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文,劉會佳,隋志剛,吳晨光,徐濤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人才培養發展中心(哈爾濱 150076)
通過師資庫建設,選拔藥品(包括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以下同)監管人員培訓師資專業人才,構建藥品監管干部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營造藥品監管人才發展良好氛圍,為藥品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人才基礎和智力保障。
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強烈的責任擔當,以培訓創新驅動干部隊伍監管能力發展,提升藥品監管干部隊伍專業化素質,推進藥品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
1.3.1 法制化原則 遵循依法履職的同時,將嚴格執法、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創新執法、服務執法等職能、權限、程序相關執法內容轉化為監管知識,在監管知識的傳播過程中體現法制性、法定性。
1.3.2 專業化原則 反映我省藥品監管干部培訓的整體專業化水平,綜合強調監管干部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作風和專業精神,體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的系統化要求。
1.3.3 規范化原則 根據建設目標,按照一定的組織流程進行人員篩選、大綱制定、課程確定,形成統一的、范式的、穩定的建設工程,建設過程中涉及內容結構、表達方式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及相關要求。
1.3.4 實用性原則 以藥品監管人員培訓工作發展為主要目標,全面反映監管崗位職責要求,符合監管人員技能提升需求。對師資人員的各項能力要求具體化、可衡量、可評估。
(1)以本省藥品監管人員基本情況、構成特點和培養發展規劃為基礎,有針對性地選拔師資人員,縮小崗位職責與實際監管能力的差距水平,使培訓工作更有方向性和指導性。
(2)篩選培養出來的師資隊伍可以成為省藥品監管部門教育培訓工作的“軟實力”,可以成為省級藥品監管培訓機構的編外力量,增強省級藥品監管培訓的規劃、指導、實踐和研究能力。
(3)師資庫作為人力資源,應飽有二次開發的能力,可依據不同人員現狀、培訓對象、藥品監管形勢,開發出不同的培訓計劃、課程體系、教材內容、培訓形式和評估標準等不同要素體系[1]。
各市地局組織本局及所轄縣區局本著公平、公正、人盡其能的原則推選師資,尤其要推選在藥品監管一線、有較強監管經驗的行政執法人員。師資的遴選條件為政治素養好,品行端正,愛崗敬業,事業心、責任感強;身體健康,口齒清晰,語言表達能力強;具有扎實的藥品專業基礎知識,熟悉藥品相關法律法規,藥品監管實踐經驗豐富。
對初步遴選人員進行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學、教師禮儀、多媒體課件制作、案例教學及舉例教學等理論課程培訓。
教育方法是指師資應該具有基本的教學技能和教學設計能力。教學技能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與教學有關的知識和經驗,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行為方式。例如教學導入技能、教學語言技能、提問技能、講解技能、變化技能、強化技能、演示技能、板書技能、結束技能、課堂組織技能。
教育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原理實施有效教學。了解學生心理是有效教學的基礎,激發學習動機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是有效教學的關鍵,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教師禮儀具有五要素,分別是教師語言、教師服飾、教師舉止、教師形象和教師情緒。教師語言應該是邏輯性強、平實自然、富有感染力的。教師著裝要合乎時宜,切忌不整齊、不清潔、不莊重。教師應注意身體和身姿的舉止,秉持外在美和內在美和諧統一。教師情緒應能夠支撐教師與學生和諧而有效地實現情感交流。
制作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也就是應熟練、優質使用下列各個要素:課件界面、課件的文字、課件的圖片、課件的表格、課件的圖表、課件的聲音、課件的視頻與動畫、課件的鏈接、課件的模板、課件的動畫與交互。
案例教學是一種模擬或者重現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讓學員把自己納入案例場景,通過討論或者研討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中既可以通過分析、比較、研究各種管理經驗得出一般性的管理結論或原理,也可以讓學員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
舉例教學是為解釋某個知識點或觀點,從理論聯系實際的角度,列舉一些典型事例,引發學員興趣,發展學員抽象思維,使學員更容易理解課程中的理論知識。舉例教學是教師單方的教學行為,用舉例使較難理解的理論通俗易懂。
為提高學員的實戰講課水平,參訓學員在理論課程結束后,使用PPT電子課件試講10分鐘,可在熟悉的監管領域里選擇講授內容,師范大學專家學者等對試講人員表現和試講內容表達進行專業點評。
對試講學員表現和內容講授進行學員互評、自我評價、專家點評。在點評過程中,大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小會議式研討性點評,既充分體現過程性評價,又嚴謹應用兩級指標進行終結性評價。評估各環節緊密銜接,最終形成評估合力,在初選學員中確定參加后續的高級研修班人選。
確定的人選參加后續的高級研修班。研修班按培訓項目進行分類,培訓內容分別有行刑銜接、藥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案件協助調查管理規定、執法人員調查取證、公務員情緒調控、基層監管人員培訓課程指導綱要研討等內容。
培訓大綱是培訓方面的綱領性文件,包含了培訓規劃、管理要求、培訓目標等要求。教學大綱以培訓教師為出發點,提出明確的培訓要求及培訓目標,強調培訓的規范性、統一性和實效性。教師在掌握教學大綱的基礎上調整自己講課內容,師資學員協同促進教學活動發展。藥品流通監管培訓大綱、醫療器械流通監管培訓大綱、化妝品經營監管培訓大綱詳見表1、表2、表3。
構架課程體系是以被培訓對象為出發點,確定監管崗位群,梳理崗位群的工作職責,對崗位職責的工作任務進行分析,確定勝任該崗位所具備的專業知識。針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需具備的業務能力,需提高的綜合素質,開發與之對應的課程體系。

表1 藥品流通監管培訓大綱

表2 醫療器械流通監管培訓大綱

續表2

表3 化妝品經營監管培訓大綱
進行省級統一備案,頒發專、兼職教師聘書。師資庫成員會按照省局年度培訓計劃安排,承擔省級藥品監管系統培訓班的有關授課。安排師資授課時采取就近、便利的原則。對師資庫師資施行動態管理,定期考核師資的教學效果,對教學質量好、學員評價高、培訓效果突出的師資進行獎勵并作為續聘依據,對學員多次反映教學效果不理想、經溝通改進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師資,及時調整輪換。師資庫可擴充新晉師資力量,不僅涵蓋系統內,也可延伸至系統外,還應包含講授新法律法規、綜合業務監督、檢驗檢測技能、執法辦案程序、投訴舉報處理、信息網絡技術、素質培養、廉政準則等內容的師資。
對于藥品基層監管人員培訓,應側重對市場監管所基層人員進行培訓。基層監管所人員培訓不強調全面、系統,應力求技術性、操作性更強,以夠用、實用為目標,不注重理論知識是否熟練掌握,而是強化如何將所學知識轉化為監管技巧和業務能力。
師資庫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學術研究能力和引導能力,形成咨詢決策參考力量,可有機會參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基層的政策法規起草制定等。對于這部分特殊群體,有了新的目標驅動、學習空間和探索機會[2],也就有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和更加獨到的優勢,有利于發揮更大的作用。
師資庫人員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年進行一次省內師資骨干培訓,探索干部培訓的新形式、新方法。同時可爭取參加國家級別師資授課交流活動,優秀者可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培訓機構進行推薦。師資人員也要積極參與國家有關藥品監管工作的研討活動,學習先進經驗,提升自身素質,培養我國監管人才的國家化、國際化素養。
借鑒藥品監督管理人員師資庫建設的組織實施、人員構成、管理建設、保障機制等內容,形成科學的、條理化的市場監管干部培訓師資建設體系。劃分不同市場監管業務條塊,橫向將市場監管人員分為監督管理類、專業技術類、綜合執法類,縱向分為統籌規劃層、綜合管理層、操作執行層,形成各級各類監管人員的專業能力培養目標,以目標為導向,進行區別化師資建設。同時,師資庫建設既要滿足當前監管現狀,又要順應監管發展趨勢。
充分發揮師資隊伍小部分專業力量的引領、驅動、輻射作用,發展市場監管文化,逐漸形成市場監管的核心理念。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管理制度、應用評估等多個要素入手,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和范式,保障各類培訓的權威性、科學性、有效性,推動高素質專業化市場監管干部隊伍建設。
注重市場監管學科建設,加強行業洞察力、風險分析評估、批判性思維[3]素養。當前,不同行業發展業態迥異,新生監管事務層見疊出,市場監管人員要轉變理念,勇于革新,刻苦鉆研,智慧監管,把握監管規律,構筑監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