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玉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我市城鄉融合發展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實現工業品進農村的供應鏈管理現代化。具體做法是基于推動農村基本生活服務高質量發展需求,以構建縣域單元全域快速消費品一級市場和共同配送中心為切入點,利用其品質保障、去中間化降低服務成本、退換貨制度等,提升社區門店的生存能力。通過共同配送中心獲得本地消費大數據,推進本地主要消費品的加工產業發展。通過快速消費品供應鏈管理,推動供應鏈金融發展,一方面進一步提升農村商品零售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另一方面推動農村金融高質量發展。
二是實現農產品出村進城供應鏈管理現代化。工業品進農村的供應鏈管理現代化,支撐農產品進行銷售大數據預測和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的組織機構建設,有利于形成農產品出村進城的低成本物流運輸體系。利用快速消費品共同配送中心及其配送商,推進農產品分揀加工、本地市場及批發市場等發展。基于農產品供應鏈的可持續運轉管理,推動農村普惠金融發展。
三是實現戰略深化。工業品下行可以從快速消費品向其它產品平行擴展,完成縣域工業品消費統一大市場管理,形成縣域數字商務格局。通過農產品加工、消費品工業的發展,拉動本地的工業發展。通過商貿物流園區建設、現代生產服務業發展,拉動縣域經濟現代化轉型發展。
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農村居民生活品質的提高,帶動了農村產業現代化升級,推進了產業空間聚集。深入推動鄉村振興,精心繪就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可圍繞以下方面發力。
首先,在農業生產供應鏈管理中完成農村生產與城市消費的融合發展。具體表現為在農產品統一大市場建設中,通過供需匹配,使供應鏈生產經營體系從農業生產物資和技術供應、農產品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批發、農產品配送、農產品終端市場至餐桌閉環運行,從生產、加工到消費,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其次,在農業生產體系與農業生產現代服務體系的融合中完成農業生產與城市服務的融合發展。具體表現為在農業生產供應鏈閉環運行的現代化轉型發展過程中,拉動農產品現代倉儲物流、農業擔保、農業保險、農產品供應鏈金融、農產品全渠道營銷、農產品質量標準、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農產品質量全程追溯、電子鑒證等發展,實現城市要素市場向農村開放。
基于上述兩個層次的發展,一是帶動農村非農產業發展聚集,促使經濟要素向農村市場涌入;二是通過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使農村居民生活發生顯著變化、現代生活服務需求增加,拉動城市服務功能向農村擴展;三是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服務需求得到近距離滿足,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從而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
總結起來,深入推動鄉村振興,需要突破三大重點。
一是實現工業品下行與農產品上行的縣域經濟雙循環管理工程的有機整合。通過構建“采、加、配、銷”于一體的數字供應鏈管理云平臺,形成覆蓋縣域快速消費品配送網點的集采集配中心,構建以“產業數字生態+物流數字生態+智慧園區數字生態”為特征的數字總部經濟商貿物流園區。
二是實現供應鏈雙循環組織環境下的供應鏈數字金融。即依托數字供應鏈管理云平臺和建設“數字信用風控模型組”,結合縣域內商貿物流園區的社區門店數據,為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供應鏈提供個性化金融產品和數字金融服務。
三是實現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和農業經營體系現代化建設。以規模化定制化生產拉動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健康發展,并使農產品生產中的技術、物資、勞動、資金等服務系統化配套運行,農產品加工業健康成長和“農文旅”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