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委 梅里斯達幹爾族區人民政府

走進素有“中國洋蔥之鄉”美譽的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只見林路環繞、良田成方、花海片片、瓜果飄香,一派豐收喜人的景象。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地處嫩江右岸,與齊齊哈爾市主城區隔江相望,是全國唯一的達斡爾族聚集區。多年來,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把發展節水灌溉農業作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圍繞打造高效經濟作物產業帶,不斷增加資金投入力度,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僅2020年和2021年就投入資金3.8億元,新建高標準農田18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5萬畝,占比達到83%。形成以高效節水灌溉農業為引領,高效農業種植基地為依托,蔬菜加工龍頭企業為產業拉動的區域經濟產業鏈,促進了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實現了農業增產增收和農業高質量發展。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位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近郊,全區幅員面積20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6萬畝,區內地形平坦,土質肥沃,境內有嫩江、音河、阿倫河和二溝河等“一江三河”,地表水資源豐富,地下水埋層較淺,有利于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多年來由于田間設施配套不足,加之水資源利用率較低,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板結,農業種植結構單一等問題。近兩年,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利用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契機,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一是引嫩江水入田,代替地下水灌溉。2019年新建泵站3座,采取地下管道輸水的方式,鋪設農田滴灌設施,建設旱田高效節水灌溉3.1萬畝,發揮了原泵站的使用效能,嫩江水直接灌溉到農田,據測算3.1萬畝農田實施引嫩江水灌溉工程,可減少新打機電井150眼,一個灌溉周期減少地下水開采2000多萬立方米。二是利用地下水發展旱田高效節水灌溉。充分利用區內地下水埋層淺、水量豐富的優勢,新打機電井眼,購置絞盤噴灌機組100套,安裝滴灌設施80套,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9萬畝,與傳統灌溉方式相比節約水資源380萬立方米,節約利用了地下水資源,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推動了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三是實施水肥一體化,實現農田精準施肥。2020年建設安裝節水管道、配肥罐、減壓器等設備50套,建設水肥一體化面積2萬畝,使用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后,灌溉效率增加1倍,用工量減少3倍,化肥使用量減少30%,不僅達到了控水、控肥的效果,實現了農業綠色高質高效生產,而且真正讓老百姓體會到農業科技發展帶來的實惠,實現了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目標。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堅持政府引導、多方共建,因地制宜的原則,支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涉農企業和種田大戶承包土地,推進土地集約規模經營,寒土蔬菜加工有限公司、大八旗農業種植合作社、郝氏家庭農場等涉農企業發揮資金、市場和技術優勢,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流轉土地都在萬畝以上,每個高效經濟作物品種實現了千畝以上規模種植,促進了規模集約種植。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圍繞土地規模種植,推廣高效節水灌溉,發展優質高效作物,做強優勢產業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19年在梅里斯鎮和雅爾塞鎮集中兩個區域建設高標準農田,實現了整鄉推進,集中連片。2020年打造3個萬畝連片,20個千畝連片示范基地。2021年郝氏家庭農場利用建成后高標準農田設施種植馬鈴薯3萬畝,將優質高效種植基地建成“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管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高標準農田,實現資源、效益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被中國循環經濟發展中心評為中國洋蔥之鄉、中國菇娘之鄉和中國甜瓜之鄉,洋蔥、油豆角還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多年來,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把發展高效節水灌溉作為種植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增產增收的突破口,發揮地處城郊和產業拉動強的優勢,大力發展優勢高效農業,項目區內大八旗村2021年種植洋蔥4300畝,白菜7000畝,青刀豆2700畝,西瓜和茄子辣椒等瓜果蔬菜900畝,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了12700畝,占到該村耕地面積的75%。項目區加之各種蘿卜和白菜、毛蔥等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高效經濟作物面積達到了12500畝,實現了高效經濟作物全覆蓋。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5萬畝,優質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就達到80%,并且做到有特色、有亮點、有規模、有效益,在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的帶動下,梅里斯達斡爾族區2021年蔬菜種植面積同比增長36.8%,推動了全區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了農業高質量發展。
梅里斯產業園是國家級高新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以食品加工為主的專業園區。寒土蔬菜速凍加工冷藏保鮮項目,項目總投資4億元,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主要從事農產品研發、種植、收購。緣億蔬菜脫水加工項目,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主要從事蔬菜精深加工、蔬菜脫水加工、糧食粗加工、打造中央廚房、冷鏈蔬菜運輸。尚宏北藥中藥飲片加工及種植項目,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占地3萬平方米,已可加工中藥飲片,代用茶。大企業入駐園區,有力地帶動農業產業的大發展,促進了一二三產的融合。他們看中的是梅里斯區以高效節水灌溉為主要措施的高標準農田,可以為農產品深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梅里斯區在種植區域劃分中,向產業開發項目區域傾斜,引領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和涉農企業大面積種植。把高效節水灌溉與產業開發相結合,根據產業項目開發土壤條件、種植特色、產業布局等基礎條件,對項目區農業基礎設施進行配套設計,在普遍建設路、涵、電等常規設施的同時,重點建設管道灌溉、噴灌、滴灌、管灌等高效節水灌溉設施。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不斷推進,為全區現代化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實施高效節水灌溉,促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實現土地規模集約經營,吸引農產品加工企業筑巢,形成區域經濟產業鏈,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大八旗種植合作社種植洋蔥等經濟作物12700畝,每畝產量4000公斤,每畝產值5800元,純收入2000元。2019年和2020年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5萬畝,預計可新增高效經濟作物產能萬噸,新增產值億元,新增農業純收入億元,農民人均收入增加1530元,并可拉動加工企業增加產值億元,增加稅收億元,實現農業增產、企業增稅、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建設目標。
為加強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工程管護工作,提高農田建設項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保證項目區內設施正常運轉并長期發揮效益,全區制定《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工程管護辦法》,按照“村民自治管理”“地方鄉鎮負責”“政府監督指導”的原則,引導和幫助受益農民按照受益范圍,對建成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移交給項目區所在村集體,并按照國有資產規定確定運行管護主體,村集體對區域內農田工程設施的管護負責,農戶負責對所經營農田里的工程設施的維護,與農田經營者簽訂管護協議,落實具體管護措施與責任。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或灌區所在鄉鎮、村為單位自愿組建農民協會或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管護協會,負責統一管護項目區內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區農業農村局切實做好工程管護的組織管理、協調指導和檢查監督工作。管護辦法的出臺充分調動了農戶參與建后管護的積極性,發揮了高標準農田設施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