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常山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 陳攀峰 余 亮 趙光鋒
常山燃機電廠由一臺M701F4型燃氣輪機、一臺NG-M701F4-R型余熱鍋爐、一臺TC2F-35.4型蒸汽輪機和一臺QFR-480-2-21.5型發電機組成,額定容量458MW,是目前國內單軸燃機容量較大的發電設備,綠色環保,自動化程度高,具有較強的調峰能力。
隨著燃氣輪機技術日新月異,燃氣溫度和效率不斷地提高,燃機透平初溫的提高受到材料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對燃機內部高溫部件的冷卻就尤為重要[1]。三菱M701F4對燃機轉子冷卻系統進行了改進,從壓氣機出口抽出部分空氣,透平冷卻空氣(TCA)冷卻器利用冷卻水流量控制閥以降低空氣出口溫度。然后用該部分已被冷卻的空氣經過過濾,通過4根進氣管傳送到環壓氣機內擴壓段與中間密封體間的環形通道,一部分冷卻空氣被扭力管密封系統利用,以隔離壓氣機和透平段的環境,其余的冷卻空氣通過噴嘴送到透平轉子,用于冷卻旋轉葉片的根部、盤齒和轉子周圍的區域。冷卻器能使冷卻空氣維持在符合運行要求的溫度范圍內。當轉子冷卻空氣溫度大于295℃,燃機觸發溫度高,報警并延時300s后以正常速率20MW/分鐘自動減負荷到50%。減負荷后轉子冷卻空氣溫度還高則動作停機。
燃機透平冷卻空氣(TCA)冷卻器利用兩個冷卻水流量控制閥以降低空氣出口溫度。使冷卻空氣維持在230℃。TCA冷卻水流量控制閥根據燃機控制系統的設定值進行控制操作。如圖1所示,冷卻水來自高壓給水泵,通過并聯的TCA冷卻器水側關斷閥A和關斷閥B,經過(TCA)冷卻器后流向凝汽器(路線一)和高壓汽包(路線二)。路線一冷卻水流量控制閥(FCV-1)用于機組啟動過程和燃機低負荷運行以及緊急狀況下。線路二冷卻水流量控制閥(FCV-2)用于高負荷運行狀態下。

圖1 TCA冷卻水流程圖
TCA冷卻器冷卻水系統和透平冷卻空氣供給溫度的要求滿足以下條件,在燃機啟動期間TCA冷卻空氣出口溫度(透平冷卻空氣入口溫度)應小于100℃。從燃機點火到全速空載這個階段,TCA冷卻器的入口水溫應<60℃。在燃機全速空載后,TCA冷卻空氣出口溫度應根據燃機需求不斷調整。避免空氣溫度小于露點溫度(90℃)產生結露。TCA給水流量變化、TCA入口空氣流量和溫度需要根據燃機的工作狀態進行調整(燃機負荷,周圍環境溫度)。TCA冷卻器給水流量的控制是為了保證TCA冷卻器出口空氣溫度在規定曲線值以下。
給水溫度TCA冷卻水流量大于最小給水流量設定值。路線一給水流量控制閥(即凝汽器側流量控制閥設定),流量控制閥(凝汽器側)最小流量根據給水溫度設定如圖2所示。

圖2 凝汽器側流量控制閥設定
路線二鍋爐側流量控制根據燃機負荷設定如圖3所示,燃機TCA冷卻水從啟動期間運行(線路一)切換到高壓汽包(線路二)需滿足燃機負荷大于90MW,在燃機負荷120MW時切換完成。

圖3 鍋爐側流量控制閥設定
TCA冷卻器給水流量控制閥是通過燃氣輪機控制系統控制,并與壓氣機入口空氣溫度所對應的燃機負荷和TCA冷卻水流量相一致。給水流量的控制目標是冷卻空氣溫度,避免TCA冷卻器給水管路中的冷卻水出現汽化現象。在低負荷時進入TCA設定流量為88.6T/H,再根據燃機負荷修正。各運行負荷所對應的最小給水流量設定如圖4所示。

圖4 負荷運行期間給水最小流量設定
當出現不正常情況(TCA冷卻器進水流量低),TCA冷卻器進水流量低且滿足流量低有效時間為2s,TCA冷卻器給水流量控制閥(凝汽器側)快開,開度設定24%。
當機組出現甩負荷、跳閘、孤島運行等異常情況時,TCA冷卻器給水流量控制閥(凝汽器側)控制設定如下。A甩負荷、B孤島運行、C燃機跳閘、D燃機負荷大于78MW時,邏輯信號33KTCAFWMIN置1;A、B、C三者“或”以后和D進行“與”邏輯計算,進行的邏輯運行結果為1時,TCA冷卻器給水流量控制閥(凝汽器側)快開,開度設置25%[2]。
高負荷時,TCA出口空氣溫度反饋控制,鍋爐側給水流量控制閥通過TCA冷卻器出口空氣溫度控制(此時TCA冷卻器出口溫度值設定230℃),TCA流量控制閥使用TCA給水流量設定和流量控制閥兩端差壓來進行控制。鍋爐側流量控制閥特性曲線(CV和閥門開度)如圖6所示。

圖6 鍋爐側流量控制閥特性曲線(CV和閥門開度)

圖5 給水密度修訂
TCA設定的聯鎖及保護:一是TCA冷卻器水側關斷閥B,滿足TCA啟動條件后自動開啟。二是TCA冷卻器水側關斷閥A,滿足TCA啟動條件且滿足給水壓力大于10MPa后自動開啟。三是TCA冷卻器出口給水溫度高并發報警,如圖7所示。四是給水流量低的報警設定,報警前提條件,滿速空載后300s,TCA給水流量低設定如下,有效時間TCA給水流量低10s后報警發出,如圖8所示。五是TCA給水流量低跳閘,跳閘前提條件,滿速空載后300s或者帶負荷運行,流量跳閘設定曲線如下,時間設定TCA給水流量低10s后動作,如圖9所示。六是TCA冷卻空氣溫度高于295℃,發報警并延時300s,燃機RUNBACK(以正常速率20MW/分鐘自動減負荷到50%)。七是當出現TCA冷卻器內管路泄漏,TCA冷卻器殼體側安裝有4個液位開關。其中一個是液位高于(定值為550mm)觸發報警,另外三只液位高于(定值為725mm)用于燃機遮斷保護(三取二)。當液位高報警信號觸發時,TCA冷卻器疏水閥A開啟,燃機仍可繼續運行。當出現TCA冷卻器管路破裂或泄漏,水位繼續上升,達到高高液位時,燃機遮斷保護動作。聯鎖關閉TCA冷卻器給水關斷閥,關閉TCA冷卻器流量控制閥(凝汽器側)關閉;TCA冷卻器流量控制閥(鍋爐側)關閉,打開TCA冷卻器疏水閥B。八是當出現凝結水泵全停、循環水泵全停、凝汽器真空低(>-56kPa)之一的情況發生時,燃機遮斷。TCA冷卻器系統中冷卻水流量控制閥(鍋爐側)不能正常使用,TCA最小冷卻水量不能保障。九是兩臺高、中壓給水泵均出現跳閘時,不能保持TCA最小冷卻水量,燃機遮斷。在這種情況下,TCA冷卻器如果繼續運行將導致管內產生蒸汽。

圖7 TCA冷卻器出口給水溫度高

圖8 TCA給水流量低

圖9 TCA流量低跳閘設定曲線
現 象:1月9日,#1機 停 機 過 程,#1機 負 荷175MW,(燃機負荷143MW)TCA回凝汽器側流量調閥快速打開至24%,TCA回爐側流量調閥全開。停機過程中高壓主汽旁路此時打開,引起高壓汽包液位虛假上升,高壓汽包主給水調閥關小至5%,導致TCA流量降低。TCA回爐側流量調閥全開,(實際無流量通過)TCA回凝汽器側流量調閥快速打開至24%,TCA流量快速增大。TCA流量計1、2、3均達到120T/H以上,發流量超限報警。
分析:TCA冷卻器進水流量低且滿足流量低有效時間2s,流量控制閥(凝汽器側)快開控制設定24%開度輸出,TCA冷卻器給水流量控制閥(凝汽器側)快開至24%,穩定TCA流量。停機過程,高壓汽包壓力波動引起高壓汽包水位上升,高壓給水調門逐漸關小,TCA回爐側流量快速下降。當TCA反饋流量小于燃機負荷修正后對應的流量時,TCA回凝汽器側流量調閥最小開度設定為24%,根據圖4,當燃機負荷小于150MW,燃機負荷修正為0.7(0-150MW為0.7),TCA輸出所需要流量為88.6T/H×0.7=57T/H,TCA反饋實際流量為50T/H,2s后,TCA回凝汽器側流量調閥快開動作正確。TCA回凝汽器側流量調閥快速打開至24%后TCA流量計1、2、3快速增大并超限。
現象:1月10日,運行中TCA流量偏低,#1機負荷300MW,而TCA流量47T/H,TCA回爐側流量調閥開度24%,TCA回凝汽器側流量調閥自動打開至10%。TCA流量增大至68T/H,當日#1高、中壓給水泵高壓設定壓力為14.5MPa,TCA回爐側流量調閥后壓力穩定14.5MPa,當天早上啟動后,TCA出口冷卻水壓力緩慢升高,最高達到19.2MPa。當環境溫度上升后TCA出口冷卻水壓力自行恢復正常,TCA回爐側流量調閥開度也回升至52%。此時TCA冷卻器氣側出口溫度值230℃無變化。
分析:TCA冷卻器給水流量控制閥是通過燃氣輪機控制系統控制,并與壓氣機入口空氣溫度所對應的燃機負荷和TCA冷卻水流量相一致。給水流量的控制目標是冷卻空氣溫度,并且可以避免TCA冷卻器給水管路中的水出現汽化現象。TCA流量控制閥使用TCA給水流量設定和流量控制閥兩端差壓來進行控制。CV計算公式:。W:給水流量設定(t/h);ΔP:流量控制閥進口和出口的壓差(MPa);γ:密度(t/m3);CV計算公式的修正因數 0.366。根據當日環境溫度最低-4℃分析,判斷為TCA出口冷卻水壓力測點發生冰凍,ΔP:流量控制閥進口和出口的壓差出現不正常的增大,給水流量設定和密度未發生變化,導致TCA回爐側流量調閥CV不正常的關小,TCA回鍋爐側流量減少。
燃機TCA冷卻系統是三菱M701F4燃機冷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特的冷卻方式保證燃機透平轉子、葉輪和動葉片金屬溫度在允許范圍之內。TCA回凝汽器流量調閥與TCA回爐側流量調閥使用頻率高,應做好日常維護,TCA系統流量變送器、壓力變送器測點參與燃機保護系統計算,應做好測點保溫,防止極端天氣時出現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