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怡勇

人到中年,身體各方面機能日漸衰退,對健康的渴望更加強烈,因此,中老年人對飲食養生也更加注重。 但由于受部分傳統錯誤觀念的影響,很多老年人很容易走入有害健康的飲食誤區。
每天吃多種維生素丸就不用吃蔬菜了,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維生素不能代替蔬菜,因為蔬菜中的維生素是按一定比例存在的天然成分,是多種維生素的集合體;而維生素制劑多數是人工合成的,兩者在性質上會有所差別。 蔬菜中還有一些雖然不是維生素,但對人體的作用與維生素類似,如葉綠素;還含有礦物質、纖維素等非維生素類營養成分,這是維生素制劑中所沒有的,所以蔬菜對健康的作用更全面。
脂肪攝入過多,血脂容易出現異常,冠心病發病率高。 吃得過咸,食鹽攝入過多,造成水鈉潴留,易導致血壓升高。 因此,肥胖中老人應清淡飲食。 但是,有很多家庭為了控制烹調油的攝入量, 連炒菜也不敢吃,干脆以蒸和煮為主,很少用油, 這對健康也是不利的。平時所用的烹調油多為植物油,這些植物油中含有人體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必需脂肪酸)。 如果長期用油過少,就會導致必需脂肪酸的缺乏。 另外,一些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 維生素D、維生素K、維生素E,在體內的吸收需要脂肪的存在,長期低脂飲食會造成體內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
近年來選擇素食的人越來越多。 據研究,素食者易發生優質蛋白質缺乏。 優質蛋白質是人體生長發育、更新和修復組織細胞的最重要的原料,是維持生命的基礎,能構成各種酶、激素和抗體,參與物質代謝和調節生理功能, 是提高免疫力、保護機體不受侵害的物質條件。 人體在衰老過程中,更需要有較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來補充被消耗的機體組織蛋白。 當人體蛋白質供給不足時, 會出現輕體重,易患貧血,容易感染疾病,創傷、骨折不易愈合;嚴重缺乏時, 血漿蛋白降低,可引起水腫。 另外,素食者飲食單調, 容易造成維生素B12、維生素D和礦物質鎂、鈣、鐵、鋅的缺乏。 因此,日常飲食應葷素搭配,平衡合理,不應有所偏頗。
很多老年人認為雞蛋黃含膽固醇太高,為了預防血液中膽固醇的升高,很多膽固醇正常的老年人也將雞蛋黃棄之不食,讓人感覺十分可惜。 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約為12%, 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非常接近,消化吸收率非常高。其中蛋黃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蛋白中的要高。 雞蛋中的脂肪約有98%存在于蛋黃中, 且蛋黃中的脂肪幾乎都以與蛋白質結合的乳化形式存在,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蛋黃中維生素種類齊全,礦物質含量豐富。 另外,蛋黃中富含的卵磷脂,能夠促進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被細胞充分利用,從而使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有助于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其實每天一個雞蛋不僅不會對血脂造成不利的影響,還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不少人喜歡喝菜湯或者用菜湯拌飯吃。其實這些菜湯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已經非常少,且菜湯上面往往漂浮著一層油脂。湯汁里面含有大量的鹽及嘌呤等不利于健康的物質。
骨頭湯內含有一定量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和脂肪等。它作為物美價廉的食物, 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但單純靠喝骨頭湯則達不到補鈣的目的。如果想通過食療來補鈣,喝牛奶的效果比喝骨頭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