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月 馬文友 汪明華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自跆拳道項目傳入我國以來,取得了較快的發展,這其中不乏跆拳道科研論文的助力作用。跆拳道科研論文是對跆拳道實踐領域的肯定,亦是對跆拳道項目發展的引領。眾所周知,科研論文的數據統計與計量分析具有一定時效性,需要與時俱進,只有最新最全的數據才有參考價值。因此,以近五年(2016-2020)我國跆拳道領域的科研論文為藍本,通過文獻計量學的回顧和前瞻,得出我國跆拳道科研論文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總結出跆拳道科研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借以促使跆拳道科研更好地服務于跆拳道運動實踐,推動其科研與實踐工作的全面、深入融合;同時,本研究亦可為跆拳道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進一步的選題參考。
本文檢索數據的時間為2021年1月1日,選取CNKI數據庫作為樣本數據來源,對近五年我國跆拳道科研論文進行計量分析。在數據選取的過程中,運用高級檢索以篇名=“跆拳道”作為檢索詞,時間跨度設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選取中文學術期刊,最后獲得有效樣本965篇文獻。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計量分析法,通過對中國知網數據庫的檢索,獲取相關有效樣本965篇,運用citespaceV軟件與Excel表格,將文獻量、作者信息、關鍵詞、突變詞等內容進行統計,并將統計結果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計量分析與動態展望。
2.1.1 跆拳道科研論文學術期刊發文量情況
發文量是“指一定時間某一領域的發文數量,可以反映某一時期該領域的學術前言和熱點,發文量的變化趨勢是衡量該領域研究進展的重要指標”。由圖1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在2016年發文量(211篇)增長到2017年(246篇)達到峰值,之后開始逐年下降,其總體呈下降趨勢發展。隨著2021年東京奧運會的舉辦,預計有關跆拳道的科研論文發文量會相應增加。近五年跆拳道學術期刊發文量呈現該趨勢的原因主要體現在:(1)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跆拳道項目的比賽中,中國男子競技跆拳道獲得了史無前例的金牌,女子競技跆拳道一人奪冠,張楠等人通過對近三屆奧運會的競爭分析對比得出,中國女子競技跆拳道基本成為世界一流強隊,而中國男子競技整體水平呈穩定增長,但仍與世界一流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引起大眾學者的關注與研究;(2)世界跆拳道聯盟在2017年對競賽規則進行較大的修改,中國為適應國際跆拳道大賽、與世界級賽事接軌,于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上使用最新競賽規則,此后在全國廣泛使用新規則;

圖1 近五年跆拳道學術期刊發文量趨勢(N=965)
2.1.2 跆拳道科研論文發文性質
體育科學研究的性質可分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確定事物本質特征的科學研究”,定量研究是指“從量的視角對事情標準性的科學研究等”。體育學科運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觀察法等;定量分析法主要有數理統計法、問卷調查法、視頻分析法等。在學術期刊的研究數據中,定性研究的篇數雖連續五年高于定量研究,但呈下降趨勢。通過核心期刊的數據對比可得出,在2017年定量研究方法使用篇數為8篇,同時在2019年和2020年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的比例均達到100%。可見,定量研究方法將日益重要,核心期刊逐漸趨向于定量研究方法的運用研究,因此,基于大數據的時代背景,數據樣本量變大,學者可以從宏觀的視角上進行量化分析,通過數據、模型提供快速、精準的數據資源與前沿熱點等。

表1 跆拳道科研論文性質(N=965)
2.2.1 跆拳道科研論文作者發文情況
本文將節點的大小體現在字體的大小上,線條數量越多且線條越粗則代表了作者之間的合作越頻繁,反之亦然。據統計,我國開展跆拳道研究的作者中以楊小芳、李麗、喬長澤發文數量最多,分別為10、7、7篇。楊小芳發文中有7篇是合作完成,其余3篇是獨立完成,其研究方向為跆拳道發展與跆拳道技術分析;李麗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與教學;喬長澤研究方向為跆拳道文化與電子護具。

圖2 作者共引聚類知識圖譜(N=965)
2.2.2 跆拳道科研論文作者合著情況
通過統計得出,近五年獨自發文平均篇數為124篇,兩人合著發文年均46篇,三人及以上合著發文年均23篇,合作發文人數年均69人,平均合著率為36.80%,平均合著度為1.51。由此可見,雖然作者們獨自發文人數占大多數,但隨著平均合著度的總體增長其逐漸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且研究趨向于小規模的合著模式,同時該項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各個研究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預計未來學者會增加合著頻數以及聯系強度。

表2 作者合著情況(N=965)
2.3.1 跆拳道科研論文發文機構發文量情況

圖3 跆拳道科研機構合作網絡(N=199)

圖4 跆拳道科研機構發文量(N=965)
從機構合作分析圖來看,形成了以西安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院為關鍵的合作群。從整體來看,在我國開展跆拳道科研的機構較多,且較為集中,但同一地區的機構合作較少。我國開展跆拳道研究的機構大都為高校,北京體育大學(49篇)以絕對優勢排名第一,科研實力最強,其次是武漢體育學院22篇,第三名新疆師范大學18篇。我國開展跆拳道研究的機構大都為專業體育院校,同時其他高等師范院校和綜合院校是我國跆拳道專業研究機構的重要構成部分。
2.3.2 跆拳道科研論文發文機構地域情況
我國地區分布分為華東、華南、華中、華北、西北、西南、東北地區。經統計,這些地區的發文量情況為華東地區發文量占比最高25%,華北地區占比21%,華中地區14%,西北地區為11%,華南地區和東北地區均為10%,西南地區占比9%。
由表3可知北京市發文81篇排名第一,廣東省發文74篇排名第二,其次是江蘇省67篇。其原因是:(1)經濟是推動科研發展的動力,經濟發達地區可以給予科研人員更完備的科研條件,可以吸引大量高等人才,其坐落著許多我國重要的體育科研機構。如北京、廣東、江蘇幾個體育重點省市發文量占大多數,這些省份分別是大量人才聚集地、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2)人口基數不均衡,李月等人研究表明“華東及華北地區人口最為密集,其次是華中及華南地區,再次是西南地區”。因此,不排除當地人口總數會影響發文量。其中西北地區的新疆師范大學是排名第二的發文機構,其為西北地區的發文量做出大量貢獻。

表3 前十名各省/市跆拳道科研論文發文量(N=965)
2.4.1 跆拳道科研論文研究方法使用種類情況
通過統計得出,有283篇論文使用三種研究方法,共29篇論文使用五種及以上研究方法,有182篇論文使用四種研究方法,使用二種研究方法的論文有65篇,有163篇論文僅使用一種研究方法,有243篇論文未標注使用方法。比較起龐俊鵬等人的研究發現研究方法的使用在近五年變得單一化,雖仍然超五成的作者使用多種研究方法(兩種及以上),但其比例減少,由84%減少到58%,且大比例(25%)的作者未標注研究方法,說明作者對研究方法的應用變得不夠重視。
2.4.2 跆拳道科研論文研究方法類別使用情況
根據分析,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和訪談法是跆拳道科研論文中最常使用的三種研究方法。從某種角度上看,研究方法的類別決定了科學研究的類別,研究方法的使用應該與研究熱點相對應。文獻研究法通常用于收集、整理文獻,跆拳道科研論文需要做大量搜集資料的工作因而占比最大。數理統計法和視頻分析法多用于跆拳道技戰術分析,通過分析優秀運動員比賽視頻,學習新的技戰術。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多用于研究跆拳道教學、心理、市場調查等,通過發放問卷得知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的基本情況為研究提供數據。
2.5.1 跆拳道科研論文關鍵詞熱點
借助CiteSpaceV軟件進行聚類分析可以得出關鍵詞熱點聚類,選擇網絡節點為keyword(關鍵詞),數據對象選取top50,設置時間區間的值為1,最終得到數 值 ModularityQ=0.8595> 0.3,Silhouette(S值)=0.9002>0.7,表示聚類效果非常顯著,關鍵詞熱點聚類可以取信,N=304,E=301,D值=0.0065,表示在965篇文獻中抓取304個關鍵詞,其關鍵詞之間共有301次相關鏈接。

圖5 跆拳道科研論文關鍵詞熱點聚類(N=965)
在CiteSpace中,“中介中心性是表示一個節點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他人之間的交往,關鍵節點表現為中介中心性大于或等于0.1”。因而將中心性大于等于0.1的節點列出,得出其總體為跆拳道教學、跆拳道發展、技戰術訓練三個部分。(1)跆拳道教學主要聚焦在高校教學發展、俱樂部。高校教學大多存在教學觀念滯后、管理制度混亂、教學資源場地缺乏等問題;俱樂部教學存在師資水平不均衡、同質化競爭嚴重、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等問題。(2)構成跆拳道發展的關鍵詞有武術、發展現狀。在趙榮榮等人寫的東京奧運周期跆拳道項目國際競爭格局一文中提到韓國、泰國是世界一流強隊,中國女子跆拳道近年來進步較快,韓國隊一家壟斷的局面被打破,歐洲國家的科學化訓練體系較為成熟,清晰的說明了世界競技跆拳道的發展現狀。其次大量研究將武術與跆拳道進行對比,得出中國武術文化觀念的差異、產業推廣理論缺乏創新、缺乏專業推廣人才;中國跆拳道推廣有國家的重視、具有優秀的傳播者、傳播內容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跆拳道段位制劃分為“十級、九段”,而武術則設為“三級、九段”,武術設置的級別難度跨度相對較大,跆拳道的設置更加細化規范,級別難度跨度較小。(3)技戰術訓練的關鍵詞有電子護具、新規則、技戰術。電子護具感應要求運動員準確擊打得分點的同時還要達到一定力度值,促使教練員和運動員對身體素質的加強和積極尋求新的得分技能,在技戰術的運用上更加靈活多樣進而增強比賽的激烈程度,提高比賽的觀賞性。新規則下的跆拳道比賽節奏更加連貫、競賽對抗更加激烈、判定結果更加公平,鼓勵運動員增加轉身技術的使用,避免比賽中動作太單一,又限制運動員的犯規行為,引導著運動員在競賽規則內賽出水平、賽出風采。研究人員在研究技戰術方面采取了分類,分為優秀跆拳道運動員分析、體重級別分析、某一賽事分析,得出運動員積極運用高難度技術動作,增強擊打頭部和頭部防守意識,連續踢擊意識加強,推+踢、拳腿、變線等組合技術運用增加,反擊技術減少,不同級別運動員得分能力各有區別。從研究成果得出,跆拳道科研項目致力于新規則下技術訓練方面的研究,通過對高校、俱樂部跆拳道教學的完善,大力推進跆拳道項目的發展,預計經過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我國學者將研究其新的技術動作特點,更好地為我國跆拳道教學與實踐發展服務。
2.5.2 跆拳道科研論文關鍵詞突變分析
突變詞是指“某一詞語使用頻次在較短時間內突然明顯增多、或突然出現,代表某一領域的方向變化,能準確地揭示與反映當前研究的最新前沿領域”。如圖8檢測到了1個突現詞匯“推廣”,突發強度值為1.84,該突變集中在2018年至2020年,說明在此期間,跆拳道的推廣傳播研究在我國盛行。其原因有(1)2017年世界跆拳道聯盟大幅度修訂規則,我國為此要大力推廣、研究,以適應新規則下的跆拳道運動。(2)教育部于2018年對特殊招生工作,正式確認了跆拳道項目為全國統考項目,成為跆拳道運動員升學的新道路,此后跆拳道項目在全國遍地開花。(3)2018年世界跆拳道無錫中心在我國江蘇省無錫市設立,主要開展教育培訓、技術創新、制度改革以及科技研發工作,并將其試驗成果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推廣,對世界跆拳道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未來幾年有關于跆拳道無錫模式所帶來的經驗成果以及其如何推廣將成為該領域眾多學者們的研究目標。
跆拳道科研工作對跆拳道教學、訓練及其交流推廣意義深遠。為了更好地促進跆拳道在我國運動實踐領域的發展,本研究選取近五年我國跆拳道科研論文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計量學的統計與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并提出了相應建議:(1)北京體育大學在發文機構中發文量最多,華東地區在發文地域中發文量最多,得出發文量與發文機構、地域有關,且受經濟、人口影響,因此,國家政府應大力支持跆拳道科研工作,對經濟上的扶持,對高質量、有突出貢獻的文章給予一定獎賞與鼓勵。有困難的人員機構給予經濟(2)科研論文發文量總體呈下降趨勢,核心期刊趨向于定量研究性質論文;科研論文使用多種研究方法的比例總體減少,其作者合著率為36.8%、合著指數為1.51,各院校合作受地域的限制,僅形成了小規模的合著模式。因此,學術學會應定期組織多方面、多學科性質的學術交流會議,融入交叉學科以促進產生思維碰撞;增強作者、機構、地區之間的合作意識,鼓勵全國各地學者參與交流;同時,采用多樣化的研究方法,深入量化分析研究,將研究推向定量化、精深化,加強科研方法的創新意識,促使跆拳道科研向多元化創新發展。(3)對研究熱點分析得出:學者們較多地圍繞“跆拳道教學、發展、技戰術訓練”進行研究、探索,“推廣”為近期(2018-2020)的突變詞。因此研究者應多元化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手段、發展政策以及多樣的技戰術訓練方法,從我國跆拳道運動的實際出發,促使理論更好的融合于實踐。同時,學者們應重點向“跆拳道推廣”方向研究,以理論指導實踐;體育局、教育局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規范學校、大眾的跆拳道推廣行為,制定推廣的發展戰略,有目的、有計劃地推進跆拳道運動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