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與中國進行無休止的對抗,這樣做不會實現美國阻止中國崛起的目的。”近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對拜登政府發出了這樣的警告。他表示,一味對抗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同中國的緊張關系后果將不堪設想。這番話的背景是,從政治、經貿到人權,美國政府在各個領域的對華政策似乎都在走向“全方位對抗”。
7 月19 日,美國國務院發表“年度人口販運報告”,竟然專門辟出一個章節抹黑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并繼續將中國列入表現最差的第三類國家和地區名單。同日,美國商務部副部長公開叫囂,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與盟友聯手對俄進行出口管制,“這可作為制定針對中國威脅的新機制藍圖”。然而,“對抗中國”給美國人民帶去痛苦。當前,美國正面臨40 年來最嚴峻的通貨膨脹。美國《財富》雜志刊文稱,拜登政府在取消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的問題上優柔寡斷,這導致一個普通家庭每年與此相關的費用達到1200 美元。美國消費科技協會發表報告稱,從2018 年中至2021 年底,進口中國科技商品的美國企業為關稅多支付了320 多億美元,這增加了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
對此,基辛格表示,如今,在地緣政治問題上,需要“尼克松式的靈活性”來幫助化解美國和中國之間、俄羅斯與歐洲其他國家之間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