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
沈陽市婦嬰醫院 產科(遼寧 沈陽 110011)
子癇主要指子癇前期有無法解釋的因其他原因誘發的抽搐,也是妊高癥常見五大癥狀之一,更是子癇前期嚴重并發癥,可在產前、產時以及產后等多種時間發生[1],可對孕婦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并且會妨礙胎兒正常生長發育[2]。所以,確診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后,需積極評估孕婦全身病情,積極采用對癥治療方案進行治療。既往臨床多采用強化孕婦病情變化監測、對臨床癥狀實施對癥治療,配合降血壓、鎮靜、預防抽搐以及等基礎治療[3]。若孕婦病情相對穩定,可在嚴密監測基礎上鼓勵孕婦繼續妊娠,將妊娠時間延長至37周及以上[4]。但隨著臨床對疾病的認知的加深,臨床提出了新的治療方案,主張在基礎對癥治療上聯合硫酸鎂與低分子肝素治療。本研究基于上述觀點,針對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4例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展開研究,探討分析硫酸鎂與低分子肝素的聯合應用效果,并取得較好的成效,詳細報道如下。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抽取醫院收治的104例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遵循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2例患者。對照組年齡22~38歲(30.39±3.23)周,妊娠時間24~36周(30.35±0.89)周。試驗組年齡23~38歲(30.65±3.51)周,妊娠時間25~36周(30.76±0.96)周。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兩組基礎數據比較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1)所選患者均滿足《婦產科學》中的疾病診斷標準[5];(2)所選患者均為單胎妊娠;(3)所選患者與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在知情同意書簽字。
排除標準:(1)合并臟器功能障礙;(2)合并血液系統疾病;(3)合并感染性疾病;(4)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5)合并妊娠糖尿病等妊娠并發癥患者。
兩組患者入院后,立刻指導患者維持左側臥位充分休息,若患者血壓水平在150/100mmHg,則立刻給予鹽酸拉貝洛爾片(規格:50mg×30s)降壓治療。若患者孕周在34周以下,則給予地塞米松注射液(規格:1mL∶2mg)治療,劑量6mg,Q12h肌肉注射,共4次;若患者有明顯水腫癥狀或是發生低蛋白血癥,則需給予白蛋白靜脈滴注治療,并指導患者口服維生素C,給予復方氨基酸以及脂肪乳注射治療。
對照組聯合應用硫酸鎂注射液(規格:10mL∶1g)治療,藥物靜脈滴注,一次15mg,一天1次,一周為一療程,治療1療程后評估治療效果。
試驗組聯合應用低分子量肝素鈉注射液(規格:0.4mL∶5000IU×5支/盒)、硫酸鎂治療,硫酸鎂用藥方法同對照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一天1次,一次4100U,一天1次,一周為一療程,治療1療程后評估治療效果。
(1)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療效評定標準[6]如下,顯效:患者經治療后肢體水腫、蛋白尿等癥狀基本消失,收縮壓、舒張壓下降至140/90mmHg以下。有效:患者經治療后肢體水腫、蛋白尿等癥狀有所緩解,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有所緩解。無效:患者經治療后肢體水腫、蛋白尿等癥狀以及收縮壓、舒張壓水平無明顯變化,或是病情有加重現象。(2)比較兩組臍帶血指標,指標有臍動脈阻力指數(RI)、臍動脈波動指數(PI)和臍動脈收縮末期峰值和舒張末期峰值比值(S/D)。(3)比較兩組胎兒生長發育指標,指標有頭圍、股骨長、雙頂徑、腹圍。

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n/%)
兩組治療前的臍帶血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的臍帶血指標顯著改善,試驗組治療后的臍帶血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臍帶血指標對比

表3 兩組胎兒生長發育指標對比 (cm)
通過表3可以看出,兩組治療前的胎兒生長發育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的胎兒生長發育指標顯著改善,試驗組治療后的胎兒生長發育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
子癇前期屬于高危妊娠,不僅會威脅孕婦身心安全,還會導致胎兒死亡。子癇前期導致母體受到不良影響,胎兒生長發育狀態也會受到影響[7]。如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會有胎兒宮內環境異常、胎盤血壓灌注不良等多種不良現象發生,部分患者病情危重,需在第一時間采用有效措施終止妊娠。但對于母體內的胎兒而言,子癇前期會對胎兒正常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導致生長發育受限、胎肺成熟延遲、提前終止妊娠狀態。若胎兒未達到標準孕周便從母體分娩出來,則會有低體重、胎齡短、機體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后期生長發育不良等現象發生,甚至會存在智力發育障礙[8]。所以,需積極采用有效糾正子癇前期胎兒生長受限。
硫酸鎂屬于子癇前期的首選治療藥物,可迅速緩解患者的血管痙攣,預防子癇發生。再者,硫酸鎂無明顯藥物毒副作用,適合妊娠女性應用。經臨床應用后,臨床有研究指出,硫酸鎂在子癇前期單一治療中應用,可迅速緩解癥狀,并且可取得一定效果,改善母嬰預后。但是,合并胎兒生長受限的子癇前期患者病情更嚴重,單一應用硫酸鎂治療,雖然可以擴張小動脈,改善胎盤循環、血供,但無法針對患者實施針對性治療,加大藥物用量會有較高的鎂離子中毒風險[9]。所以,對這一類患者,臨床多在基礎治療、硫酸鎂基礎治療上,給予低分子肝素治療。低分子肝素是一種常用抗凝劑,也是臨床應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抗凝劑,具有極強的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抑制人體中的血小板凝集、釋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并且可有效阻斷人體內源性凝血途徑,繼而達到抑制凝血現象,保護人體血管內皮細胞,減少內皮細胞炎性物質分泌量,降血脂以及改善血液高凝狀態的目的。再者,低分子肝素還可改善人體胎盤供血情況,為胎兒正常生長發育提供理想環境,糾正胎兒的生長受限癥狀。再者,低分子肝素無法通過胎盤障礙,所以藥物不會對胎兒形成不良影響,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
黃萍等[10]研究指出,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在采用硫酸鎂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低分子肝素治療,可提升臨床治療效果(91.11% VS 73.33%),新生兒的胎盤質量、體質量以及Apgar評分改善顯著,胎盤HO-1強陽性、中度陽性比例明顯更高。本研究贊成上述觀點,本研究結果指出,試驗組治療有效率(98.08%)高于對照組(80.77%);試驗組治療后的臍帶血指標、胎兒生長發育指標優于對照組。
由上可知,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聯合應用硫酸鎂、低分子肝素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可改善臍帶血指標,還可改善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