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龍 李 琦 張博宇
(中國新興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09)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總價合同條件下,對其所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費用和進度進行負責。在EPC模式中,E即為Engineering,不僅包括具體的設計工作,還包括整個建設工程內容的總體策劃以及整個建設工程實施組織管理的策劃和具體工作;P為Procurement,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建筑設備材料采購,更多的是指專業設備、材料的采購;C是Construction,應譯為“建設”,其內容包括施工、安裝、試測、技術培訓等。
泰安棚改EPC項目地處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由中國新興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建筑面積約33萬m2,共分為A-01、B-05兩個地塊共34個單體(A-01地塊為1#~7#住宅樓、車庫、配套服務設施A01、A02,B-05地塊為22#~33#住宅樓、車庫、配套服務設施D),其中1#、2#住宅樓24層,高度69.90m,3#~7#、22#~26#、29#、30#住宅樓21層,高度61.35m,28#、31#住宅樓17層,高度49.75m,32#、33#住宅樓15層,高度43.95m,如圖1所示。本項目為泰安首例EPC項目,為重點民生工程,公司內外管控要求較高,施工期間獲得多項榮譽,榮獲山東省優質結構工程2次,泰安市優質結構工程3次,竣工后收到甲方表揚信一封,區委領導多次蒞臨現場檢查,獲得公司內外各級領導的高度認可。

圖1 泰安棚改項目鳥瞰圖
根據EPC施工管理經驗,發現較傳統承包模式而言,EPC總承包模式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1)強調和充分發揮設計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有利于工程項目建設整體方案的不斷優化。
(2)有效克服設計、采購、施工相互制約和脫節的矛盾,有利于設計、采購、施工各階段工作的合理銜接,實現建設項目的進度、成本和質量控制符合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約定,確保獲得較好的投資效益。
(3)作為總承包方,在項目運營過程中對項目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全盤把控更為精細。
(4)可提前插入部分工程做法以節省現場臨建投入,部分臨時設施可直接按照工程做法施工。
雖然EPC模式存在較多的風險,但只要加強管理就能有效解決問題,因為承包商和業主兩者之間,業主相對承包商的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較低,所以業主只需要投入就能將風險轉移到承包商,而承包商也正是利用自身優勢將存在的風險降到最低[2]。在項目風險中,EPC總承包主要面臨經濟、法律、政治等多方面的風險,所以在管理制度方面,要對每一個步驟實施嚴格把控,然后分析問題所在,從設計、技術、質量等多方面找出解決的方法。
設計環節是一個項目首要的核心,所以在項目開始前要選擇最佳設計方案。規劃方案出來前,需要聘請有關專家對項目的可行性及實際情況進行探討和研究,而聯合體利用EPC管理模式優勢,在規劃方案時可以提出建議,把控項目技術質量情況,控制項目成本。施工圖設計過程中,施工企業的參與可以提前了解設計意圖,明確質量要求,接合施工實踐經驗,將圖紙上存在的問題和錯誤以及專業之間的矛盾等情況盡可能消滅在萌芽階段,可以研究建議采用一些新的施工技術,提出使用更節能環保的材料等措施,更快、更好、更環保地完成施工項目。
例如在泰安棚改EPC項目管理工程經驗中,施工過程中提前與設計進行溝通,臨時設施參考工程圖紙,轉臨為永,共應用了如下四種舉措。
(1)現場臨時消防直接按照正式消防立管進行施工,滿足現場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同時,節省了臨時消防的人材機成本,如圖2所示。

圖2 臨時消防采用正式立管
(2)現場臨邊防護提前插入屋面欄桿、連廊欄桿及樓梯扶手的安裝施工,滿足現場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同時,縮短項目施工生產進度,保證安全文明施工,節省傳統臨邊防護所使用周轉材料的租賃費,如圖3所示。

圖3 提前插入連廊欄桿
(3)在進行現場臨建施工時,提前參考市政綠化圖紙,根據場區內道路標高及做法,直接將硬化道路按照正式小區道路規劃走向布置,硬化路面標高控制在小區道路做法以下,后期可直接在硬化路面上進行道路施工,節省了后期修筑正式道路的時間與物資消耗,降低施工成本。
(4)其余部分永臨結合:回填土完成后,提前插入部分綠化工程,節約裸土覆蓋人工材料費用;可提前插入市政綠化圖紙中小區圍擋施工,節省臨時圍擋費用。
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下,因與設計溝通相對通暢,施工圖完成后,可以組織技術人員對施工圖紙進行詳細會審,了解設計意圖及工藝要求[2],提出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圖紙會審工作質量尤其重要,要從多方面入手,做好嚴格把關,要做好以下要點的把控:①結構施工圖紙尺寸與空間要與現場相符。②檢查建筑結構與各專業平立剖圖紙之間是否存在矛盾。③檢查圖紙設計相關內容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及使用安全要求。
例如在泰安棚改EPC項目管理工程中圖紙會審時發現,建筑圖紙內無地下室通風口位置,暖通圖紙中個別通風口位置與樓梯存在沖突,圖紙會審時及時進行溝通,對沖突通風口進行調整,出具標明地下室通風口位置版建筑圖。
除會審外,施工過程中技術策劃也十分重要,只有深刻了解認識施工圖紙后,捋順施工工序,明確施工內容,才可減少后續拆改返工,杜絕浪費,更好地管理好EPC項目。
例如在泰安棚改EPC項目管理工程經驗中,結合現場工人施工水平及施工現場實際,提前策劃了以下施工深化。
(1)在前期策劃中對主體結構進行深化,一次結構施工階段帶出部分二次結構構件,減少二次結構砌筑、抹灰量,降低施工成本。且實現了全剪外墻,節省了原設計外墻窗口等臨邊防護所使用周轉材料租賃費用,并且從本質上杜絕了臨邊及高處作業風險。
(2)施工過程中及時總結歸納,發現材料及工人手藝與預期存在差距,墻面局部存在空鼓開裂,施工完成需進行處理,造成材料及人工浪費,增加成本,所以及時與設計溝通,采用石膏抹灰替換水泥砂漿抹灰做法,縮短施工周期,保障施工質量。
(3)因項目性質為民生工程且在EPC管理模式下,施工方需直接對物業及居民負責,結合現場實際使用體驗,對園區內園路廣場等節點與設計溝通,進行深化,采用增設飛步石、增設地漏等措施,增加回遷居民舒適感,產生較好的社會評價,得到當地村民及各級領導的高度認可。
設計人員定期現場旁站巡檢,對施工圖紙進行正確解讀交底,把控現場施工,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及時與設計溝通、解決,以免因對圖紙理解不到位造成損失。施工過程中了解行業內外新聞,發揮EPC項目優勢,針對近期出現問題較多的施工做法及時與設計進行溝通,可以進行更換的及時更換。
例如在泰安棚改EPC項目管理工程經驗中,結合公司發布的施工事故案例及當地出現質量問題情況,進行了如下變更。
(1)由于原規劃方案屋面造型較為復雜,屋面造型頂板最大懸挑長度為3.9m,懸挑板下50m無穩固結構,結合近些年來高支模施工案例,項目分析頂板木工支模架體等工序施工難度較高,施工過程安全、質量隱患較大,成本投入較高。經過與規劃局對接,對屋面造型進行優化,降低施工投入,保證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質量,如圖4所示。

圖4 屋面規劃變更對比圖
(2)設計任務書中外墻保溫使用GPES保溫板,經調查,此種材料在近幾年發生過質量事故,施工質量存在隱患。且此種材料屬于專利產品,市場采購渠道狹隘,質量監督存在風險。通過設計變更為硬泡聚氨酯復合保溫板,保證了施工質量,降低了風險。
(3)設計規劃效果圖中,配套服務設施D門前需有寬13.4m、外挑8.1m鋼結構雨棚,原設計上需設坡屋面上掛水泥瓦,按原方案施工荷載較大,對鋼結構施工要求較高,存在一定質量隱患。經與設計單位溝通,發揮EPC管理模式優勢,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將水泥瓦變更為樹脂瓦,大大減少荷載,降低了隱患風險,保證了施工質量。
3.4.1 HSE綜合管理
工程總承包EPC模式下的設計與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總承包方承擔設計環節,但是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基本上未參與設計[3],安全設計人員很少親臨現場,現場人員不能有效領會安全設計目的等問題,且EPC模式項目周期較長,尤其是項目周期尾聲,現場人員減少,但用水用電等安全隱患增多,所以全過程中不能放松安全管理。對于總承包下的安全管理問題,各企業應將設計安全和現場安全管理進行有效整合,使兩類工作進行穿插,工作人員相互滲透,達到互相參與、共同管理,保證項目安全可靠地進行。
3.4.2 生產管理
首先,進度是生產管理的命脈,而進度需要抓住關鍵線路、合理穿插各項工作,設計階段開始時編制整個項目工作計劃,強化計劃的嚴肅性,有效管控項目進度,圍繞全生命周期統籌項目進度,建立進度測量體系和責任矩陣,動態監控項目進度,滯后超過5%時及時預警并升級管理,狠抓關鍵線路管理。
其次,材料與進度相輔相成,圖紙設計階段與設計提前進行溝通,接合各專業所需材料,提前進行詢價溝通,用時間優勢管控采購成本,材料質量是控制成本的重點,材料及機械采購前對廠商進行審核,優選質量達標、手續合格的廠家,采購完成后,完善驗收及庫存管理,做好出入庫記錄及材料質量檢測,與商家達成良性合作關系[2]。
隨著EPC模式在我國推廣開來,許多技術質量管理和風險管控方面問題的逐漸浮現。本文針對泰安棚改EPC項目過程中加快工程進度、較少施工成本、保證施工質量、推進文明施工的管控經驗進行歸納總結,指導施工方進行探索總結,逐步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從根本上降低成本、增加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