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七


一個長尾巴的少年跟著一個姑娘,出門去尋找可以實現愿望的七龍珠,故事,由此便開始了。
對,我說的就是《龍珠》的故事,那是不少80后男孩最愛的漫畫本之一,那也是90后的我最愛的動畫片之一。
不過我今天想聊的,并不是那場熱血冒險的成長故事,而是龍珠里出現過的那輛方正可愛的小車Jimny-吉姆尼。
《龍珠》里的那款應是吉姆尼第二代北美版車型復刻版,算起來,這是我對吉姆尼的初印象,不過其實當年不了解越野的我也并不知道它叫吉姆尼,是一輛小而強悍的硬派越野車。

2016年初夏的時候,我成為汽車編輯后第一次去川西,參加川渝地區吉姆尼車友的公益活動。
川西很美,小小的吉姆尼又野又可愛。當時有臺改裝過的小吉換了大碼鞋,跑起來是那種酷酷的,蹦噠、蹦噠。
于是,我第一次了解到一臺叫做吉姆尼的車:它過不去的地方,其他車都不過去;雖小但強悍,是真正的硬派越野車。

2017年,秋天的時候,因寫電影《七十七天》前期的推宣,我認識了電影女主角的真實人物原型:藍天。
真實的藍天,沒有電影里那些脆弱傷感,不會歇斯底里,也不會要死要活,她愛笑,豪邁霸氣,敢說敢作敢為。
很多年前,墨脫那場意外,讓戶外達人藍天的腿成為了擺設后,她沒有垮掉,沒有消沉。初期治療結束后,她獨自回到拉薩開客棧,繼續折騰人生。
她把輪椅當成風火輪,搖的耀武揚威,她活的真實而強大,熱烈而肆意。她仍舊還是從前那個熱愛戶外熱愛生活的藍天。
2013年的某天,藍天忽然決定去考C5駕照(準駕車型為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因為她想讓自己有主宰去更遠地方的能力,她拿下駕照,買了越野車,開啟自駕旅行,馳騁的飛揚跋扈,意氣風發。
2014年冬,還算是新手的她,決定嘗試自駕從拉薩去深圳。朋友們說她瘋了,想勸阻她。她卻開始學修車,甚至可以獨自換備胎。
當時,在拍攝《七十七天》的導演趙漢唐,因為深受觸動,跟隨藍天拍了部紀錄片,再之后,趙導把藍天拍進了電影里。
藍天的車,是臺改裝過紅色的吉姆尼。她駕駛著它去過藏北看賽馬,去過羊湖慶豐收,去過還未成為熱門時的秘境圣象天門,去過遙不可及的阿里,去過很多遠方。她甚至自己動手做了賽車安全帶,然后自己開著小吉去玩沖沙。吉姆尼陪她一起經歷了許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
命運從來沒有改變過藍天,她一直都完全地掌控著自己的命運。而吉姆尼對藍天來說,那或許是助她體驗更多人生可能的一個伙伴。

《七十七天》是取材自楊柳松的故事。
2010年的時候,楊柳松用一帖《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無人區》,引發了整個泛戶外圈現象級的轟動。
他那場前無古人的單人自力穿越大羌塘,堪稱是中國戶外運動的里程碑事件,亦讓中國的探險運動邁入了世界頂尖行列。但楊柳松覺得“太熱鬧了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在那之后他選擇“消失”了,再無消息。
其實后來的好幾年里,他一直都還在那片荒原。除了《北方的空地》那次徒步之外,他前后一共徒步走過羌塘四次,再之后,他生出了想記錄羌塘的念頭。為了裝載更多的設備,他需要交通工具,而在那沒有盡頭的荒原深處,他最早選擇的代步工具就是吉姆尼。
在楊柳松的眼里吉姆尼夠硬派夠靠譜,通過性強,什么地形都能去。又因為車小而輕,陷車了也方便挖,而羌塘多小地形,又極易陷車,總之很多原因讓吉姆尼顯得尤為合適。

羌塘里的陷車是各種奇葩。在楊柳松的記錄里最崩潰的一次連續挖車挖了四天。干沼澤變水泥塘。羌塘太冷,一不小心,鏟到腳踝,血涌出來泥漿里都泛著紅,可還得繼續。
后來,他腳踝落下了一條五公分長的傷疤,那是唯一一次他挖車挖哭了,情緒失控,嚎啕不止,傷心欲絕……當然,更多的時候,他開著小吉,在荒原任性的游蕩。最長一次,他曾在深處連續呆過三個月。
避免誤導,這里要特別說一下:楊柳松曾幾乎走遍羌塘的各個區域,在那片廣袤無人的荒原里,他擁有在任何一個點上徒步逃生的能力,也所以才有底氣自駕獨行,去拍攝去放飛。
當然對楊柳松來說吉姆尼的局限也很明顯。比如剛性不夠,造的比較狠之后,安全性就弱一點。所以在羌塘里開小吉造了兩年后,楊柳松就換了LC71,當然這是后話。

“不管東京熱不熱,都江堰虹口都更熱。”
2018年7月,一位叫大群的吉姆尼車友,因救援意外倒在了他熱愛的地方:虹口。
當時去采訪大群的朋友們,他們說:大群沒什么愛好,唯一的愛好就是開小吉越野,那是內心的摯愛,真誠、熱烈而純粹。他們說:大群這輩子幫過別人無數次,最后也因救人離去。
2015年3月,虎克之路首次試路。
因其極限、慘烈,一試成名,轟動越野圈。同年4月中旬,大群和他的朋友一行四人:兩個壯年、一位老爺子、一位病人,開著兩臺深度改裝的吉姆尼帶著僅一條備胎,悄無聲息的挺進了虎克……
在大群的帖子里他記錄下了去穿越的初衷:“當一條偉大的線路擺在面前,不穿會不會遺憾?
我們是去朝圣的,而不是去挑戰的。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能穿多遠算多遠。這樣至少內心就沒遺憾了……”
最終,那次穿越大群和朋友們用了24h,以極小的損傷安全完成通過。
越野圈里,很多人對吉姆尼是習慣性地調侃:“它陷車了,誰都能把它拉上來,別人陷車了,它誰都拉不動。”
但對大群而言掛上繩子救援他人,那是莫大的榮譽和幸福。所以即使開著吉姆尼他也常常是去救援的那個,大群曾用近乎極致的方式改裝過吉姆尼,而小吉也曾陪大群體驗過無數越野的可能。
在此,緬懷和致敬吉姆尼車友大群,也再次提醒大家理性越野,安全第一。


還是2018年,二十年不換代的吉姆尼,終于迎來了它的第四代車型。但同年9月鈴木宣布正式退出了中國市場。當然,這并不妨礙小吉在國內的忠粉仍在壯大。
近年一個叫吉姆尼縱隊的車友組織,恰到好處地選了“平頭哥”作為“形象代言人”。
“平頭哥”本是蜜獾的別稱,它身量不超1m,體重也只有10kg左右,看起來小巧玲瓏甚至有點呆萌可愛。但它性格兇悍、放蕩不羈、戰斗力強,是連獅子老虎見了都發愁的主兒。
它在動物界橫行無忌留下了許多傳說,是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
獾生信條“不要慫,不服就干”,勇敢無畏去冒險的吉姆尼,可不就是越野車中的“平頭哥”。
以上,關于吉姆尼的一點點故事分享給你,我想,玩過吉姆尼,喜歡過吉姆尼的你,也會尋到一點點屬于你自己故事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