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8 年10 月,隋文帝楊堅派出三路大軍、共50 多萬人南征,經過4 個月時間徹底消滅了割據江南的陳朝,完成了中國的統一。此時,距離上一次大一統已經過去了近300 年的時間。
自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五胡入侵以來,華夏大地已經持續了近300 年的分裂戰亂。戰火紛飛、民生凋敝,直到隋朝建立后方才統一中國。隋文帝能夠再次統一中國,既有運氣成分也有實力原因。
楊堅是北周宣帝宇文赟的岳父、皇后楊麗華的父親。他原本是沒有機會當皇帝的。然而,北周的周武帝、周宣帝都是皇帝,卻又都短命,皇位也就幸運地落到了楊堅的手上。
周武帝宇文邕是南北朝歷史上有名的“雄主”,領導北周攻滅北齊,統一了中國北方??墒窃诠?78 年,35 歲的周武帝突然暴斃,宇文赟就繼承了皇位??墒撬栌购蒙?、窮奢極欲,在位時期大興土木,甚至出現后宮“五后并立”的現象。

楊堅畫像
由于酒色過度,宇文赟在位不滿1 年就禪位給長子,并于次年病逝。周武帝、周宣帝接連暴斃,年幼的周靜帝雖為皇帝,但實權都掌握在隋國公楊堅的手中。
大權獨攬后,楊堅便以謀反的罪名,先后殺掉了趙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陳王宇文純、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等。同時,他又拉攏元諧、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鮮卑貴族,使其密謀已久的改朝換代計劃,不再受到任何阻礙。
公元581 年2 月,楊堅由隋國公晉封隋王。同月,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所歸為由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于臨光殿,定國號為“隋”,改元開皇,史稱隋文帝。
隋文帝有心統一中國,皇位來得也算容易,從某種角度上說是運氣幫了他。
楊堅登基的時候,中華大地已經是“北強南弱”的局面。南方的陳朝憑借長江天塹苦苦支撐,國力弱小,而其末代君主又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陳叔寶(陳后主)。陳后主在位的時候,陳朝國內腐敗加劇、奸臣當道,根本抵擋不住隋軍的進攻。
此外,以江陵為根據地的后梁更加不堪一擊,完全不是隋朝的對手。隋文帝即位后,隋朝繼承了北周的國土和實力,先是在587 年征召后梁皇帝蕭琮至長安,并派兵進據江陵,廢掉梁國,然后發動了三路伐陳的計劃。589 年正月,隋軍平定江南,俘虜陳叔寶,前后耗時僅4 個月。
宇文邕在位的時候,北周王朝已經具備統一中國的實力,無論是經濟、人口、版圖都遠超南方的王朝。只不過,他英年暴斃,而繼位的周宣帝沒當多久的皇帝便禪位了,新皇又年幼。所以在北周“將統而未統”的時候,楊堅以隋代周,取得了統一天下的勝利果實。
其實,隋朝建立之時,最大的威脅不是南方的陳朝,而是北方的“突厥汗國”。北方的突厥鼎盛時兵力強盛,擁兵數十萬,從中國東北到遙遠的中亞地區都是突厥人的游牧范圍,對中原的隋朝也造成了很大威脅。
因此,楊堅在登基之后并沒有急著南征,而是先處理隋朝與突厥的關系。他使用反間計將突厥汗國分裂為東突厥、西突厥,嚴重削弱了突厥的實力。
由于東、西突厥之間內亂,所以隋朝可以全力南征,沒有北方的后顧之憂。到了588 年底,隋文帝已經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同時,他也完成了戰船建造、將領部署、軍隊集合等一系列準備,所以能夠在4 個月內快速消滅陳朝,統一了分裂已久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