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楊戰營

精心巡視,保度夏安全供電。
7月14日,在濟源王屋山下的楊溝村,國網濟源供電公司組織運維、配網等業務骨干對該村內的臺區、配電設備進行逐項再排查、再“問診”,并細化風險防控措施,確保高溫和強對流天氣下設備健康運行,滿足群眾用電需求,保障度夏可靠供電。
迎峰度夏是電網企業每年都必須應對的年中大考。這是一場與極端天氣的對決,更是對供電質量的考驗。國網濟源供電公司肩負職責使命,在供好電、供優質電上精微細致,以全方位的措施和保障守護千家萬戶清涼。
7月11日,在220千伏湨河變電站,變電運檢中心變電運維二班的運行人員用紅外測溫儀逐一對變壓器、高壓斷路器、電壓互感器等一、二次設備進行夜巡測溫,嚴防設備高負荷運行下出現“高燒”現象。
“我們將日間巡視和夜間巡視相結合,對重要樞紐變電站進行測溫特巡,切實做好高溫、高負荷時段數據的搜集和分析,及時掌握電力設備運行情況,第一時間發現并消除各類隱患。”正在巡視的運維人員楊兵說。
為進一步提高設備健康水平,國網濟源供電公司緊密結合夏季供用電實際,按照輸、變、配、農等電網運維管理職責劃分,組織人員加強設備巡視檢查,對5座樞紐變電站、79條重點線路進行特巡,并按照“一站一策”“一線一策”要求,編制每個站、每條線路度夏運維策略分解表;建立隱患排查、上報、監測、治理協同機制,繪制“異常測溫圖譜”,實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況,做到管理到位、巡視到位、維護到位,優質高效對變電站和城鄉輸配電線路進行精益維護,切實密織電網安全運行保障網。
“此外,針對度夏期間可能出現的隔離開關導電部分、線夾等易發熱點進行紅外普測,我們還對歷年來多次發熱的設備進行針對性處理,最大限度避免度夏期間發熱問題的出現,全力保障度夏期間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國網濟源供電公司變電運檢中心負責人說。
“導線對地距離符合要求,絕緣子無放電痕跡……”7月14日,在濟源下冶鎮寺后溝,國網濟源供電公司輸電運維人員宋順利和周鑫波正操控著無人機,對220千伏軹黃線開展無人機特巡,并對導線、桿塔、絕緣子及線路通道等進行重點巡視拍照,詳細記錄排查出的安全隱患。
“高溫天氣下負荷大,導線的弧垂增加,容易引起交叉跨越物距離不夠,也易發生放電現象。”宋順利介紹,220千伏軹黃線全長27.83千米,共84基桿塔,由小浪底水力發電站的220千伏黃河變電站出線,穿越濟源南部黃土丘陵,跨越數十個溝壑,在國網濟源供電公司220千伏軹都變電站并入濟源電網,是一條擔負著濟源城區主要供電的線路,它的運行狀況直接影響到濟源電網的安全穩定。
國網濟源供電公司結合實際,精準施策、細化措施,常態化開展精細化巡檢的同時,將例行巡檢與專業巡檢相結合,強化“人工巡檢+智能巡檢”模式,充分利用機器人巡檢和無人機巡檢手段,開展周期性紅外測溫、通道排查、防汛等精細化巡視,有效彌補了人工地面巡線視角不足的缺陷,提高巡視效率。
“使用無人機巡檢不僅工作效率比人工巡檢高,而且還能近距離無死角可視化呈現線路狀態,尤其在地勢復雜的地段,巡檢人員可以根據無人機圖傳的數據對巡檢測溫數據進行判斷分析,及時排查線路的缺陷及存在的安全隱患。”國網濟源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負責人說。
“下井以后要檢查仔細點,看看電纜在井內是否被水浸過,防水材料封堵是否完好。”7月13日,在濟源110千伏清源變電站附近的一處10千伏電纜井溝,國網濟源供電公司電纜運檢班利用雨后間隙對地埋電纜的防汛情況進行再次復查。
當前,迎峰度夏進入應對高溫高負荷的關鍵期,也處于惡劣天氣多發的時段,雷暴、強降雨等天氣給電網安全運行帶來嚴峻考驗。
針對濟源地區山區面積大、地理地貌復雜的特點,該公司加大防汛重點部位管理力度,對處于地勢低洼、行洪通道,且防洪標準偏低、水毀頻率高的變電站和線路桿塔實行特巡。針對發現的問題,通過加固桿塔、緊固導線、疏通排水通道、設置臨時防護設施等途徑,加強協同,積極發力,及時予以處理,突出施策的精準度和可行性,切實消除安全隱患,提高電網防汛減災能力。
“我們將《防汛電力保障應急預案》納入政府‘1+17’防汛應急體系,及時共享氣象、水文、汛情、災情等信息,并就精細化服務合作,高效保障電網安全度汛等達成共識,切實織牢安全防護網,確保電網平穩度汛。”國網濟源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張勝利說。
高溫、大負荷、惡劣天氣、服務質量、電網故障……每年的迎峰度夏工作看似是道類同的“考題”,卻有著不同甘苦。當前,迎峰度夏已進入“七下八上”的關鍵期,接下來,國網濟源供電公司將進一步優化管理、細化措施,用堅守與奉獻、熱情與忠誠、責任與行動,堅決打贏清涼“保衛戰”。

夜巡設備,迎戰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