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表明,微生物菌群可能與多種神經系統疾病的病理學有關。本研究評估了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微生物菌群,以評估其與患者的功能預后的相關性。該研究招募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因大腦前動脈閉塞導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數據采集包括患者入院后提供的人口學資料和病史,并在入院后24小時內采集患者糞便和空腹血樣。使用改良的Rankin量表 (mRS) 評分評估中風后三個月的功能情況。從糞便樣本中提取基因組DNA,并進行細菌鑒定和定量測定。還測定了血清三甲胺-N-氧化物 (TMAO) 水平以及血清IL-17、IL-10和BDNF水平。比較mRS 0~2分 (預后良好) 和mRS 3~6分 (預后不良) 兩組患者的微生物菌群數據。 該研究對132名50~91歲的受試者進行了數據采集。結果表明,預后不良組患者的微生物菌群多樣性不足 (
=0.01),益生菌的數量減少 (
=0.12)。在細菌科水平,預后不良組的微生物菌群也表現出擬桿菌科、瘤胃球菌科、韋榮氏菌科和鏈球菌科的減少。腸球菌科的致病菌在mRS預后不良組中相對較多。最后,在細菌屬的水平上,預后不良組的患者顯示產短鏈脂肪酸 (SCFA) 的菌屬 (擬桿菌, 普拉梭菌,羅斯氏菌,瘤胃球菌,糞球菌,丁酸球菌), 鏈球菌和紡錘鏈桿菌的水平相對較低。結論:本研究發現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微生物菌群失調與發病三個月時較差的功能預后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