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鑫 柳玉鵬

烏克蘭埃涅爾戈達爾市當局7日稱,烏軍當天凌晨襲擊了位于該市的扎波羅熱核電站。而就在剛過去的周末,俄烏正因該核電站5日連遭兩次炮擊而相互指責對方是“恐怖主義行徑”。這不是俄烏圍繞扎波多熱核電站遭襲的第一次爭吵。炮彈頻繁落在歐洲最大的核電站內,越來越讓該地區乃至世界不安。國際原子能機構6日就核災難威脅發出警告,連呼“必須停下”,并要求派出專家小組。然而,美西方顯然等不及有關事情真相的調查,他們已將此當作譴責俄羅斯的最新借口。
炮彈碎片落在距反應堆不足400米處
據俄塔社7日報道,埃涅爾戈達爾市軍民管理局的消息人士說,烏,軍當天凌晨用“颶風”多管火箭炮襲擊了扎波羅熱核電站,炮彈碎片落在距正在運行的反應堆不足400米的地方。襲擊造成行政大樓和存儲設施臨近區域損毀。而就在兩天前,該核電站遭到兩次炮擊。
“危及扎波羅熱核電站安全的軍事行動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立即停下來。CNN報道稱,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6日表示,對歐洲最大的核電站遭到炮擊極其擔憂,稱這完全是可能引發核災難的切實威脅。該機構再次敦促俄烏允許專家小組進入核電站,幫助確保安全。
俄羅斯《生意人報》稱,自3月以來,扎波羅熱核電站及其附近地區一直處于俄軍控制之下,但它仍由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管理,有烏專家在這里工作。此前,該核電站曾多次遭襲。俄國防部稱,5日的炮擊導致核電站的氫氣管道發生火災,隨后被.撲滅。核電站三號機組的部分設備斷電,四號機組功率下降,兩條高壓電線和一根水管毀壞。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國家防御指揮中心負貴人米津采夫的話稱,如果扎波羅熱核電站發生事故,將是一場全球性的人為災難,其放射性污染的規模將大大超過切爾諾貝利和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后果。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摩爾多瓦、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沿岸地區都將遭受放射性污染,污染區會超過5300平方公里,黑海及博斯普魯斯海峽將很長時間無法通航。
俄烏互批“恐怖主義”
對于7日的最新襲擊,俄烏尚未表態6但就5日的炮擊,雙方互相指責。據烏通社6日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5日晚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講話,批評俄羅斯一天兩次向扎波羅熱核電站開火,“給歐洲每個人造成極其危險的局面”。他稱這是“公然的犯罪及恐怖行為”,不僅是將俄羅斯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又一原因,也是支持對整個俄核工業實施嚴厲制裁的一個依據。
俄國防部6日晚則發布公告說,烏方5日共發射20枚152毫米口徑炮彈,對扎波羅熱核電站區域進行兩輪炮擊”。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副議長科薩切夫稱,根據國際法,烏軍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的襲擊可被定性為“核恐怖主義行為”,他們將對扎波羅熱核電站進行系統性攻擊作為戰爭手段。
外界目前很難確定哪一方說的是事實,但西方迅速加入批評俄羅斯的行列。歐盟譴責俄羅斯“在該核電站周圍進行軍事活動”。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6日在推特發文,聲稱這是“俄羅斯無視國際準則的又一例證”。英國國防部則說,俄羅斯正在利用該地區發動攻擊——以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受保護狀態”來降低烏軍夜間襲擊的風險。
“歐洲應該感謝俄羅斯,”《消息報》援引俄聯邦委員會議員科維季季的話說,國際社會有必要認識到,烏軍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的系統性攻擊對整個歐洲大陸構成致命危險。因為俄軍的保護,歐洲人才免受烏克蘭浦狂行為引發的核災難。
西方有了新擔憂
對于戰場形勢,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7日表不,在尼古拉耶夫地區,俄軍摧毀一個儲存著4.5萬噸彈藥的武器庫,這些彈藥最近由北約國家交付給烏軍。
美國CNBC網站援引烏克蘭軍方的說法稱,俄軍6日開始攻擊頓涅茨克地區的兩個主要城市——巴赫穆特和阿夫迪夫卡,并繼續對烏克蘭其他城市進行炮擊。這兩座城市一直被認為是俄羅斯在烏東攻勢的主要目標。分析人士說,俄軍如果想向地區中心城市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馬托爾斯克推進,就必須拿下巴勰穆特。
而英國國防部認為,俄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因為大部分戰斗已經轉移至烏西南部的赫爾松。據英國天空新聞網7日報道,英國防部公布的情報顯示,俄羅斯軍隊正向赫爾松方向集結一軍用卡車、牽引火炮和其他運輸設備的大型車隊從頓巴斯地區撤離,向赫爾松方向駛去。與此同時,英國防部稱,烏克蘭軍隊在其南部地區越來越頻繁地瞄準橋梁、彈藥庫和鐵路,包括連接赫爾松和俄羅斯控制的克里米亞之間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鐵路。
除了戰場上,西方國家還對北約成員國土耳其與俄不斷深化關系感到擔憂。英國《金融時報》7日報道稱,6名西方官員告訴該報,他們對俄總統普京與土總統埃爾多安5日在索契會晤后承諾擴大貿易和能源合作感到不安。一名歐盟官員說,歐盟成員國正越來越密切地關注土俄合作0另一名官員則直接批評土耳其的行為“非常投枕'。他們甚至警告要報復土耳其。一名西方官員稱,如果埃爾多安遵守與俄達成的共識,各國可能呼吁本國企業和銀行撤出土耳其?!督鹑跁r報》說,這是北約針對其成員國極不尋常的威脅?!?/p>
環球時報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