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劍

騙取再就業貸款造成國家損失
現年36歲的周某龍,2009年12月與敦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簽訂用工協議,他被安排在該局下設的再就業小額貸款擔保服務中心(簡稱擔保中心)工作。該擔保中心主要針對下崗失業人員、退伍軍人、大學生、返鄉農民工人群,發放創業政策性扶持貸款。周某龍作為勞務工,具體從事公益崗位,負責為再就業人員提供審核貸款材料、錄入信息、店面實地核實、銀行送件等事務。
李亮在某期貨交易市場做投資。2016年5月,他買入的貴金屬快要達到強制平倉線,四處挪借后還缺20萬元,遂找到初中的同桌周某龍“江湖救急”。周某龍為難地說,自己剛剛買了房子,還差些裝修款。李亮央求他,并許諾向他支付1%的利息。周某龍答應了。第二天,李亮趕到擔保中心,遞上兩份失業證明和營業執照復印件,周某龍明知復印件是經過掃描修改的虛假證明,仍然讓他填了兩份申請表,每份申請貸款10萬元,經擔保中心主任批準通過。
李亮如愿拿到期限為2年的20萬元創業貸款,按照之前的承諾,提取4萬元相送,周某龍只收了2萬元,并告知自己有長期合作的想法。此言正中李亮的下懷。兩人遂約定,李亮每獲得10萬元貸款,就給周某龍“提成”獎1萬元。
2016年到2018年,李亮多次提供虛假證明,通過周某龍的幫助,累計貸款138筆,總額度1380萬元,其中,4筆貸款共計40萬元是周某龍個人領取。這些貸款分兩年期和三年期,兩年期是免息貸款,三年期是前兩年免息,第三年銀行收取利息。逾期未償還則由擔保中心負責。不過,擔保合同都要由申請人提供反向擔保,擔保中心可向借款合同設立的反擔保人追償。
除了給李亮發放創業貸款外,2016年至2018年期間,周某龍還為章銘等5人(均另案處理)在不符合辦理創業擔保貸款條件的情況下,幫助和放縱他們找社會人員頂替他人申請貸款,偽造營業執照、失業證明、反擔保合同等辦理貸款所需文件,騙取創業擔保貸款。該創業擔保貸款均由擔保中心為借款人進行擔保,并在貸款銀行交納了擔保基金,如發生逾期未履行償還義務,則有可能被貸款銀行劃扣擔保基金。
在這5人騙取貸款的過程中,周某龍對美女商人涂蕙特別上心。2018年春節期間,周某龍到朋友家拜年,偶遇涂蕙。傍晚朋友招待兩人一起吃飯,周某龍問涂蕙在哪個單位上班,涂蕙嘆氣道,做做小生意而已。周某龍自告奮勇地表示可以在資金上向涂蕙提供幫助,涂蕙聽后很滿意。過了正月初八,周某龍通過李亮找了8個貸款申請人給涂蕙,并幫助涂蕙偽造部分貸款申請手續,于是,涂蕙用8個申請人的信息辦理創業擔保貸款8筆共計80萬元。其所借款項均石沉大海,直到涂蕙被抓時也未歸還。
2019年下半年,敦化市多家銀行因200多筆創業貸款逾期,紛紛從擔保中心賬戶扣除相應的基金,引起擔保中心領導的重視,他們立即安排人員核查審批環節,進而發現周某龍經手審核的創業貸款疑點重重。
經敦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李亮貸款檔案中的134份營業執照進行核驗,竟有98家個體工商戶在信息系統中未查詢到相關信息,剩余部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已經注銷,尚有部分顯示正在經營。章銘申請貸款檔案中的13份營業執照復印件在信息系統中未查詢到相關信息,6份營業執照所載單位至今在營。申請人仲秋、王飛、朱峰、趙曉慶、胡進、萬勇等人貸款檔案中的營業執照也未能在系統中查詢到相關信息,涂蕙的營業執照雖然可以查詢,但注冊時間是2015年9月,注銷時間為2017年6月。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證明稱,貸款檔案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存在偽造和涂改問題。
擔保中心通過自查還發現,2016年起,周某龍經辦的李亮等6人再就業創業貸款中,所提供的50多個反擔保人均稱從未在相關材料上簽字。
2020年10月15日,周某龍被敦化市監察機關留置。他主動交代,除收受李亮支付的利息130萬元外,還收受李亮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給予好處費7.95萬余元,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給予好處費28.2萬元,通過現金方式給予好處費2萬元。2019年1月10日,周某龍購買城市之星住宅,要求李亮支付購房款29.68萬元。此外,周某龍還索取章銘等5人好處費15萬元。
2021年9月30日,敦化市人民檢察院以濫用職權罪、受賄罪對周某龍提起公訴(李亮等人以詐騙罪另案處理)。出庭檢察官指控稱,周某龍作為擔保中心工作人員,在為貸款人辦理創業貸款過程中制作虛假材料,違規行使審核職權,徇私舞弊,濫用職權,致使不符合申報條件的申報人取得貸款,至今無法償還,導致擔保中心須承擔擔保責任,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構成濫用職權罪;周某龍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并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其行為構成受賄罪。周某龍具有索賄情節,依法應從重處罰。
一審法庭上,辯護人提供了貸款檔案復印件作為證據,以證明周某龍在關聯人員申請、獲得貸款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作用,其工作內容完全可以由他人執行或者負責人直接接收并審核。辯護律師還提出,事實證明,經過擔保中心主任書面審查,省略現場核查環節也可以轉交銀行審批獲得貸款,甚至經過擔保中心及銀行兩家單位的雙重核實都沒有發現虛假材料,印證了擔保中心在管理和實質審查方面極不負責,應承擔資金損失的責任,而不是由周某龍承擔,更不應越過擔保中心的擔保職責而以刑事手段追究周某龍個人責任。
一審法院認為,周某龍與敦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簽訂用工協議,并在擔保中心從事公益崗位工作,其工作職責系代表擔保中心行使相關職權,該項辯解及辯護意見不能成立,不予采納。
周某龍的辯護人還提出不構成濫用職權的意見。一審法院認為,周某龍為一己私利,明知李亮等人提供虛假證明文件,仍在審核相關材料時濫用職權,并幫助其提供虛假證明文件辦理銀行貸款,置國家利益于不顧,其行為符合濫用職權罪的構成要件,該項辯解及辯護意見不能成立,不予采納。
2021年12月30日,敦化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周某龍犯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8年6個月;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責令周某龍退賠敦化農商行40萬元。依法追繳周某龍全部違法所得,上繳國庫。
周某龍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稱,原判將公益性崗位勞務人員的內部勞務性工作,適用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的法律依據追究責任,違背了法律規定。對此,二審法院指出,周某龍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委托從事公共事務管理活動的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屬于監察對象。其在為貸款人辦理創業貸款過程中制作虛假材料,違規行使審核職權,徇私舞弊,濫用職權,致使不符合申報條件的申報人取得貸款,至今無法償還,導致敦化市再就業小額貸款擔保服務中心須承擔擔保責任,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濫用職權罪;周某龍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并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其行為構成受賄罪。
2022年5月5日,吉林省延邊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公開了終審刑事裁定書,駁回周某龍的上訴,維持原判。
(文中除周某龍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