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琳 王芳 楊卉佳
563000 貴州航天醫院泌尿外科,貴州遵義
泌尿系結石的致病因素包括流行病學因素和尿液因素,流行病學因素包括年齡、性別、職業、社會經濟地位、飲食成分和結構、水分攝入量、氣候、代謝和遺傳等因素,尿液因素包括形成結石物質排出過多、尿pH改變、尿量減少、尿中抑制物含量減少等,這些都是形成結石的主要原因。近些年結石病發病率逐年升高,與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不正確有一定關系,此病有一定的復發可能性,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與工作[1]。腎結石、輸尿管結石是比較常見的結石,以腎絞痛、血尿為主要癥狀[2]。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是微創手術治療,效果好,但其整體療效與護理操作有關,術前、術后的護理質量是影響療效的主要因素[3]。本文旨在分析泌尿系結石患者圍手術期優質護理的實施效果,現報告如下。
采取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將2020年6月-2021年4月貴州航天醫院收治的100例泌尿系結石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男30 例,女20 例;年齡28~64 歲,平均(45.26±8.21)歲;輸尿管結石28 例,腎結石22 例。觀察組男31 例,女19 例;年齡27~66 歲,平均(45.10±8.18)歲;輸尿管結石29 例,腎結石21 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為泌尿系結石者;②無嚴重心、肝、腎臟器疾病者;③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泌尿系統疾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合并精神類疾病患者;④妊娠期患者;⑤哺乳期患者。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術前完成手術宣教,協助患者完成各項術前檢查,術后囑咐在飲食、運動等方面需注意的事項。
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①術前護理:除了常規的血液檢查、尿常規、尿培養、B 超、CT 等術前檢查等工作,還需主動和患者交流,評估其是否有負面情緒,詳細介紹手術情況,尤其強調微創手術安全系數比較高、創傷小的問題,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做好術前各項準備工作,囑患者術前8 h 禁食,術前4 h 禁飲,對老年患者及特殊病例患者術前晚進行灌腸,以防腹脹影響恢復。安撫患者因疼痛引起的情緒問題,指導患者通過與他人交談聊天,或者看電視等注意力轉移法來減輕疼痛,囑咐患者要盡量穩定情緒,否則疼痛會更加劇烈且持續時間更長。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大部分患者對手術方式了解不多,容易出現懷疑、恐懼甚至抵抗的心理,采取集中宣教法、一對一宣教法相結合的模式,普及疾病與手術知識,盡量采用淺顯易懂的語句,語速、音量適中,以患者最大程度上理解為前提,鼓勵患者提問并耐心解答,強調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②術后護理:術后24 h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加強巡視,注意觀察體溫變化,感染嚴重者可導致術后寒戰、低體溫等癥狀發生,需密切觀察。嚴禁使用熱水袋、電熱毯為患者保暖,以避免燙傷。術后適當補充液體,注意不得出現相等尿量補液的情況,預防心力衰竭,積極預防電解質紊亂和低鉀血癥,加強營養補充,合理飲食;嚴格控制探視人數和時間,禁止在病房內大聲喧嘩,給患者營造良好的休息環境,每次查房時,親切地呼喚患者名字或者其他稱呼,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激發患者提問積極性,耐心地解答患者問題,消除疑惑,每次用藥前,和患者說明藥物的效用以及可能會出現的不良癥狀,讓患者正確識別無風險癥狀和有風險癥狀,減少并發癥。③引流管的護理:術后常規留置雙J 管及導尿管,詳細講解留置雙J 管及導尿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密切觀察尿量及顏色,保持導尿管通暢,防止導尿管扭曲、受壓,預防逆行感染,若尿液顏色鮮紅,警惕活動性出血,若顏色血尿加深、加重,應立即告知醫生并囑患者臥床休息,遵醫囑予止血藥對癥治療。④疼痛護理:術后患者疼痛多因結石碎片的排出或雙J 管的刺激出現腰部疼痛,多為患側腰部酸脹痛,給患者講解腰痛的原因,多與患者交談,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時遵醫囑予止痛劑對癥治療。⑤出院護理:囑咐患者近3個月不要劇烈運動和負重勞動,不得憋尿,注意防寒,大便保持通暢,飲水量需>2 000 mL/d,促進結石排凈,減少復發,在飲食方面,多吃纖維含量高的食物,禁食草酸鈣含量高的食物,身體無異樣的前提下定期復診,有不適情況隨時就診。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疼痛持續時間和住院時間。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高熱、腰痛。對比護理滿意度,很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護理滿意度=(很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護理前、出院后1個月采用《WHOQOL-BREF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環境、社會關系、生理以及心理4個層面,均為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 統計學分析系統展開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疼痛持續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疼痛持續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疼痛持續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疼痛持續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s)
組別 n 疼痛持續時間(h) 住院時間(d)對照組 50 7.25±2.10 6.45±0.52觀察組 50 5.03±1.21 4.96±0.10 t 6.477 19.897 P 0.000 0.000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1個月,觀察組環境、社區關系、生理、心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環境 社會關系 生理 心理護理前 出院后1個月 護理前 出院后1個月 護理前 出院后1個月 護理前 出院后1個月對照組 50 62.36±3.32 73.52±2.28 61.56±3.14 72.64±3.16 60.59±2.28 70.19±2.37 64.62±2.29 73.31±2.37觀察組 50 62.18±3.10 78.63±1.19 61.41±3.10 79.58±2.28 60.14±2.25 78.64±2.14 64.31±2.20 81.26±2.10 t 0.280 14.049 0.240 12.594 0.993 18.712 0.690 17.753 P 0.780 0.000 0.811 0.000 0.323 0.000 0.492 0.000
泌尿系結石的發病原因是尿酸、磷酸鹽、鈣以及草酸等物質的代謝出現異常,導致尿液中出現較多的結晶物質,長期堆積,形成結石[4]。微創碎石取石術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案,治療效果比較理想,但是若圍手術期未做好護理工作,容易引發并發癥,常見的有高熱、腰痛等,不利于恢復,整體療效降低[5-6]。
常規護理措施簡單且無針對性,應用效果一般。優質護理分為術前護理與術后護理兩部分,術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提醒患者禁食禁飲,同時加強健康宣教,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預,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態接受治療,且配合治療,通過注意力轉移法來減輕疼痛[7]。術后從體征監測、飲水、用藥等方面加強指導,積極預防并發癥,加強出院后的生活飲食指導,促進結石排凈,減少復發。泌尿系結石患者的優質護理是在手術前護理中加強各項術前檢查工作,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身體信息,各項檢查報告以供醫生對疾病的判斷,主動與患者交流,介紹手術狀況,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慌情緒,大部分患者害怕疼痛,因此術前護理中強調微創手術的安全性,減輕患者緊張感,術前指導患者禁食、禁飲,遵醫囑進行灌腸準備,可以預防腹脹等不良癥狀,總之術前護理重點在于各項檢查準備與患者情緒的安撫。術后護理中加強體征監測,可以及時發現并發癥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并發癥發生風險,合理規范病房探視制度,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病房環境,有利于身體恢復,同時教會患者識別不良癥狀,引流管護理中,包括導尿管與雙J管,強調引流管的維護要點,注意觀察患者引流狀況,預防不良事件,做好疼痛干預,減輕疼痛感,在出院護理中,加強運動飲食指導,避免疾病復發。總之,優質護理內容豐富且具有針對性,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疼痛持續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提示優質護理可以縮短疼痛持續時間,促進患者早日出院;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優質護理可以減少并發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優質護理可以改善護患關系,構建和諧的醫療氛圍;兩組出院后1個月生活質量評分相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提示優質護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泌尿系結石患者的圍手術期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可預防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