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阿城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側記"/>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陳 碩 任紅禧 柳菲絮
金源古都,資源豐沛。當哈爾濱市阿城區松峰山鎮李店村將村集體的16 萬元資金投入到13.5 公里的河道治理后,全村2000 多畝旱田再也不怕洪水侵害了;而在與李店村相隔不遠的新明村,從“代耕費”劃轉的資金投到村屯亮化、免費供水等民生實事上以后,村民獲得感、幸福感的提升“肉眼可見”……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這部分錢我們掏出去,最終反饋到了自己身上,值!”
近幾年,哈爾濱市阿城區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持續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充分挖掘農村產業優勢,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上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而越來越多的村也像李店村、新明村一樣,從過去的“捉襟見肘”變成了如今的“村強民富”。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阿城區委以合同外集體土地收費為突破口,有效破解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難題。
2020 年6 月,阿城區委出臺了《關于實施基層黨建引領強化合同外集體土地承包費收繳管理使用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由區委組織部牽頭,周密布置,高位推進。
沒山、沒水、沒區位優勢,對阿城區楊樹街道西發村黨支部書記趙志來說,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曾一直問路無門。
西發村曾是阿城區收繳“代耕費”的試點村——早在2016 年,該村就借著補簽代耕地合同的契機,補收合同外集體土地承包費,但由于缺少相應政策支持,這項工作一度被擱置。
2020 年7 月,隨著阿城區委相關指導意見的出臺,西發村收繳“代耕費”的工作再度啟動,并逐步走上正軌。
由于收繳難度大,趙志和村干部們帶頭從自家親戚收起,逐戶做思想工作,當年便完成了全村“代耕費”的收繳工作。村集體的“錢袋子”鼓了以后,西發村不僅還上了32 萬元外債,還修建起村“兩委”辦公場所、文化活動廣場,安裝了路燈,修筑了4條通屯路。
2021年,通過推進合同外集體土地承包費收繳工作,全區109 個村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
“要將有效資金用到刀刃上。在村集體資金的使用上,既要把握資金投向的均衡,又要突出資金使用的重點。”阿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鋒要求,在做好“代耕費”收繳工作的同時,還要積極引導村級黨組織用好這筆錢,每年要預留一定資金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基金,持續擴大再生產,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滾雪球式”發展。
以松峰山鎮中和村為例,該村將收繳的“代耕費”投資甜百合、菇蔦等種植項目,村集體贏利1.5 萬元,帶動48 戶農民實現產業轉型,戶均增收1000 元,實現了村集體與村民“雙增收”。
在阿城區雙豐街道,樺樹村黨支部書記陳雷是遠近聞名的“能人”。
陳雷有著豐富的個體經營經驗,于是牽頭成立了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吸引51 戶農民帶資入社。2021年,陳雷帶領村“兩委”班子積極探索,種植平貝母26 畝,僅此一個項目便幫助村集體年增收近10 萬元。此外,樺樹村的鮮食玉米冷庫、糧食烘干塔、粗糧加工生產線也相繼建設起來。
“實踐證明,有了好的村級組織帶頭人,支部就堅強,村里就發展,群眾就滿意。”阿城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劉繼春介紹,阿城區委充分選賢任能,創新村級組織帶頭人管理模式,并制定了《阿城區村級組織帶頭人績效考核辦法(試行)》,充分激發了村級組織帶頭人的活力。
料甸街道北紅村過去是典型的“空殼村”、省級貧困村。為了配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阿城區委組織部及料甸街道黨工委經過多方考察,曾擔任過19 年村會計的許德勇進入了視野。
2019年,許德勇全票當選該村黨支部書記后,不負眾望,與駐村工作隊配合默契、共同謀劃,先后建設了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秸稈綜合利用固化成型燃料、粗糧深加工三個產業項目,短短一年多時間便為村集體增收54萬元。
2020 年年底,阿城區委組織部牽頭各鎮(街道)黨(工)委對村級組織帶頭人目標完成情況進行了績效考核,16名村級組織帶頭人獲得優秀等次,每人得到區委1 萬元獎勵,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村級組織帶頭人選任導向,全區村級組織帶頭人的“頭雁”效應得到充分釋放。
冬日暖陽下,東環村蔬菜基地里的大噸位貨車在百畝大棚間來回穿梭,一筐筐香菜、菠菜、草莓、香瓜等綠色經濟作物正在緊張裝車,即將運往哈爾濱市哈達水果蔬菜批發市場。
東環村所在的阿什河街道土質肥沃,宜種蔬菜。2011 年,東環村因地制宜,突出區位優勢,建設了哈爾濱市金果生態園,500余個蔬菜大棚拔地而起。當一車車綠色蔬菜銷往哈爾濱市主城區時,村集體和種植戶的“錢袋子”也噌噌地鼓了起來。
近年來,阿城區深入實施“一村一品”產業行動,充分利用特色農產品發展優勢,推動發展了小嶺街道“中藥材特色小鎮”、亞溝街道“中國黏豆包第一鎮”、平山鎮“中國豆腐第一鎮”等特色品牌。
看天吃飯、盲目種植的問題一度是阿城區很多村的共性,平山鎮綏中村也曾存在這樣的問題。而當特色產業的觸角延伸到這里,增收致富之路便隨之延展而來。
這兩年,綏中村不斷解放思想,圍繞玉米種植這一傳統優勢項目,打造特色品牌產業。2020 年,當1100 畝的黏玉米種子破土出苗,深加工儲藏項目也隨即開啟——建設黏玉米加工廠兩個、玉米包裝車間一個,注冊“綏美人”商標,并借助電商創業小鎮平臺,將“綏美人”打造成為農副產品里的“網紅”,實現村集體年贏利19.5萬元。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阿城區委以黨建為“引擎”,通過資源整合、引領帶動、產業升級等多元化方式,不斷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動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集聚起源源不斷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