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邱達 文 杰 邊春華 劉洪群
(1. 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嘉興 314300;2. 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215004)
某電廠的主蒸汽管道阻尼器拉桿為雙頭螺紋結構,拉桿材料為Q235-A,在僅使用一年的時間部分拉桿發生了斷裂,本文選取已斷裂的1根雙頭螺紋拉桿進行材料成分、金相及斷口分析,以確定材料是否異常和斷裂機理。
取斷裂拉桿一端,先手動割取斷口側,后進行線切割分別截取成分試樣、金相試樣進行分析。
用鉆頭鉆取金屬屑約3g,檢測所用的儀器為CS-902G型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OPTIMA 2100DV型全譜直讀等離子體光譜儀。
取金相試樣,經鑲樣、磨拋后,采用硝酸酒精進行侵蝕后,置于蔡司AXIOVERT 200 MAT研究級倒置萬能材料顯微鏡下,分別觀察斷裂拉桿橫截面和縱截面金相組織。另取拉桿縱截面,經鑲樣、磨拋后,置于顯微鏡下,測定材料夾雜物及其級別。
取斷口分析試樣,采用酒精+超聲波清洗后,置于蔡司的EVO18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下,觀察斷裂拉桿斷口形貌,以確定其斷裂機理。
成分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拉桿材料為Q235-A。通過與標準GB/T 700-2006《碳素結構鋼》中Q235-A化學成分規定值比對可知,拉桿材料成分符合標準要求。

表1 斷裂拉桿成分檢測結果
分別取斷裂拉桿橫截面和縱截面金相試樣進行顯微組織分析,其檢測結果如圖1示。斷裂拉桿金相顯微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晶粒度較小,橫向組織呈均勻分布,縱向組織沿加工方向呈帶狀分層分布。根據標準GB/T 700及經驗判斷,失效拉桿金相顯微組織可能為熱軋狀態的常見組織,其縱向帶狀組織沿熱軋方向分布。


圖1 拉桿金相顯微組織
另取斷裂拉桿縱截面進行夾雜物測定,其結果如圖2所示,夾雜物為D0.5e,即球狀氧化物0.5級粗系,斷裂拉桿材料夾雜物級別低。

圖2 拉桿夾雜物
斷裂拉桿其長約60cm,直徑為36mm。斷口位于雙頭螺紋拉桿下部螺紋第二圈螺紋牙底(由上至下數),如圖3(a)所示。斷裂拉桿的螺紋部分的斷口平齊,其表面有銹蝕痕跡(該銹跡應為斷裂后斷口保存不當所致)。斷口可分明顯為三個區域:一、起裂區,斷面平整,有磨損的痕跡;二、擴展區,斷口呈淺灰色,斷口面較平坦,呈碎瓷狀;三、瞬斷區,有明顯的塑性撕裂特征。整個斷口除瞬斷區外,未見明顯宏觀塑性變形。

圖3 拉桿斷裂宏觀形貌
將斷口置于掃描電鏡下進行斷口分析,其結果如圖4~圖6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斷口起裂區有較大磨損;斷口擴展區為典型的解理斷口,具有河流花樣;斷口瞬斷區有明顯塑性韌窩,拉桿斷口為典型的脆性斷口。

圖4 起裂區

圖6 瞬斷區
斷裂拉桿的成分無異常,縱向組織呈帶狀分布,這里的帶狀組織指鐵素體和珠光體呈帶狀排列。由于顯微組織的分層排列,因而會造成材料力學性能的方向性,沿著帶狀縱向的方向韌性好、抗拉強度高,不過橫向的性能會比較差,導致強度低、韌性差;可以通過適當的熱處理加以消除或改善這種帶狀組織[1]。
宏觀斷口分析,斷口無明顯宏觀塑性變形相貌特征。微觀斷口具有脆性斷口典型特征:表面經常呈晶體學平面或者晶粒的外形,斷口呈碎瓷狀;斷口匹配面吻合好,斷面粗糙,解理、準解理特征,解理特征[2]。
通過考察主蒸汽管道的運行環境,管道振動過大,結合材料的縱向組織帶狀分布明顯,導致材料韌性較差,在振動過載的情況下,發生了脆性 斷裂。
阻尼器拉桿成分無異常,其斷裂原因為,振動過大,材料組織性能不佳的情況下,發生了過載脆性斷裂。建議對主蒸汽管道振動以及阻尼器的受力狀態進行分析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