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學良
在疫情防控工作處于“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5月5日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抓緊抓實疫情防控重點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強調:“要深刻、完整、全面認識黨中央確定的疫情防控方針政策,堅決克服認識不足、準備不足、工作不足等問題,堅決克服輕視、無所謂、自以為是思想”,“堅決同一切歪曲、懷疑、否定我國防疫方針政策的言行作斗爭”。這“三個堅決”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對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支配的。認識提高了,思想統一了,行動才自覺。要做到“三個堅決”,關鍵是要深刻、完整、全面認識“動態清零”總方針,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爭的行動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作為我國疫情防控的總方針,“動態清零”是指在出現本土病例時,快速啟動疫情響應機制,以發現一起快速撲滅一起的方式,把每起疫情消滅在萌芽狀態中,包括及時發現傳染源、傳染鏈,快速采取干預措施、有效轉移,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救治病患等,決不讓疫情傳播、擴散、蔓延,防止出現大規模人群感染,防止出現大量重癥和病亡。“動態清零”的本質不是追求“零感染”,因為新冠病毒變異傳播的復雜性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做到不出現一例本土病例,而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動權,以最小社會成本獲得最大防控成效。“動態清零”不是“躺平”,不是任由疫情發展,而是迅速控制它、切斷它。“動態清零”是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維護社會經濟發展和正常生產生活的總方針。“動態清零”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是科學有效的。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刻、完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
堅持“動態清零”是踐行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價值理念的必然要求。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與生俱來的理論品格,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永葆生機活力的根本源泉,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們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置于最突出位置,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執政理念。實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在疫情嚴重期間按下暫停鍵,同樣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黨和政府秉持底線思維,“不拋棄、不放棄”,上至百歲老人,下至剛出生的嬰兒,對每一個人的生命進行“不計成本、不惜代價”的保護和救治,使每一個生命,包括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在疫情大考中得到了高度重視和悉心呵護。實踐證明,堅持“動態清零”既是我們黨尊重科學、尊重規律的有力體現,更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價值理念的必然要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疫情無情人有情,疫情無情黨有情。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會再來,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正因為我們黨堅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動態清零”的政策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遵守,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也為戰勝嚴峻的疫情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形成了舉國上下、勠力同心、舍生忘死、并肩作戰的生動局面。

堅持“動態清零”,是由我國特殊人口多、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國情所決定的正確方針。國情是正確制定國策的科學依據,也是制定疫情防控策略的基本條件。我國是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其中60歲以上人口達2.67億,少兒人口超過2.5億,這“一老一小”群體規模是很大的。但老年人、兒童的疫苗接種率還不夠高,60歲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種人數僅占老年人口的81.67%,還有相當數量的兒童和有禁忌癥無法接種疫苗的人群。我國地域廣闊、縱深較大,但地區發展不平衡,各地醫療衛生條件存在差異,醫療資源總量不足,一旦病毒在全國蔓延開來,形成規模性反彈,醫療衛生資源將面臨嚴重擠兌風險。奧密克戎變異株絕不是“大號流感”,其平均病死率是普通流感的7到8倍,老年人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病死率超過10%,是普通流感的近百倍。目前病毒還在不斷變異,疫情的最終走向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一旦放松疫情防控,放任病毒快速傳播,勢必造成我國大量有基礎疾病患者、老年人、兒童等特殊人群的大規模感染,出現大量重癥和死亡,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體健康都將受到嚴重影響,已經取得的抗疫成果,也將大打折扣,甚至前功盡棄。正是基于這樣的特殊國情,黨中央反復強調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主動出擊,以快制快,從嚴管控。這也是14億多人口大國當前務必守住的疫情防控底線,底線不容突破。
堅持“動態清零”,已由我國的防疫實踐檢驗證明是科學有效的最佳方案。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方針政策的正確性最終要由實踐來檢驗。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毫不動搖地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把防控措施落細落準。3月以來,我們經受住了武漢保衛戰以來最嚴峻的防控考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從整體人口水平看,中國新冠死亡的病例數、住院病例數遠低于全球平均值。實踐充分證明:我國采取“動態清零”的總方針是科學、有效的,我們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實踐必將繼續證明,我們打贏了武漢保衛戰、西安保衛戰、上海保衛戰,也一定能打贏任何地方的防疫保衛戰。我們的信心、自信就來源于“動態清零”,其經過實踐檢驗是最佳方案,是制勝法寶。
有人認為,面對兇猛疫情采取“動態清零”的防控政策,會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不如“放開”、“躺平”、“與病毒共存”。這種片面化的思想,會迷惑擾亂人心、動搖抗疫決心、干擾防疫大局,是非常錯誤的,也是極其有害的。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同這種歪曲、懷疑、否定我國防疫方針政策的言行作斗爭。“動態清零”與發展經濟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3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團結抗疫和復蘇經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才是馬克思主義者自覺地依據矛盾規律指導工作的科學方法。兩手抓才是符合客觀事物本質規律的辯證法。必須認識到,疫情防不住,經濟社會發展就無從談起。只有有效控制疫情,才能為正常生產生活創造前提條件;同樣的道理,只有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穩定,才能為抗疫情、穩民生、保安全提供堅實基礎。2020年,正因為我國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才最終在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2021年,我國經濟同比增長8.19%,兩年平均增長5.1%,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雙豐收、雙領先。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增速高于上年四季度0.8個百分點,經濟運行總體實現平穩開局。這些成績充分證明我國實行“動態清零”方針路子是對的、效果是好的。選擇“放開”、“躺平”,疫情勢必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嚴重沖擊,勢必會造成更大的損失。選擇“躺平”的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突破100萬,還有20萬兒童淪為“新冠孤兒”。“躺平”的直接后果是疫情不斷反復,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面臨巨大危險,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嚴重影響。這里的教訓是深刻的。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又難免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影響。但是,只要疫情不結束,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就不會改變;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的要求就不會動搖。
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會勝利。堅持科學有效的“動態清零”總方針一定能勝利。“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只要我們堅持“動態清零”不猶豫不動搖,堅定信心,不麻痹、不厭戰、不僥幸、不松勁,我們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的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