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鎮海區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內分泌科 繆玲玲

正值而立之年的王先生被一次普通的檢查打破了平靜的生活。 糖尿病!聽到結果的那一瞬間,他有些恍惚,親戚中并沒有人患過此病,自己也一直沒覺得有什么不舒服,怎么就患了糖尿病呢?
更讓王先生覺得麻煩的事情, 是醫生告訴他,這種病需要注射胰島素,需要天天打針,有時候一天要打好幾次!
這讓原本就心亂如麻的他, 更增添了幾分焦慮。別看他人高馬大,可一看到針頭, 他立即臉色蒼白、手心冒汗。
得知王先生的擔憂,護士拿來了一個黑色的小儀器。 這個儀器,很像隨身聽。
“這個叫胰島素泵,是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糖尿病治療設備。 ”
聽完介紹,王先生原本繃緊的神經逐漸放松下來,在護士的操作下, 小小針頭扎進肚皮時, 王先生驚奇地發現:確實沒感到一絲疼痛。
自從有了這個高科技產品,王先生再也不怕打針了。 經過積極配合,治療不到一個星期,他的血糖就恢復了平穩。
胰島素泵是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糖尿病治療設備,可以根據人體胰島素需求量來相對精準地進行胰島素皮下輸注,適用于所有需要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一般無年齡限制,可以做短期的強化治療,也可以長期應用。
胰島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與之相連的輸液管組成。 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納3毫升的胰島素, 注射器裝入泵中后,將相連的輸液管前端的引導針用注射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規為腹壁), 再由電池驅動胰島素泵的螺旋馬達推動小注射器的活塞,將胰島素輸注到患者體內。 胰島素泵的基本用途是模擬胰腺的分泌功能,按照人體需要的劑量將胰島素持續地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保持全天血糖穩定, 以達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傳統的皮下注射(打針)需要患者每天進行多次扎針注射胰島素,容易出現低血糖和凌晨血糖增高等現象,甚至會因為各種注射問題導致劑量不準、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出現。 胰島素泵則是微量持續輸注,可以避免多次扎針,還可以按實際進餐時間、種類和進餐量設置劑量,做到精細平穩地控制血糖,它不僅克服了傳統注射的缺點,還減少了并發癥。
1.裝入電池。
2.開機。
3.設置時鐘。
4.抽取胰島素并充滿泵專用儲藥器。
5.將儲藥器裝入泵內(安裝儲藥器)。
6.將儲藥器連接上輸導管。
7.設置基礎量(通常由醫生來決定), 設置餐前大劑量。
8.充注輸注導管。
9.埋置針頭,對皮膚進行消毒, 選擇注射部位:①腹部: 胰島素吸收較快,更具有可預測性, 受活動的影響較小;②臀部、大腿外側上部、上臂,距離前一個部位3~5厘米。
將導管前端的針刺入皮下并用黏膠膜固定。
1.在睡覺前請檢查一下儲藥器,確定里面有足夠的胰島素能夠使用到次日早晨。因有些人夜間睡眠比較沉,一旦泵因胰島素不足而報警未必能聽見。
2.更換儲藥器時注意:①胰島素要提前3~4小時從冰箱中取出,待其溫度升至室溫后再使用。 否則如果胰島素剛從冰箱中取出直接裝入儲藥器,數小時后溫度上升,原來溶解在胰島素溶液中的氣體就會跑出來,甚至跑道導管中去;②為了避免意外輸注胰島素,在更換新的儲藥器前,務必從穿刺部位斷開輸注裝置;③在重新開始輸注胰島素之前,一定要把儲藥器和輸注裝置中的所有空氣排凈,否則裝置中的氣泡會減緩或阻礙胰島素的輸注;④在更換儲藥器1小時后再檢測血糖, 以確定裝置運轉是否正常。

3.更換輸注部位時注意: ①不要在睡覺前更換輸注部位, 因為如果此時出現問題很可能不會被及時發現; ②輸注部位要避開硬結、 瘢痕或皮膚破潰處, 這些部位輸注胰島素可能會出現胰島素吸收障礙或感染; ③如果輸注部位出現皮膚發紅、 瘙癢等癥狀,應更換輸注部位。
4.佩戴過程中要注意避免整個輸注裝置被衣服等夾住或纏繞, 以免影響胰島素正確輸注。

掃碼收聽此文章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有哪些? 如何通過體檢報告預判糖尿病的發生?糖尿病可以預防嗎?哪些糖尿病患者不適合使用二甲雙胍?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項? 中華內分泌學會委員、上海市糖尿病康復協會副主任委員馮波教授為您詳解糖尿病的防與治,歡迎掃碼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