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萍,金 鑫,徐 煒
1.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蘭州 730300;2.臨沂大學,山東臨沂 276000
圣女果(Lycopersicon esculentum var.cerasiforme Alef)為茄科番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微型番茄、小番茄等,被人們美譽為“愛情果”[1]。口味獨特、營養價值高、富含維生素和礦物元素,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等作用,食用與觀賞兩全其美,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因此研究不同品種的圣女果品質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2]。
本試驗通過引進9個不同的圣女果新品種在日光溫室栽培,并在實驗室測定生理和品質指標,改善本地區日光溫室圣女果的品種構成,豐富優良圣女果的品種數目,對其營養價值綜合分析,以期篩選出適合西北地區日光溫室栽培和推廣的優良品種,為圣女果保護地栽培提供理論依據,對建成現代化高效農業具有重要意義。
供試材料及名稱縮略詞見表1。

表1 供試材料名稱及縮略詞表
本試驗于2020—2021年在甘肅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示范園日光溫室進行。2020年8月15日按株距30 cm、 行距60 cm定植。本次試驗通過比較新品種,篩選出適宜本地區日光溫室栽培的圣女果,遵從唯一差異性原則和可重復原則,每個品種定植1座日光溫室,每座日光溫室內以5壟為一個重復,重復3次,共計15壟。
1.3.1 植物學性狀在果實采收時通過軟米尺測定9種圣女果的株高、莖粗。
1.3.2 產量果實始收起,分別記錄單果重(電子天平稱量,精度0.01 g)、單穗果數和單株穗數,計算折合產量。
1.3.3 果實性狀及品質每個重復選取植株第2果穗成熟一致的果實10個,測定果實縱徑、橫徑(采用游標卡尺),采用硬度計測定果實硬度,采用手持糖度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糖,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測定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二甲苯萃取比色法測定維生素C含量,所有比色使用T26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氫氧化鈉滴定法測定[3]。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不同圣女果品種間植株株高、莖粗差異顯著。其中,美陽陽株高最大,為299.63 cm;其次是京丹八號(237.40 cm)和綠星一號(209.54 cm),黑羅漢株高最小,為160.63 cm;佳西娜莖粗最大,為12.07 mm,京丹八號莖粗最小,為8.4 mm。
9個圣女果品種的橫徑范圍在29.05~46.84 mm,縱徑范圍在29.51~45.35 mm。佳西娜的橫徑、縱徑均最大,分別 為46.84、45.35 mm,顯 著高 于其他8個品種;美陽陽的橫徑最小,為29.05 mm;福特斯的縱徑最小,為29.51 mm;其中,佳西娜橫徑值較美陽陽高出37.89%,佳西娜縱徑值較福特斯高出34.93%。9個圣女果品種的單果重范圍在18.32~60.79 g之間,佳西娜的單果重最大,為60.79 g,顯著高于其他8個品種;美陽陽的單果重最小,為18.32 g;佳西娜單果重較美陽陽高出69.86%。福特斯單穗果數最多,為9.56個,綠星一號最少,為5.47個;京丹八號單株穗數最多,為7.28個,綠寶石最少,為2.63個。9個圣女果品種產量比較,佳西娜最高,為1 950.77 kg/666.7 m2,綠寶石最低,為730.71 kg/666.7 m2,佳西娜產量較綠寶石高出62.54%。
2.3.1 果實硬度比較9個圣女果品種的硬度范圍在0.65~1.85 kg/m2之間,紅星一號硬度最大,為1.85 kg/m2;綠寶石硬度最小,為0.65 kg/m2。
2.3.2 不同圣女果品種品質比較綠星一號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維生素C含量均最高,分別為7.9%、0.71 mg/g、124.96 mg/100 g;福特斯可溶性固形物最少,為4.97 %;京丹八號可溶性蛋白最少,為0.07 mg/g;綠寶石維生素C含量最低,為20.44 mg/100 g;9個圣女果品種的糖酸比范圍在1.36~3.98之間,福特斯糖酸比最大,為3.98;黑羅漢最小,為1.36。
根據圣女果生長特性、市場需求、經濟價值等因素綜合考慮,設置產量、可溶性固形物、VC、糖酸比、單果重5個指標的權重,進行圣女果品種篩選。總分100分,其中,產量占比25%,可溶性固形物占比15%,可溶性蛋白占比15%,VC占比15%,糖酸比占比15%,單果重占比15%。每項指標劃分為10個級別,分值從10分到100分,每10分為一個區間。根據試驗得出,9個品種的得分排序依次為粉一郎、佳西娜、綠星一號、紅星一號、綠寶石、福特斯、京丹八號、美陽陽、黑羅漢。
由表2可知,9個圣女果品種品質指標與生長特性指標有一定的相關性。其中,單果重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呈顯著負相關;可溶性固形物與可溶性糖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呈顯著正相關;其他指標間無顯著相關性。
本試驗分析了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內9種圣女果品種的形態生長與品質表現,了解了這些品種品質特性,同時也為后期本地區日光溫室內栽培圣女果和繁育優良品種提供理論依據。9個圣女果品種縱、橫徑表現波動性較大,幅度分別為17.79、15.84 mm,表明圣女果不同品種間外觀形態受果實縱、橫徑影響較大。
本研究按照目標產量和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進行灌水施肥,從果實品質表現來看,綠星一號、佳西娜、福特斯硬度適中,較耐儲存。其中福特斯糖酸比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維生素C含量均較高;綠星一號糖酸比適中,品質最佳。研究有關蔬菜營養品質的綜合評價,目前尚無統一的方法,本研究中采用劉建輝等[4]所用的綜合評價指數方法評價9個圣女果品種的營養品質,綜合排名前3位的為粉一郎、佳西娜、綠星一號,適合西北地區日光溫室大面積栽培和推廣種植。
從各測定指標相關性分析表明:單果重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呈顯著負相關;可溶性固形物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呈顯著正相關。
從9個圣女果品種比較試驗可以看出,不同品種各有優缺點,生產前要綜合考慮當地的生產環境、市場需求、經濟效益和其他因素進行合理地品種選擇和配置。在單果重方面,可首選佳西娜作為西北地區日光溫室主栽品種,果形大,優級果出庫量大,經濟效益較好;以采摘為目的,應以粉一郎等硬度較小的品種為主在西北地區日光溫室進行推廣種植;以耐儲存和便于運輸為目的,可考慮綠星一號、佳西娜作為主栽品種在日光溫室推廣;以觀光新奇為目的,可首選黑羅漢,雖產量較低,加權得分綜合考慮排名較后,但因其果肉紫黑、花青素含量高,具有抗衰老等特殊功能,經濟價值是普通圣女果的2~3倍,可適當選擇在日光溫室進行推廣種植。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初步篩選粉一郎、佳西娜、綠星一號作為甘肅蘭州新區日光溫室主栽品種,黑羅漢作為備選品種適當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