木子
日本動畫的起源以及發展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和挑戰,甚至一度在某一時期經歷過很大的挫折甚至水平的退步。但是在發展至成熟期之后,日本動畫逐漸找到了適合日本國情發展的特殊的發展道路以及發展方向。對日本動畫發展史進行深入的剖析研究,對我國的動畫發展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關于日本動畫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紀初。20 世紀初期,全世界動畫的發展都處于發展初期,即發展雛形,甚至某些政治封閉國家還并未出現動畫這一藝術形式。這一時期,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美國迅速崛起,率先進入電氣時代,飛速發展的經濟也為美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隨之而來的就是影視產業的發展。影視產業的發展為美國動畫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美國的動畫行業同樣發展迅速。而日本的動畫,就是受美國和法國的動畫影響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早在1909 年,美國動畫影片《變形的奶嘴》就傳入日本,因其奇特的想象和新奇的畫風,剛在日本放映,就受到了人們的關注。這部動畫也是大多數日本早期的動畫制作者們的啟蒙作品。可以說,如果沒有這部動畫,日本動畫的出現可能還要晚一些。次年,法國動畫片《凸坊新畫帳》又在日本上映。這部動畫則是日本動畫制作者們決定進行專門動畫創作的契機,進一步刺激了日本民眾,特別是那些看到了動畫電影的潛力、懷揣著發展本土動畫的理想的人來說,更是激發了他們內心的熱情和希望。所以,《凸坊新畫帳》是日本早期動畫制作者借鑒制作手法以及制作技巧最多的一部外國動畫片,對日本動畫的興起以及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啟蒙作用。
上文所說,大量外國動畫片在日本上映,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日本動畫制作者們的創作熱情,甚至出現了日本動畫的制作熱潮。那么,日本的第一部動畫片究竟是在什么時候誕生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直到2005 年,才終于被揭曉了謎底。在日本的一臺家用放映機里,人們發現了一部名為《活動寫真》的動畫短片,復古的畫風、稚嫩的制作技術,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舊時代的產物。隨著研究人員對這部短片的考證,這部短片有可能是日本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動畫。
現在的證據,已經無法求證它的主創人員究竟是誰,又是在哪一個具體的時間被創作出來的,但它所代表的歷史意義卻十分重大。整個影片只有3 秒鐘,甚至都不能說它是一部作品,僅僅只是一段動畫,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穿著水手服的小男孩。男孩背對著人們,在墻上寫下“活動寫真”幾個大字,隨后轉過身來,面對所有觀眾,脫帽敬禮。就是如此簡單的一個劇情,但當一百年后的大多數日本動畫制作人看到這一畫面的時候,卻是熱淚盈眶。他們仿佛看見那個小男孩在墻上寫下的并不是“活動寫真”這幾個字,而是閃著耀眼光芒的幾個字——“日本動畫”。這樣的動畫作品的發現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它表明日本動畫在百年前就已經興起。這樣制作手法簡陋、表述方式稚嫩以及時間很短的一部早期日本動畫,是日本動畫的歷史開端,它的出現,表明日本動畫的出現以及開始發展。
自此開始,日本動畫真正迎來了它的萌芽期,一個又一個執著于動畫制作的追夢人,在這條布滿荊棘的小路上艱難邁步。1917 年,是日本動畫史上十分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年。一月份,下川凹夫攝制的動畫影片《芋川掠三玄關·一番之卷》正式面世,在日本民眾之間引起一定轟動,這部影片也被大家公認為日本的第一部動畫片。同年五月份,北山清太郎制作了他的處女作動畫片《猿蟹合戰》,獲得了廣泛好評。又過了一個月,幸內純一創作了他的處女作《鍋凹內名刁》。一年誕生三部動畫影片,這一年被日本的動畫人們形象地稱為“夢開始”的一年,而這三個人也被公認為日本動畫的真正奠基人。下川凹夫、北山清太郎以及幸內純一作為日本動畫的開山鼻祖,不僅僅在日本動畫后續的整體格調以及敘事風格方面奠定了具有日本獨特風格的基調,更為后世日本動畫的發展起到了前鋒作用,從這三人開始,日本動畫的制作以及發展宣告進入快速發展期。
對于這一時期的日本動畫創作人來說,由于整個世界的動畫影片行業都還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借鑒。所以他們也只能自主探索動畫制作的方法,經過不斷嘗試,也取得了很多不錯的成績,為動畫影片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借鑒。但是,這一時期的動畫創作更多的是為了商業盈利。動畫創作人之間為了防止自己創作的技巧和模式泄露出去,彼此之間很少進行交流,形成了一種“各自為政”的病態競爭。這一現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日本動畫的進一步發展。首先因為這一時期全世界動畫水平都較低,日本動畫起步晚于世界其他國家,當時的動畫制作水平也較低,并且,閉門造車的風氣也導致動畫制作者們各自創作而并不進行技術以及敘事手法等各種動畫表現手法之間的交流,各動畫制作者制作出的動畫作品差異較大,并不能說哪一位制作者能代表這一時期日本動畫的整體風格。此時日本動畫的制作以及產出都較為混亂。
在萌芽發展期后不久,日本各項產業幾近停擺,動畫界也因此一蹶不振,非常多的動畫制作從業者紛紛放棄這一產業而轉向其他能維持生存的職業。這一時期,日本動畫制作者規模迅速縮小,相應地,日本動畫作品產出也呈斷崖式下降,萌芽期的良好發展趨勢被打斷。
在動畫風格方面,這一時期的日本動畫風格不再是簡單地傳播藝術,而是由個人獨立創作的“家庭作坊式”轉變為由政府接手的“導演集中制”,由政府指定的專門動畫制作者進行創作,目的是為了對群眾進行思想指導,這一時期的日本動畫完全失去了傳播藝術的目的。
戰爭結束后,日本動畫開始重新發展起來。與此同時,動畫的表現藝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戰爭時期的思想指導逐漸轉變為對民眾主要是學生的教育方面,由于時代的需要,動畫更多地承擔了教育的職能。
但是在復興階段,原有的大部分電影設施都遭到了破壞,普通民眾也沒有多少心思去觀看影片。并且隨著美國對日本的經濟控制,美國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本的各個產業,包括日本的動畫產業,其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本民眾。日本的各項產業開始逐漸向“美國化”發展,動畫產業也是一樣。那一時期的日本動畫大多開始呈現美國動畫所特有的制作手法以及敘事風格,具有濃烈的美國風格。但這對于已經形成固化思維的成年日本人來說,十分困難,出力大卻收效甚微。所以,美國人就把目光聚焦在了學校教育,也就是小孩的身上。動畫影片無疑是一種十分合適的“教化”方式。
日本本土的動畫電影公司,以東寶和東映為代表,他們根據這一時期的國內環境特點,制作大量符合美國價值觀、倡導和平觀念且具有教育作用的動畫影片進去學校。他們的做法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同時也受到了日本教育界的認可,并迅速發展起來。其他動畫制作人受到前人的激勵,也開始制作教育電影,日本的教育動畫因此開始逐漸繁榮起來。從這一階段開始,日本的動畫從以藝術傳播為目的逐漸轉變為以教育為目的,并且這方面的教育通常會與美國價值觀相符。日本動畫在這一階段美國化效果顯著,奠定了日本動畫具有一定的美國風格的基礎。
美國也對日本動畫電影的發展加以干預,他們將具有反英美思想和戰爭思想的動畫人進行放逐,如奧特曼之父圓谷英二,也對一批具有戰爭意義的動畫影片進行銷毀處理。與此同時,他們將美國本土的電影大量引入日本,如迪士尼動畫和好萊塢電影。這些電影的引入,對日本民眾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本動畫影片的發展方向。
除了教育電影,日本動畫界又出現了一種新風格的動畫,那就是反戰題材的動畫,這一類型的動畫對戰爭中的各種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反思,這種形式既沒有戰爭題材那么嚴肅,也用一定的特殊敘事手法達到了教育反思的目的,觀眾看來非常輕松且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接受度更高。動畫制作人們則是通過自己的創作來進行深刻反思。這一期間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動畫界譽為“怪人”的動畫大師——大藤信郎,他也被稱作“日本動漫先驅者”。隨著他的作品《孫悟空物語》的問世,一種新的動漫表達形式——“千代紙漫畫”正式誕生,這種表達形式可以說影響了日本動畫制作幾十年。
在日本動畫的探索時期,因為戰后生產力的逐步恢復以及民眾思想的解放,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有名的日本創作者和膾炙人口的動畫影片。這些動畫影片在思想、價值觀、情感等各個方面影響著日本民眾,也影響著世界上所有觀看過它的觀眾的人生軌跡。
20 世紀70 年代以后,隨著經濟的騰飛,日本逐漸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日本的動畫制作也保持了持續繁榮和穩步發展。隨著不同思潮的涌入,這一時期日本動畫的繁榮不僅僅表現在數量的不斷增加,同時其形式和種類也在不斷豐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視機逐漸在日本普及,人們除了通過電視來了解時政、關注國家大事之外,也開始留心其他類型的電視節目。可以說,日本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日本動畫空前傳播的一大經濟基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視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動畫在電視機上的放映形式也是日本動畫得到普及以及全民支持的前提條件。這為日本動畫的進一步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動畫電視劇開始不斷出現。同時,為了滿足日本青年人的不同需求,各種類型的動畫電影也被制作出來,包括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戀愛題材、玄幻題材的動畫作品也相繼問世。日本動畫制作者對細節的表達方式以及新穎的制作手法為后世日本動畫在世界上聞名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對動畫片的種類和理論研究,也在這個時期得到了新劃分和新突破。例如,“機器人動畫”之類的新題材,也在這個時期出現,為后世動畫制作開了先河。
成熟期的日本動畫,不僅涌現了許多具有客觀色彩、著眼于對未來幻想的機甲類動畫電影,也產生了很多具有后現代主義文化現象的魔幻題材作品。同時,以宮崎駿為代表的日本動畫制作人,也創作了一大批膾炙人口且在全世界范圍內影響深遠的動畫影片,將日本動畫真正帶入了世界舞臺。這一時期,世界人民提到動畫影片,不再只有美國的迪士尼,也有了日本電影的一席之地,日本動畫至此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20 世紀90 年代,日本動畫的發展遇到了瓶頸,由于不同類型動畫影片的不斷涌現,整個動畫行業不斷得到完善的同時,想要突破現狀,獲得下一階段的發展也變得更加困難。各種題材、各種表達方式的出現都使日本動畫的發展陷入瓶頸,進入飽和期。這一階段日本動畫制作者不斷尋求突破,但收效甚微,所以,這一時期日本動畫作品較少,題材也較為普遍。20 世紀末期,以富野由悠季為首的一大批日本動畫制作人開始苦苦追尋突破的途徑。
而更多的日本動畫制作人,則選擇正視動畫行業日漸繁榮的新形勢,他們不再追求創設什么新的動畫形式和題材,而是選擇在原有的題材上進行創新。這一時期的日本動畫制作人更加關注自身作品的質量和藝術價值,同時由于大量資金和新的技術涌入動畫市場,也給動畫制作人的作品創作提供了很大的機遇。
經歷幾十年發展的日本動畫,已經在世界動畫舞臺上占據了一席之地。日本動畫大師們在動畫的制作過程之中,除了對創作技巧和表現手法不斷進行創新和細化外,也開始有專門的研究型人才對動畫創作理念進行深入研究,這使得日本的動畫創作變得日益完善,并得到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