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禹林
(長沙中大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相對于普通的混凝土梁橋,斜拉橋具有自重較輕、跨越能力較強、造型優美的特點[1-3],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4-6]。從力學體系的角度來講,斜拉橋屬于高次超靜定結構,這類橋梁在受到地震荷載、移動車輛荷載作用的影響較大,其靜力性能、動力性能比較復雜[7-9]。靜力工況下的橋梁撓度、彎矩力學性能,動力工況下的橋梁自振周期、振型、基頻至關重要。
某大橋主橋全長2 000 m,主橋跨徑布置78 m+78 m+300 m+1 088 m+300 m+78 m+78 m,橋梁邊跨架設輔助墩,橋梁主橋支撐系統采用半漂浮體系,橋梁采用A 型主塔,斜拉橋采用雙索面結構,單側設置34 根斜拉索,橋梁立面見圖1。橋梁主梁為鋼箱梁,主梁截面見圖2。

圖1 橋梁立面

圖2 主梁截面/mm
設計安全等級為一級;結構重要性系數為1.1;設計荷載等級為公路一級;環境類別為一類環境;設計速度為主線速度100 km/h;抗震設計為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 g;抗震設防基本烈度為6 度。
利用Midas Civil 建立全橋有限元模型,全橋總共離散為1 642 個梁單元,3 470 個節點。其中主梁、橋墩、橋塔采用梁單元模擬,斜拉索采用桁架單元模擬,斜拉索初拉力采用設計圖紙中所給數值。橋塔、橋墩底部采用一般連接的方式固定3 向轉動及位移,兩側斜拉索橋面側通過剛性連接與主梁梁單元節點連接。有限元建模考慮橋梁受到恒載以及活載作用,橋梁的恒載活載作用見表1,全橋有限元模型見圖3。

圖3 全橋有限元模型

表1 橋梁荷載
為驗證橋梁有限元模型的正確性,準確對橋梁進行動力性能分析,首先對該橋梁靜力計算結果進行分析。設置三類工況:(1)工況一:恒載+索拉力。目的是計算橋梁在成橋恒載狀態下的力學性能。(2)工況二:恒載+索拉力+活載最大值。目的是計算橋梁在車輛荷載作用下的變形狀況。(3)工況三:恒載+索拉力+活載最小值。目的是計算橋梁在車輛荷載作用下的變形狀況。分別提取主梁在恒載+索拉力、恒載+索拉力+活載作用下的最大值、恒載+索拉力+活載作用下的最小值計算結果見圖4。

圖4 主梁撓度靜力計算結果
分析圖4 可知:(1)橋梁在成橋恒載狀態下的主梁變形主要產生在縱橋向500~1 500 m 范圍內,跨中梁體最大變形值可達到7.2 m,0~500 m、1 500~2 000 m 范圍內的梁體變形并不明顯。(2)橋梁處于恒載狀態下的主梁跨中截面最大撓度值為7.2 m,而當橋梁處于“恒載+活載”狀態下時,橋梁跨中截面最大撓度值為7.5~7.7 m,活載使得橋梁的變形量僅為恒載作用下的4.17%~6.94%。(3)橋梁下撓的主要成因是恒載,需對該橋設置施工預拱度以抵消橋梁的恒載變形。
對橋梁進行承載能力極限進行荷載組合,分別對橋梁恒載、活載考慮1.2、1.4 的放大系數,得到斜拉橋主梁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的彎矩包絡見圖5。

圖5 主梁彎矩靜力計算結果
分析圖5 可知:(1)主梁呈現明顯的超靜定結構特征,由于斜拉索初拉力的存在導致邊跨主梁的彎矩值分布較為均勻,在中跨處出現最大正彎矩。(2)跨中截面最大正彎矩數值為225 386 kN·m,主梁1/4截面處出現最大負彎矩數值為-77 418.6 kN·m。
采用子空間迭代法對橋梁進行特征值分析,確定振型數量為5 時各個方向的振型介入質量才不低于總質量的90%,動力分析結果見表2。振型參與質量隨模態變化趨勢見圖6。

表2 動力分析結果

圖6 各向質量參與比隨模態變化趨勢
由表2、圖6 可知:(1)橋梁一階模態質量占比為17.19%且自振周期為0.142 97,二階模態質量占比為43.84%自振周期為0.120 327,橋梁三階模態質量占比為98.1%。(2)橋梁自振周期為0.114 77 s,該斜拉橋在各個方向的力學性能良好,能夠承受較大的動力荷載。(3)橋梁結構基頻為6.789 Hz,隨著階次的提升,橋梁前五階頻率由6.789 Hz 提升到10.725 Hz,橋梁周期由0.143 s 降低至0.093 2 s。(4)橋梁的一階振型模態均為豎向彎曲,未出現橫向扭轉模態,橋梁的橫向扭轉振型模態出現在第二、第五振型。(5)橋梁的橫向抗扭轉剛度較強,豎向抗彎剛度弱于橫向扭轉剛度。
(1)橋梁在成橋恒載狀態下的主梁變形主要產生在縱橋向500~1 500 m 范圍內,跨中梁體最大變形值可達到7.2 m,0~500 m、1 500~2 000 m 范圍內的梁體變形并不明顯。(2)活載使得橋梁的變形量為恒載作用下的4.17%~6.94%。(3)橋梁下撓的主要成因是恒載,需對該橋設置施工預拱度以抵消橋梁的恒載變形。(4)主梁呈現明顯的超靜定結構特征。(5)隨著階次的提升,橋梁前五階頻率由6.789 Hz 提升到10.725 Hz,橋梁周期由0.143 s 降低至0.0932 s。(6)橋梁的橫向抗扭轉剛度較強,豎向抗彎剛度弱于橫向扭轉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