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荷
據美聯社7月30日報道,今年5月以來,已有近80個國家報告了超過2.2萬例猴痘病例。7月23日,猴痘疫情被世衛組織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世衛組織發布的最高級別警報。
7月25日,世衛組織表示,迄今為止,大多數猴痘病例都來自歐洲,特別是在男男性行為者中發現病例。猴痘是一種與天花癥狀相似的罕見人畜共患病,人際間的主要傳播方式包括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等。性行為成為此輪猴痘疫情中病毒的重要傳播方式。
近期,猴痘病例數在美國也出現激增,美國已成全球非流行國家中病例數最多的國家。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8月1日更新的數據顯示,目前該國確診猴痘病例總數為5811例,7月11日新增病例數達到100例,7月25日單日新增439例。美國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伊利諾伊州紛紛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這三個州均為此次美國猴痘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累計病例數合計2737例,在美國所有猴痘病例中占比近半。 紐約州是美國猴痘疫情最嚴重的州,猴痘感染人數約占全美病例數的四分之一。紐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和衛生專員阿什溫·瓦桑宣布,15萬名城市居民可能面臨感染風險。
除了歐美,亞洲也難逃猴痘入侵。5月21日,以色列確診了該國首例猴痘病例,也是亞洲首例。6月24日,中國臺灣出現首例猴痘確診病例,也是本次疫情中,輸入中國的首例猴痘病例。截至7月25日,以色列、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十多個亞洲國家累計報告確診病例超過100例。

7月26日,美國紐約曼哈頓一處猴痘疫苗接種點,工作人員為民眾驗證預約信息。攝影/本刊記者 廖攀
面對持續發酵的猴痘疫情,多國早已嚴陣以待,在海關、機場、邊境等地加強篩查和并出臺限制措施。5月22日,孟加拉國衛生服務總局在該國每個港口發布警告,以防止猴痘傳播,同時要求所有空中、陸地和海上港口保持警惕,將疑似病例及時送往傳染病醫院隔離。
中國大陸也開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應對的猴痘疫情風險。6月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介紹,中疾控已建立了針對猴痘病毒基因雙靶標的檢測方法,并已在非洲塞拉利昂對其敏感性和特異性進行了驗證,可以及時發現輸入的猴痘病例。6月14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猴痘診療指南(2022年版)》,要求提高醫療機構診療猴痘能力。
7月25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對來自猴痘疫情發生國家的人員加強檢查力度,要求接觸過猴痘病例或出現發熱、頭痛、面部和身體大范圍皮疹等癥狀的人員入境時應主動向海關申報,海關人員將對其進行采樣檢測。
世衛組織7月25日發布的猴痘報告顯示,截至7月22日,這輪猴痘疫情的死亡病例為5例且均在非洲。不過,之后短短幾天時間,巴西、西班牙、印度也先后報告了與猴痘相關的多名猴痘死亡病例。
目前,尚沒有專門針對猴痘病毒感染的治療方法。不過,猴痘和天花病毒在基因上相似,這意味著為預防天花而開發的抗病毒藥物和疫苗可用于預防和治療猴痘病毒感染。7月28日,美國CDC發文指出,目前有Jynneos和Acam2000兩種可用于預防猴痘病毒感染的疫苗。前者是2019年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上市,歐美唯一獲批的猴痘疫苗,后者獲FDA許可用于治療天花,在新藥申請時,可用于治療猴痘。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分析說,接種天花疫苗在體內所產生的免疫作用是終身的,一般40歲以上的人群都打過天花疫苗,體內存在免疫記憶,這相當于這個群體在整個人群中搭建了“中間屏障”。
但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自上世紀80年代初停止接種天花疫苗后,40歲以下人群對于天花和猴痘普遍沒有免疫力。因此,國內在密切關注國際猴痘疫情的同時,要提前做好準備,保持警惕,一旦發現病例,及時阻斷病毒傳播,避免陷入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