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東橋中心幼兒園 馮思雨
設計意圖:秋天來了,各種果實和農作物相繼成熟,幼兒園里的秋收節也由此拉開了帷幕,花生、紅豆、黃豆、大米等農作物紛紛登上了展示臺。在生活區游戲時,孩子們會利用各種豆子進行游戲;在裝豆子時,孩子們有的裝得多,有的裝得少;在分豆子時,有的孩子發現大豆子都在上面,小豆子都在碗底,他們對這些現象很感興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我追隨孩子們的興趣點,結合“臘八節吃臘八粥”的情節生成了一節“巧裝臘八米”的科學探索活動。
活動目標:1.通過動手操作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
2.能利用物體之間的間隙合理有序地收納食材。
3.感受為臘八節儲藏臘八米、珍惜糧食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塑料瓶、一次性透明杯子、小籃子每人一份;紅棗、花生、大米、核桃、紅豆、小米、黑芝麻等實物;PPT課件。

活動方案[活動時長]20~30分鐘[活動過程]一、回顧制作臘八粥的食材師:孩子們,上周我們閱讀了一本叫《香香甜甜臘八粥》的繪本,大家都知道臘八節要吃臘八粥,那臘八粥里都要放些什么食材呢?師:現在正好是瓜果蔬菜豐收的秋天,我們需要把這些食材都保存好,等到臘八節時燒臘八粥。老師這里有兩種食材,你們看是什么?(出示核桃、紅豆)二、初步感受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1.幼兒第一次操作師:現在需要你們把紅豆和核桃全部裝進這個小瓶子里。裝豆子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師:請你們在老師為你們準備好的小籃子里動手操作。當聽到音樂響起時,就要放下手里的東西坐好啦!現在請你們去試一試吧!幼兒動手操作并分享交流。師: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教師請沒有成功的小朋友說一說,并出示圖片。師:為什么先放紅豆再放核桃就放不進去了?師:那有小朋友把東西全部裝進去了嗎?請分享一下你的方法。師:我們現在用操作成功的小朋友的方法再來試一試——要先裝大的,再裝小的。請剛才成功的小朋友幫助沒成功的小朋友再試一試吧!2.幼兒第二次操作師:這次你們都成功了嗎?剛才看到有小朋友拿著瓶子在敲,為什么要敲呢?我們又學到了一個好辦法!師:那為什么同樣的材料,裝的順序不一樣,結果就會不一樣呢?師:老師這里有一個視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觀看PPT課件,引導幼兒懂得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要學會合理安排

物體的空間。小結:原來,你們經常說的“洞洞”“縫縫”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間隙。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先裝核桃是因為核桃的間隙大,再放紅豆,這樣紅豆能就把核桃之間的間隙填上了。三、進一步感受物體之間的間隙師:現在我們的瓶子已經裝滿了,你們覺得它還能裝下別的東西嗎?為什么?師:現在請你們仔細觀察瓶子里還有沒有間隙,你覺得里面還能裝什么?幼兒發揮想象自由作答。師:老師這里還有一種食材,請你們再去試一試。因為我們的瓶子已經很滿了,所以裝的時候還要注意些什么?幼兒動手操作并分享交流自己的結果。師:你們裝進去了嗎?成功了嗎?師:為什么明明裝滿的瓶子還能繼續裝東西呢?教師鼓勵幼兒自由作答。小結:原來,紅豆之間還有更小的間隙,所以細小的小米可以填進去。你們瞧,我們利用物體間的間隙還能裝很多食材呢!引導幼兒大膽驗證自己的猜想,感受紅豆與紅豆之間還有更小的間隙,進一步鞏固對物體之間間隙的感知。[活動延伸]師:你們看,老師這里還有紅棗、花生、大米、黑芝麻,你們在科學區玩的時候可以嘗試裝一裝,并把你裝的過程記錄下來。鼓勵幼兒遷移經驗,鞏固利用物體之間的間隙合理有序地收納食材的方法。
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動手操作、積極思考,并表達自己對于物體之間間隙的感知。如,有的幼兒會說“從洞里掉下去”“從縫里漏下去”。
利用物體之間的間隙合理有序地收納食材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先運用核桃和紅豆兩種食材來讓幼兒動手操作,通過對比相同材料放的順序不同導致結果發生變化,促使他們初步感受間隙的存在。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幼兒會說:“紅豆會從大核桃邊上掉下去。”幼兒實驗成功后,教師再通過提問“裝滿的瓶子是否還能繼續裝”來引發幼兒思考并觀察裝滿的瓶子里還有沒有間隙,再通過驗證進一步感知間隙,最后運用間隙成功地收納食材。
在本次活動中,“敲一敲”“搖一搖”的方法引導還要再細一些,需要讓孩子感受到“敲”和“搖”的目的是為了讓縫隙更好地被填滿,并且在裝小米的時候可以運用到這個方法。此外,在材料的準備上也需要調整——塑料瓶的選擇上需要把瓶口換成寬口的,這樣操作起來會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