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雙
448000 荊門婦幼保健院手術室,湖北荊門
進行胃腸道手術的患者出現切口感染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患者接受治療后所出現的切口感染對患者的手術效果以及預后康復進程都造成了嚴重的阻礙,因此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來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意義重大[1-2]。本研究主要分析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于荊門婦幼保健院接受胃腸道手術的60 例患者,通過電腦隨機的劃分方式將其劃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0 例。觀察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21~40 歲,平均(35.4±5.9)歲。對照組男15 例,女15 例;年齡23~43 歲,平均(36.1±6.2)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調查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無心、肝、腎器質性疾病者;②患者及其家屬都知情并且簽署了知情書;③臨床資料完整者。
排除標準:①妊娠期的女性;②對相關藥物或者醫療行為過敏;③有不良反應的患者;④患有嚴重的高血壓或糖尿病合并癥患者;⑤有重度精神疾病以至于不能正常溝通交流的患者。
方法:對照組應用常規管理,觀察組的患者則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①強化對于清潔消毒的培訓。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相關文獻,于院內定期安排醫生、護士進行培訓學習,通過分析整理以往的醫源性感染案例將手術室以往出現的以及可能會出現的相關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根據分析研究的結果,調整改進措施。此外,還需要對院內工作人員進行職業素養以及道德思想的教育,要使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以及道德品質得到規范和提高,強化其在進行手術、工作時的自律性以及自覺性。②規范化管理?;颊呤中g結束之后,相關的醫護人員需要即刻清洗、消毒使用過的醫療器械。在清洗內鏡時,要嚴格遵守五槽消洗法進行清潔和消毒的流程,清潔和消毒這兩個過程都要重視,手術器具的部件以及附件要一視同仁,要通過初洗、消毒浸泡以及最后清潔等環節將內鏡進行完全清潔。只有污染有機物被徹底消除和凈化,消毒的質量才有可能得到提高,這也是確保手術器具能再次安全投入使用的必要條件。③手術時,要嚴格確保手術室的無菌條件,護士提醒、監督主刀醫生進行消毒時,需要消毒到超過切口位置的20 cm處,且胃腸道的手術切口需要采用保護墊保護。④要求清潔消毒手術器械的人員自行登記,詳細記錄使用的患者、清潔的時間以及消毒人員的名字,安排監管人員進行監管,每日監測戊二醛的濃度,且定時進行生物學監測并將監測結果進行公布。采取獎懲制度,將責任落實到個人[3]。
觀察指標: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患者的滿意度。不良事件包括切口感染、消毒不合格、操作不規范。通過滿意度評定表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定,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3 個分級。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統計學分析系統展開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比較:觀察組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比較(±s)
組別 n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萬元)對照組 30 16.23±3.12 1.89±0.25觀察組 30 10.20±2.43 1.00±0.18 t 8.35 15.82 P 0.00 0.00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切口感染是胃腸道手術常見的術后并發癥,清創和清潔傷口是第一原則,清創是指徹底去除壞死組織,僅保留有活力的組織。對于軟組織血腫,原則上應該去除并沖洗干凈。同時還要注意清除外來傷口的異物,使用大量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再用消毒液消毒,期間清理壞死的組織和異物。如果感染不嚴重,每天消毒換藥,引流即可,如果有大量的膿液,需要做膿液的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同時每天加強換藥,做好引流。
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臨床上的常用措施:手術開始前0.5 h,可以通過靜脈輸注頭孢美唑或頭孢孟多等抗生素預防切口發生感染。若手術的時間>3 h,術中追加一組抗生素,可提高患者血液中抗生素的濃度,較好地預防切口感染。手術結束時行傷口縫合,需要采用滅菌的鹽水進行傷口徹底沖洗,避免局部細菌和壞死組織過多殘留,從而避免切口的感染??p合切口時絲線的張力不能過大,以免造成切口處的血液循環較差,發生脂肪液化或者感染。每次更換傷口敷料,需要給予傷口徹底的清創、消毒,必要時傷口處可外敷75%酒精紗布,也可有效預防傷口發生感染。
胃腸道手術患者的手術切口出現感染后,會導致其切口愈合度較低,恢復時間延緩,嚴重的患者還有可能會出現臟器衰竭[4]。導致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較多,文獻顯示,手術切口的高感染率和手術室的環境、手術器具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有關[5]。因此院方需要加強對手術室以及手術器械的消毒、清潔管理,確保手術的安全性,更要強化醫護人員的感染預防意識,獎懲分明,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加強患者切口感染是保證患者治療效果的基礎。而減少患者切口感染需從其致病因素出發,積極控制外界污染物侵入。根據本次的研究可知,采用手術室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單純采用常規護理管理的對照組,組間對比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更加滿意,組間對比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該研究結果與陳偉璇[6]的相關研究結果相符,說明手術室護理干預能減少患者切口感染,促進患者切口愈合,改善患者預后。采取手術室護理干預時,加強對患者術前皮膚護理、手術室環境護理、器械護理,嚴格規范手術操作,按照無菌操作原則,及時進行切口清洗,清除致病菌,從而有效減少患者切口感染,促進患者術后早日康復,減少患者住院時間,也減少了患者住院費用及治療痛苦。
患者在經過患病、疼痛、手術治療、住院等一系列階段之后,內心受到一定的煎熬,而倘若在手術完成后,患者心理稍微放松時發生切口感染,嚴重時還需要通過行切口引流等手段處理,內心落差必然更大,不利于患者健康恢復,還可能造成系列心理及情緒問題。對于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本次研究首先從術前的溝通入手,對患者進行情緒緩解,以舒緩術前壓力,詳細告知手術過程,鼓勵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手術。而后對其實行專業的手術室護理措施,提供舒適的手術室環境,做好手術過程中的清理與消毒工作,以確保手術過程不會引起切口感染的發生。術后對患者定期于無菌操作下進行換藥處理,同時清潔周圍皮膚,以免受到感染。合理采用抗菌藥物,以消除可能出現的病原菌,防止感染發生。
綜上所述,針對在手術室進行胃腸道手術的患者采用手術室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切口的感染率、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有利于患者的預后恢復,減少了住院費用以及住院時間,患者更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