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麗
2014 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2020 年9 月2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入做好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工程”。文化潤疆,就是用中華文化涵養滋潤新疆各族干部群眾的精神世界。
高校圖書館收藏有豐富的文獻資源,是一個地區的文獻信息中心,它是本地文化的象征,是社區精神的凝聚。在文化潤疆的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如何擔使命、扛重任,為提高新疆的社會文明發展水平、把新疆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揮作用,是值得我們邊疆地區圖情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1.新疆高校圖書館文化潤疆的理論依據。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多次強調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而新疆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第二批試點地區,習近平總書記2020 年9 月又提出了文化潤疆的重要論述,我們作為生在新疆、長在新疆、工作在新疆高校的圖書情報工作者,應該思考如何在服務好師生讀者的同時,擔負起文化潤疆的使命。

表1 文化潤疆理論的由來
2.新疆高校圖書館開展文化潤疆活動的現實意義。(1)新疆高校圖書館開展文化潤疆活動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的生動實踐。圖書館館員應該深刻領會文化潤疆的內涵,精準把握其要義,思考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文化潤疆觀念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滋潤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心靈,用中華文化引領他們的精神世界,使他們真正做到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永遠堅定跟黨走,感恩黨、感恩社會主義。(2)新疆高校圖書館開展文化潤疆活動是時代賦予圖書館員的光榮使命。新疆高校圖書館是文獻信息服務中心,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窗口,是開展文化潤疆的陣地和依托。新疆高校圖書館藏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具備開展文化潤疆活動的條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化潤疆理論為我們圖情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們作為提供信息資源的文化工作者,如何在文化扶貧、教育扶貧、科技扶貧中找準思路,找到真正切實可行的路子,把文化潤疆理念落實、推廣到市、縣、鄉、村,讓新疆人民群眾真正享受到先進文化的滋養,時刻聆聽到黨的聲音,真切感受到黨中央對新疆人民的關懷。(3)新疆高校圖書館開展文化潤疆活動的可行性。第一,圖書館是提升群眾文化的最好途徑之一,圖書館內資源豐富,文化氣息濃郁,可以供群眾讀者參觀、借閱。第二,還可根據閱讀層次劃分成兒童閱覽室、農村讀物閱覽室、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閱覽室、國學經典閱覽室等,讀者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閱覽或借走閱讀。第三,可與第三方合作,可以是科技局,到農村開展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可以是數據商,為青少年學生講解檢索知識;可以是英雄、勞動模范,為群眾或青年學生宣傳勵志事跡;可以是專家學者,為中學生、大學生講解四大文學名著。
實現文化潤疆的前提是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做好新時代新疆高校圖書館工作至關重要。高校圖書館是知識、智慧、文明的聚集之地,是富礦、是寶藏,莘莘學子在這里苦讀、在這里探求新知、在這里探究科學真理.....,今天他們身上還未脫稚氣,他們通過在課堂上老師對課程的講解,通過在圖書館里補充學習和研讀,明天他們將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如何增強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何在文化潤疆中發揮自身優勢,高校圖書館地位顯得尤為重要。
1.高校圖書館要深入挖掘和揭示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內容的書籍、音視頻內容。通過各種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讓書香社會、終身學習的氛圍彌漫校園,讓華夏文明、儒家文化深深浸潤大學生的心田。如圖書館通過詩朗誦比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推薦古詩詞《過零丁洋》《石灰吟》等篇目的朗讀;在圖書館多功能廳播放《閃閃的紅星》《青春之歌》《雞毛信》等紅色影片弘揚革命文化;在圖書館大廳布置“黨史教育專區”,擺放紅色書籍,對師生進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推進文化潤疆。
2.高校圖書館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深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圖書館每年都要購置大量的紙質和電子資源,把好文獻資源的政治審核關是圖書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試想一下,圖書館每天都有上千人次的讀者匯聚在這里,如果圖書館員把關不嚴,有那本書在意識形態方面有了問題,后果將不堪設想。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對于多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新疆來說,要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毫不動搖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高校圖書館必須著眼于更好履行教育功能與社會功能,發揮育人功能,以凝聚人心為根本,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
3.高校圖書館在文獻資源建設中要注重文化的黏合度,就是注重購買具有地域文化的文化資源。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也被包括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少數民族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只有少數民族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互相包容、互相融合、互相滲透,各民族才能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工程,要創新載體、豐富抓手,廣大基層的圖書館大有可為。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每周末的扶貧時間,為村民服務中心、黨群活動中心、道德大講堂、農家書屋、農技推廣站送書、送音像資料、送科技知識等等,幫助農村群眾提高文化知識水平。日積月累,農民的文化水平、國語水平、科技能力都會逐漸提高。
1.新疆高校圖書館服務文化潤疆理念的條件。(1)空間。新疆高校圖書館大都有新老兩個館。據了解,新疆大學圖書館新館在建,面積5 萬多平方米,已初具規模。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有新老兩個館,新館樓高12 層,已使用兩年。新疆農業大學有新老兩個館,新館已投入使用。喀什大學圖書館有新老兩個館,老館1.5 萬平方米,新館面積3.7 萬平方米。高校圖書館樓宇氣派,設計新穎,貼近讀者需求,大空間、大格局,能給人知識的殿堂的感覺。(2)館藏。新疆高校圖書館館藏豐富,印刷型資源和電子資源并存。據了解,新疆大學圖書館今年的年購書和電子資源經費達1300 多萬元。其他高校圖書館也都有每年上百萬元的購置經費,耗資可謂巨大,館藏可謂琳瑯滿目,目不暇接。(3)服務。新疆高校圖書館和全國其他高校圖書館一樣進入了轉型階段,主要表現在以人為本,由過去的以藏為主,轉變為藏、借、閱一體化,藏、借、閱的空間是開放的,人與人讀書的權利是平等的;24 小時對本校內師生開放的豐富的電子資源構成了虛擬的第三空間,讀者還可以在圖書館討論室互相溝通和交流。新疆各高校圖書館之間經常在線上和線下交流服務經驗,舉辦科研學術會議,共同協商辦好圖書館事業。(4)活動。新疆高校圖書館可協助縣、鄉、鎮、街道建設小型圖書館,幫助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模式,舉辦各類文化宣講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2.新疆高校圖書館開展文化潤疆活動的思路。(1)利用“4.23”世界讀書日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讓大學生感受圖書館濃郁的書香氛圍,感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使大學生在圖書館這個第二課堂里浸潤心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為國家和社會貢獻他們的聰明才智。(2)利用幫扶農民、“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之機,去農村做文旅產業融合活動。如近日,喀什大學與喀什絲路行科技研發有限公司,分別在疏勒縣洋大曼鄉和喀什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舉行“喀什大學校企合作實踐基地”“新疆刺繡(疆繡)校企合作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充分挖掘疆繡的優勢,將疏勒縣洋大曼鄉打造成新疆“疆繡文化特色小鎮”,帶動300 多名少數民族農民就業,為疏勒縣乃至新疆的發展作出貢獻。圖書館還可以在此次活動中大做文章,利用豐富文獻資源為這一活動提供服務,為文旅融合做貢獻。(3)利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陽等傳統節日,在校園開展各種形式的節日活動。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尊老愛幼美德等,讓大學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要能認真地學習和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規范自己的言行,就能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有志青年。
公共閱讀服務是指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保障公眾讀書看報等權益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1.豐富的新疆紅色文化資源。(1)革命舊址、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如八路軍住疆辦事處、林基路烈士紀念館、石河子軍墾博物館。(2)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疆的革命活動:陳潭秋、毛澤民、鄧發、林基路等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疆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的正確主張,為新疆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礎。(3)抗日救亡運動:新疆各族人民在八路軍抗戰時期紛紛捐獻棉服、馬匹、現金等。(4)兵團文化:維穩戍邊、開拓實踐、艱苦奮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族團結等社會主義思想和精神。(5)紅色電影:如《庫爾班大叔上北京》《母親》等。(6)拉齊尼.巴依卡英雄事跡:拉齊尼.巴依卡曾多次榮獲國家和自治區道德模范、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優秀護邊員等榮譽稱號。2020 年10 月他獲得“全國愛國擁軍模范”榮譽稱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同年11 月,又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2021 年1 月4 日,他為了救落水兒童不幸犧牲。
2.利用“三微一端”和QQ 打造五大平臺。服務的領域主題:社會:經濟、金融、企業、商業、法律;文化:藝術、歷史、音樂、電影、閱讀、攝影;生活:食物、旅游、體育、運動、足球、籃球、汽車、游戲;教育:物理、化學、生物、幼兒教育。

高校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文化陣地,通過文化育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各族師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寫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的回信中指出:“圖書館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為圖書館工作者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圖書館人要在弘揚紅色文化、邊疆文化、屯墾文化等活動中努力拼搏,甘為人梯,默默奉獻,做好文化潤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