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安康市幼兒園 王國穎

幼兒園畢業典禮是幼兒人生中的第一個畢業典禮,對于幼兒、家長、教師而言,它不僅僅是一場精彩的文藝表演活動,更是幼兒三年學習生活的一個縮影。隨著課程改革和教育理念的轉變,幼兒園的畢業典禮也逐漸基于幼兒的視角來開展——由一場普通的表演晚會慢慢演變成親子游園、勇敢之夜、成長回廊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盡管如此,其中仍存在著主體缺失、意義模糊、講排場、模仿照搬等現象。無論是從幼兒發展角度還是從幼兒園課程價值體現的角度,畢業典禮都不應該只是一次單純的集體活動,而應該是基于幼兒立場的一種獨特的課程行為。
在積極探索STEAM教育理念融入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深刻領悟到:STEAM教育中幼兒是以多學科融合的方式,以問題解決、項目學習為向導,借助現代電子技術,使用日常學習工具來處理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而STEAM充分凸顯了五大領域內容的深度聯結,利用跨界的多學科知識幫助幼兒思考問題、創造性地處理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并注重現實問題的解決和最后結果的呈現與分享,這與“幼兒園畢業典禮是幼兒三年學習生活的縮影”的深刻意義不謀而合。因此,我們嘗試將STEAM教育理念融入幼兒園畢業典禮活動中,并以“工程”為主線,以鼓勵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體驗來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實踐的能力為目標,創設自由的空間環境,促使幼兒成為一個自主又自由的活動探究者,給幼兒一個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別樣的畢業典禮。
STEAM教育倡導以幼兒為中心的項目式教學活動,指導幼兒在活動中掌握相應的知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從而體會合作學習的樂趣,最終促使他們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STEAM教育重視動手體驗,其基本模式是:探究興趣→識別問題→實踐應用→解決問題→藝術表現→分享反思。因此,我們按照此模式引導幼兒開展畢業典禮活動。
舉行畢業典禮之前,我組織幼兒開展了主題活動“我的典禮我做主”,各班幼兒通過集體談話、小組討論表達對畢業典禮的期待和暢想。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有的小朋友說:“我們要穿上最漂亮的禮服。”有的小朋友說:“我想和最好的朋友一起玩。”巧克力小朋友說:“我在電視上看到小朋友體驗原始人的生活,覺得很有意思,我也想玩。”其他小朋友聽了巧克力的想法,都對“原始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孩子們圍繞主題“原始部落知多少”從原始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展開調查,并在在交流中充分了解了原始部落的特點。
那如何將幼兒的想法和愿望變成現實?教師們通過小組研討確定了STEAM項目活動主題“走進原始部落,留‘夏’美好回憶”。STEAM教育倡導同伴之間交流合作,在項目活動中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幼兒的認知發展和社會性發展——在活動開始之前,我組織大班幼兒就“怎樣在原始部落舉行畢業典禮”“我們要開展哪些游戲活動”兩個問題展開探討。幼兒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通過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畢業典禮當天要穿戴原始人的服飾;要模仿原始人搭建庇護所和帳篷;要在帳篷里可以和好朋友說悄悄話;要和好朋友在原始部落拍照留念;要在幼兒園的墻上描畫圖騰并簽字留念;要在原始部落里開展尋寶游戲……
教師們結合幼兒的奇思妙想在年級組內進行了STEAM項目頭腦風暴活動,商討“如何基于幼兒的興趣開展畢業典禮”,最終決定在年級組內以區域活動為途徑開展“設計原始部落門票”“設計原始人服裝”“設計庇護所”“設計尋寶路線圖”等小項目活動。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分組圍繞面臨的工程問題大膽設計、不斷操作嘗試,最終原始部落門票組設計了各種帶有原始色彩的門票,并且自主設計了原始部落成長之門的造型;原始人服裝組設計了以豹紋為主色調的服飾,還配備了豐富的花環和手環;庇護所組和尋寶路線圖組對幼兒園的搭建場地進行了考察,設計時幾乎把幼兒園能用的場地全都用上了。分組設計完成后,見幼兒還沉浸在設計的氛圍中,我又組織他們設計了畢業典禮的邀請函和畢業照造型設計圖。圖紙設計完成后,幼兒尋求教師幫助準備材料、選擇場地。在此過程中,幼兒通過積極的思考和激烈的探討不斷調整設計思路。
畢業典禮當天,全體幼兒分組按設計圖搭建了成長之門,隨后穿著原始人服裝穿越成長之門,接著在成長墻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再按照自己的興趣取票進入繪制圖騰區、快樂尋寶區、庇護所、帳篷區開始自主游戲。在游戲過程中,不時有“小小原始人”拿著設計圖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助,然后不斷地調整小組的設計方案。于是,一幅幅生動的場景浮現在我們眼前:“小小原始人”拿著自己規劃的設計圖和老師一起學習建造房子的本領;了解建筑選址、構造等知識;用磚塊、水泥、樹枝、麻繩、積木等材料共同搭建美好家園……在不斷向老師和家長代表求助的過程中,一座座小庇護所和用花草裝扮而成的帳篷拔地而起,美好的畫面充分展現了幼兒的創造能力和藝術表現。孩子們三三兩兩地一起游戲、拍照留念、說悄悄話、分享美食,歡笑聲、討論聲此起彼伏,共同分享著彼此成長的故事。
在STEAM教育理念的引領下,一個真正屬于幼兒的畢業典禮誕生了,這樣的畢業典禮不僅貼近幼兒的生活,還能促進幼兒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不斷提升。從典禮主題的設計到最后的自主游戲,幼兒始終是活動的設計者和主導者,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充分支持他們的設計和想法,最大限度地提供游戲所需的材料和環境。
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教師則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兒游戲,創設問題情境,以工程為主線開展畢業典禮活動。從畢業典禮的策劃到最后的自主游戲,幼兒不再只是畢業典禮的參與者和觀眾,更是畢業典禮的設計者,每個幼兒都有交流和探索的機會。在項目活動中,幼兒的STEAM素養得到了有效提升,具體表現在:
首先,在項目活動“走進原始部落”中,從問題情境的導入到暢想規劃,再到設計典禮,最后到典禮現場,幼兒不僅在不斷的嘗試中掌握了多種技能,而且其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其次,項目活動促使幼兒在各領域內均衡發展。比如,在搭建庇護所的過程中,排列規律、空間方位、磚塊大小和數量的運用以及建構技術、查找資料的方法得到了實戰鍛煉;在設計藏寶的游戲中,寶藏的合理選擇、幼兒園場地的全面了解、路線設計圖的規劃等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繪制圖騰等活動中,幼兒的美術素養得到了提高——全方位的提升讓幼兒的畢業典禮更有意義。




在活動中教師始終都是以支持者與引導者的身份陪伴在幼兒身邊,不干涉幼兒的想法,認真傾聽孩子們所表達的內容;在幼兒遇到困難時,通過觀察尋找合適的方法予以支持,學會了在與幼兒平等民主的參與式交流的情景中引發幼兒深度學習。在畢業典禮活動中,教師的課程理念和行動有了很大的轉變——能夠發現兒童和課程資源,引導和支持幼兒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游戲,為幼兒多維發展提供有效的載體。
在STEAM教育理念引領下的畢業典禮上,家長們幫助幼兒查找資料,拿著自己孩子設計的邀請函、門票穿過成長之門,和孩子一同游戲,最終發現幼兒在三年的幼兒園生活中逐漸養成了主動思考、善于合作、大膽表現的良好品質,并為此而欣喜;發現了幼兒在活動中被尊重、被理解,人人都有參與、展示的機會,并為此而感動……但無論是欣喜還是感動,必定會為幼兒以后更好地發展奠定好知識儲備和經驗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