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體育局黨組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伴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體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為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在新的趕考之路上,黑龍江體育戰線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從黨的歷史經驗和偉大成就中汲取智慧力量,切實扛起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扎實推動龍江體育強省建設邁上新臺階。
新中國成立以來,黑龍江體育事業篳路藍縷、開拓進取,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黑龍江體育傳承的“紅色根脈”,激發了黑龍江人民對體育運動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凝聚了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一)競技體育創造歷史,譜寫新篇章。黑龍江省是我國最早開展現代冰雪體育的省份,也是中國冰雪體育的冠軍搖籃,更是我國的冰雪體育強省。以楊揚、王濛、申雪/趙宏博、韓曉鵬、張虹、范可新、任子威、高亭宇、隋文靜/韓聰為代表的龍江運動員在冬奧會上屢創輝煌,迄今我國獲得的22 枚冬奧會金牌中有13枚是龍江運動員所貢獻。在全國冬季運動會上,黑龍江省連續十三屆獲得金牌總數第一名。黑龍江省在我國冰雪體育發展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為我國冰雪體育事業快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重點發展冰雪體育的同時,黑龍江省大力發展夏季項目,在夏季奧運會上獲得5 枚金牌,培養出數十位世界冠軍、亞洲冠軍,連續四屆在全國運動會上競技成績進入先進行列。孔令輝、焦劉洋、王鎮、王曼昱等奧運冠軍在國際賽場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將黑龍江健兒的名字鐫刻在中國體育歷史的豐碑上。
(二)群眾體育惠及大眾,繪就新生活。隨著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黑龍江省群眾體育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目前,黑龍江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36%,每年組織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千余項次,帶動和參與人數達到千萬人次以上,已成為“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核心區。體醫融合走在全國前列,全民健身指導和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城鄉居民《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達到92.8%。全省體育場地設施基本實現了城鄉全覆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96平方米。愈加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保障了公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提高了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為推動黑龍江經濟社會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黑龍江亞布力體育訓練基地 (圖片由黑龍江省體育局提供)
(三)體育產業方興未艾,凝聚新動能。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來,黑龍江省依托夏季優質的生態資源優勢和冬季豐富的冰雪資源,體育產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初步形成了以體育用品制造、體育培訓、健身休閑、競賽表演、體育旅游等為重點領域的產業發展格局,為黑龍江經濟轉型升級增添了新動能,為全國冰雪體育產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四)其他體育事業全面推進,樹立新形象。近年來,第3 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第24 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和多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等大型體育賽事相繼在黑龍江舉辦,活躍了體育競賽市場,促進了體育的發展與普及。體育文化繁榮進步,不斷豐富新時代龍江體育文化內涵,舉辦“黑龍江體育歷史展”,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文化創作,形成了內容完善、形式豐富、具有特色的龍江體育文化。體育科技教育不斷發展,實施以“數字冰場”“數字雪場”為基礎的“冰雪體育智慧工程”;開辦運動處方門診,推動宣傳普及科學健身;研制滑雪產業相關技術標準,填補了我國行業標準空白。體育法制建設不斷加強,制定了《黑龍江省體育場所管理條例》《黑龍江省體育經營活動管理條例》《黑龍江省體育發展條例》等規范性文件,體育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體育對外交流日趨活躍,積極發揮體育對外交流功能,強化與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荷蘭、韓國、朝鮮等國家的體育交流合作。
體育是陽光事業,是民生事業,是幸福事業,體育工作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紐帶。在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歷史關頭,要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主動把體育工作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新征程的歷史洪流中,加快體育步伐,走出體育路徑,彰顯體育氣魄。
(一)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體育轉型發展。在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大背景下,過去體育工作的思維模式和發展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要求。認識新發展階段,要深刻認識人民群眾對體育的需求正在從溫飽型向更高級的品質型轉變的主要矛盾,牢牢把握黑龍江正在由體育大省向體育強省轉變的主要方向,牢固樹立轉型發展的理念,推動體育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從經驗型向科學化轉變,從簡單供給向多方位服務轉變,從微觀管理向宏觀調控轉變,從單純追求數量向同步提升質量轉變,將體育事業發展積極融入到黑龍江轉型發展的大格局中。
(二)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體育全面發展。改革開放初期,體育戰線注重抓競技體育發展,體育健兒爭金奪銀、為國爭光,鼓舞民族士氣。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鞏固完善,體育產業也迎頭趕上,成為了充滿活力的朝陽產業和幸福產業。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體育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地發展和深化。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深刻認識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新特點,既要抓好競技體育的提高,也要注重群眾體育的普及,既要大力建設政府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也要引導和服務體育產業蓬勃發展,統籌兼顧,補足短板,用新發展理念促進體育事業全面發展。
(三)把握新發展格局,強化體育融合發展。過去體育行業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融合發展就是通過對內搞活、對外開放,實現體育的資源要素與外部的資源要素有機結合。開放是手段,融合是實質。融合發展既是新時代對體育事業的新要求,也是體育工作自身謀求發展和進步的新出路。把握新發展格局,必須敞開胸懷,拓寬眼界,以融合發展的理念推動新時期體育工作。要積極主動發揮“體育+”的疊加效應,主動與教育、文化、旅游、科技、健康、醫療、養老、互聯網等涉及到群眾民生和百姓福祉的領域建立融合機制,擴大融合領域,推進融合發展。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運用好黨的百年奮斗積累的“十個堅持”歷史經驗,回顧歷史、觀照現實、指引未來,奮力書寫體育強省建設的高質量答卷。
(一)鍛造更具實力的龍江競技體育硬核力量。轉變傳統的思維和邏輯,加速構建更加科學、更具活力和競爭力的競技體育發展新體系。深入推進體教融合,創新發現和培養后備人才,為國爭光、為省添彩。堅持“三從一大”和科學訓練原則,構建科學嚴密的訓練體系,全力打造復合型優秀運動隊,力爭實現競技水平明顯提升和重點項目取得新突破。
(二)完善更高標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立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全民健身工作機制,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大幅提升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加大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力度,提升場地設施“智能化”水平。強化體育組織建設,推動體育協會“實體化”改革。深入推進“體醫融合”,推動健康關口前移,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培優育強龍江新興“支柱產業”和“幸福產業”。深入開展黑龍江省體育產業鏈譜系調研,摸清黑龍江省競賽表演、健身休閑、裝備制造、場地建設、運動培訓等產業鏈家底。學習借鑒外國冰雪體育產業的先進模式經驗,制定《黑龍江冰雪運動人才培訓基地工作規劃》,建立區域性冰雪運動培訓產業聯盟,打造體育培訓總部經濟,培育全國連鎖體育培訓品牌。聚焦體育消費升級趨勢,全面落實體育產業“鏈長制”和“專班制”,強化產業上中下游延伸,不斷“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真正實現體育產業總量、質量、占比、效益、結構的全方位提升。加快創建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打造區域體育消費中心。加大體育產業園區建設,推動體育、文化、旅游和冰雪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一批體育行業領軍企業。
(四)打造龍江特色體育文化名片。加強體育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構建全媒體宣傳格局,報道好體育賽事,講好體育故事,弘揚體育精神,更好發揮體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要出版冰雪體育宣傳品,辦好“黑龍江體育歷史展”,大力支持冰雪體育影視作品的制作,增強體育文化軟實力。要發揮區域優勢,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以俄羅斯為重點,協調韓國、日本等國際間體育文化傳播與交流,增加龍江體育的影響力、吸引力和國際傳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