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杰,曲玉強
(1.安徽省軍區蕪湖第一離職干部休養所,安徽 蕪湖 241000;2.安徽省蕪湖市中醫醫院,安徽 蕪湖 241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工作方式的轉變及人口老齡化,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一系列疾病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健康[1-2]。研究指出,高膽固醇血癥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3]。根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4]和《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5]顯示,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國民致殘及死亡的第一大類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血管主要在頸動脈、腦動脈,其特征表現為受累動脈內皮損傷、內膜脂質沉積繼發內膜纖維組織增生和鈣化物質形成,血管內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增高[6-7]。研究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患者頸動脈粥樣斑塊發生率達79.83%[8],且冠狀動脈病變程度與頸動脈粥樣硬化呈正相關,頸動脈非鈣化斑塊更易誘發腦梗死[9]。目前,對于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以他汀藥物治療為主。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血脂、穩定粥樣硬化斑塊、抑制血小板激活、降低血黏度、抑制凝血等作用,但單一使用該藥物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效果不佳。通心絡膠囊可益氣通絡,活血化瘀,能夠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炎癥免疫反應,從而保護血管內皮細胞[10]。本研究探究通心絡膠囊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頸動脈硬化合并非鈣化性頸動脈斑塊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1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0例。對照組有3例患者因出現肝功能異常退出研究,5例失訪脫落;觀察組有3例患者因出現肝功能異常退出研究,4例失訪脫落。最終完成研究者共145例,其中對照組72例,觀察組73例。對照組男39例,女33例,平均年齡(63.93±9.71)歲。觀察組男42例,女31例,平均年齡(65.25±11.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符合2013年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要求。
1.2 診斷標準 頸部多普勒彩超檢查提示雙側頸總動脈或頸內動脈其中一支或同時存在頸動脈內膜中層局限性增厚≥1.1 mm,并伴有非鈣化性頸動脈斑塊。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40~70歲;既往未發生嚴重冠狀動脈缺血和腦卒中事件;無嗜煙嗜酒或已戒煙酒>3個月;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本研究。
1.4 排除標準 3個月內有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發作史;存在肝腎功能異常、慢性肝炎患者;1型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既往行頸部動脈支架植入或內膜剝脫術者;對研究藥物過敏史者;入組前的6個月內服用過中藥者。
1.5 中止及脫落標準 當臨床研究還未結束,受試者因各種原因拒絕繼續治療或失訪;研究過程中發現受試者不符合納入標準;受試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其他情況,無法繼續治療者,如發生急性中風、心肌梗死或其他病因不得不采取新的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
所有納入患者均參考《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5》[11]進行一級預防藥物治療及個人生活方式干預。
2.1 對照組 予以阿托伐他汀鈣片口服治療。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20 mg/片)口服,每次20 mg,睡前服。治療12個月。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通心絡膠囊口服治療。通心絡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9980015,0.26 g/粒)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治療12個月。
3.1 觀察指標 ①血清學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G、LDL-C、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纖維蛋白原(FIB)等臨床指標。②超聲指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③安全性指標。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評估安全性。④臨床療效。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頸動脈斑塊轉變為鈣化斑塊,且治療后IMT值下降≥10%;有效:頸動脈斑塊轉變為鈣化斑塊,或治療后IMT值下降≥10%;無效:頸動脈斑塊未轉變為鈣化斑塊,且治療后IMT值下降<10%??傆行剩剑@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時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時以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M(Q1,Q3)]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非參數Wilcoxon秩和檢驗,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Mann-Whitney U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TG、LDL-C、hs-CRP、FIB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 TG、LDL-C、hs-CRP、FIB水平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LDL-C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2)IMT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IMT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IMT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治療前后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比較(mm,±s)

表2 兩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治療前后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比較(mm,±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厚度 治療后厚度觀察組 73 1.65±0.48 1.15±0.24△▲對照組 72 1.57±0.46 1.28±0.23△
(3)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3.56%(61/7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06%(49/7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4)安全性指標比較 治療前、治療12個月結束,兩組患者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安全性指標的檢測均未見明顯異常;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是慢性進行性的過程。西藥治療以降低血脂水平、抗炎、控制血壓、血糖等為主,其中他汀類藥物是調節機體膽固醇水平的主要藥物,可通過抑制膽固醇生成的催化酶甲羥戊酸有效抑制膽固醇合成,緩解動脈粥樣硬化進展,還可以抗血管炎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12]。研究發現,阿托伐他汀能抑制粥樣硬化的主要病理成分——泡沫細胞的生成,降低泡沫細胞內膽固醇含量,抑制粥樣斑塊進展[13]。臨床發現,部分患者膽固醇降至目標值后,仍有高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且口服他汀類藥物有肝損害、肌溶解等不良事件發生的風險[14]。因此,對于不能耐受他汀類藥物治療或血脂水平正常的高風險患者,需探索新的治療藥物。
動脈粥樣硬化屬中醫“絡病”范疇。中醫認為,飲食失調、情志內傷等可誘發眩暈、頭痛、中風、暈厥、胸痹、真心痛等多種疾病,疾病核心病機多為痰阻、血瘀、正虛。清·葉天士提出“初為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理論,故動脈粥樣硬化證屬本虛標實,病位在脈絡?!敖j以通為用”,故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原則為調暢脈絡,祛脈絡瘀毒與實脈絡氣血并重,主要治療方法為化痰理氣、活血行氣、補益肝腎。祛邪而不傷脈絡,補虛而邪實不滯,才能達到治療絡病的目的。
通心絡膠囊自1996年被批準應用于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缺血性腦血管病等疾病的治療。通心絡膠囊主要組成藥物為人參、水蛭、全蝎、蜈蚣、土鱉蟲、蟬蛻、赤芍、乳香、冰片,有益氣活血祛瘀、搜風通絡止痙之功。方中重用人參為君藥,大補元氣,補益心腎。水蛭、全蝎、蜈蚣、土鱉蟲、蟬蛻共為臣藥。水蛭為血肉有情之品,主入血分,善破瘀血;全蝎入肝經,善祛肝風,息風通絡,祛瘀散結;蜈蚣善搜風散聚,內入臟腑,外行經絡,可息風止痙,散結止痛;土鱉蟲破血逐瘀;蟬蛻息風解痙。赤芍涼血散瘀,乳香行氣活血,為佐藥。冰片醒神開竅,引諸藥入絡,為使藥。全方重用補氣、行氣藥物以益氣通絡,使補而不滯;用蟲類藥物通絡祛風、活血祛瘀、化痰降濁,以解除血管痙攣。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人參具有擴張血管、抗炎、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等功效[15]。水蛭有效成分水蛭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動脈硬化等作用[16-17]。全蝎具有抗栓、抗凝等藥理作用[18]。蜈蚣具有維護血管功能、保護心腦供血、鎮痛及抗腫瘤等作用[19]。蟬蛻有解痙、抗氧化等作用[20]。水蛭、全蝎、蜈蚣合用可增強息風通絡、活血止痛之功[21]。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TG、LDL-C、hs-CRP、FIB水平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LDL-C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IMT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通心絡膠囊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能顯著改善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且無嚴重不良反應。本研究中,觀察組TG、hs-CRP、FIB水平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可能與納入患者均為年輕無癥狀患者,無顯著血脂和凝血功能異常有關。對于存在高膽固醇血癥和動脈粥樣硬化伴非鈣化斑塊,卻不能耐受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是否能單服用通心絡治療以預防心腦血管事件,仍需進行進一步實驗研究和臨床試驗觀察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