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莉 商 勛 趙小超 徐 盛 李 進
江蘇省宿遷市中醫院藥學部,江蘇宿遷 223800
接骨七厘膠囊(JGQLC)由大黃、當歸、骨碎補、硼砂、乳香、沒藥、血竭、土鱉蟲和自然銅9味中藥組成,被《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收錄記載,具有活血祛瘀、接骨止痛的功效。JGQLC還具有抗炎,促進骨折愈合的作用[1-2]。腰椎骨折臨床較為常見,主要通過椎板切除減壓,對脊柱內固定進行治療,腰椎骨折患者后期伴隨許多并發癥,發展復雜,致殘率較高[3],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通過臨床病例回顧性分析JGQLC對腰椎骨折的療效,網絡藥理學預測其對腰椎骨折的作用靶點及通路,討論分析其作用機制,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選取宿遷市中醫院骨科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腰椎骨折術后患者63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按用藥情況分為兩組,單用復方骨肽注射液患者為對照組(n=27),聯合使用JGQLC為觀察組(n=36)。對照組男10例,女17例,年齡24~69歲,平均(48.87±13.08)歲,胸腰椎(L1~L2)骨折14例、腰椎(L3~L5)骨折13例。觀察組男17例,女19例,年齡22~68歲,平均(50.84±11.85)歲,胸腰椎(L1~L2)骨折21例、腰椎(L3~L5)骨折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影像檢查確診為L1~L5骨折且為初次腰椎骨折患者;②病例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不能遵從治療方案或有嚴重精神疾病者;②具有原發性免疫缺陷疾病者或休克、惡性心律失常者;③有惡性腫瘤者;④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⑤處于孕期或哺乳期者;⑥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
對照組術后愈合采用復方骨肽注射液(智同生物制藥,國藥準字H20052314,批號:22101042)靜脈滴注,每次150 mg溶于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口服JGQLC(金沙藥業,國藥準字Z20053999,批號:211202),2 次 /d,2 片 /次,治療 20 d。
①臨床療效判定標準[4-5],治愈:疼痛消失、外形及功能基本恢復,骨折處愈合良好;顯效:有輕微疼痛,外形及功能恢復欠佳,臨床癥狀基本好轉,骨折處愈合較好;無效:臨床癥狀仍存在,骨折處畸形或不愈合。總有效率=(治愈+顯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檢查骨代謝指標,采用羅氏CobasE601系統測定患者治療前后空腹狀態下血清中鈣、堿性磷酸酶和Ⅰ型膠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指標水平。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 [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 TCMSP(http: //tcmspw.com/tcmsp.php)及Batman-TCM(http: //bionet.ncpsb.org.cn/batmantcm/)檢索JGQLC活性成分及靶點基因,條件為OB≥ 30%、DL≥ 0.18。經 DrugBank(https: //go.drugbank.com/)將化合物結構與靶點再次確認。利用UniProt(http: //beta.uniprot.org/)檢索,選擇“Homo sapiens”,剔除不符合條件、非人源的靶點,得到JGQLC的基因靶點。通過Gene Cards(https: //auth.lifemapsc.com/)和 OMIM(https: //www.omim.org/)檢索腰椎骨折基因靶點,Venny 2.1.0軟件獲得交集靶點。將交集靶點導入Cytoscape 3.7.1軟件進行可視化處理,構建藥物-疾病-靶點網絡關系圖。
將交集靶點基因復制到String PPI 11.0軟件,以人為研究對象,設置條件為mendium confidence>0.9,剔除游離蛋白靶點,構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網絡。將獲取的所有蛋白利用Cytoscape 3.7.1軟件、CytoNCA插件對該網絡進行拓撲分析,以度中心性(DC)、中介中心性(BC)、接近中心性(CC)和特征向量中心性(EC)的值表示重要節點,值越大,節點越大,相互作用的靶點就越多,說明該網絡存在關鍵節點。輸入關鍵節點的參數值繪制成三線表,再將重要的靶點和化合物導入Cytoscape 3.7.1中完善顏色并調整節點大小構建拓撲網絡圖。
利用 Bioconductor軟件,借助 clusterprofiler、pathview、Dose包,通過R語言獲得基因本體及通路富集數據并可視化,進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獲得JGQLC在腰椎骨折中的關鍵性通路。
2.1.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22%,高于對照組的88.8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表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n(%)]
2.1.2 兩組骨代謝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鈣、堿性磷酸酶、β-CTX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鈣、β-CTX水平高于治療前,堿性磷酸酶水平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鈣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堿性磷酸酶水平低于對照組,β-CTX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2。
表2 兩組骨代謝指標水平比較()
表2 兩組骨代謝指標水平比較()
注 β-CTX:Ⅰ型膠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組別 n 鈣(mmol/L) 堿性磷酸酶(U/L) β-CTX(ng/ml)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觀察組 36 2.28±0.102.31±0.094.9080.000 87.72±5.19 67.63±4.37 66.285 0.000 93.49±5.39 130.95±6.56 126.7720.000對照組 27 2.29±0.092.30±0.078.0390.000 89.37±4.78 71.78±6.18 38.818 0.000 94.02±3.35 126.00±5.20 93.946 0.000 t值 0.391 0.476 2.632 -5.009 1.299 5.247 P值 0.699 0.638 0.098 0.000 0.204 0.000
共篩選出91個活性較高成分,大黃16個、當歸2個、骨碎補18個、沒藥39個、乳香8個、土鱉蟲1個、血竭6個、自然銅1個。通過Venny 2.1.0軟件獲得藥物-疾病交集靶點216個,Cytoscape構建藥物-疾病-靶點網絡關系并進行拓撲學分析,見圖1。長方形代表疾病靶點,圓形代表有效成分。數圖結合分析的JGQLC針對腰椎骨折靶點孕酮受體(PGR)、前列腺素內過氧化物合酶1(PTGS1)、重組人視網酸X受體α(RXRA)、雄激素受體(AR)、細胞色素氧化酶基因(CYP1A1)、雌激素受體1(ESR1)、熱休克蛋白90α家族A類成員 1(HSP90AA1)、白介素 -13(IL-13)、白介素 -1B(IL-1B)、氧化氮合酶(NOS2)等,預測JGQLC可能通過調控以上基因靶點對腰椎骨折發揮治療作用。
圖1 藥物-疾病-靶點關系圖
將交集基因導入String PPI 11.0數據庫,來源選擇Homo sapiens得到蛋白相互作用網絡圖,見圖2。同時將交集基因導入Cytoscape 3.7.1軟件,獲得216個節點和4158條邊(圖3),設置條件DC≥29、BC≥66.46、CC≥0.51和EC≥0.04、LAC≥16.74,篩選出標黃的75個靶點,繼續設置條件BC≥15.46、CC≥0.74、DC≥48、EC≥0.11、LAC≥37.54,篩選標黃的核心靶點31個。預測JGQLC可能通過以上核心靶點對腰椎骨折發揮治療作用。已有文獻報道過氧化物酶體增生激活受體γ(PPARG)、ESR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蘇氨酸蛋白激酶 1(Akt1)、長應答蛋白 2(EGR2)、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靶點與骨折存在相關性。
圖2 蛋白相互作用網絡圖
圖3 篩選核心靶點過程圖
GO-BP共有2900個條目,設置P-value<0.01,取校正P值前10的條目,主要涉及類固醇代謝過程、抗生素的反應、細胞對藥物的反應、金屬離子的響應、氧化應激的反應等。GO-CC共有68個條目,主要涉及質膜筏、內質網內腔、核染色質、RNA聚合酶Ⅱ轉錄因子復合物、核轉錄因子復合物等(圖6)。GO-MF共有173個條目,主要與脫氧核糖核酸-結合轉錄激活活性/特殊的RNA聚合酶Ⅱ、四吡咯結合、血紅素結合、類固醇結合、轉錄因子活性等緊密關聯。KEGG通路分析見圖7,主要涉及脂質與動脈粥樣硬化、白介素-17(IL-17)信號通路、PI3K-Akt信號通、MAPK信號通路、腫瘤壞死因子信號通路等。
圖6 GO功能富集分析
中醫認為血循環于脈中,運行不息,濡養全身。骨折后,必傷血,故有“跌打損傷之癥,專從血論”之說。活血祛瘀,續筋接骨是腰椎骨折的治療原則,JGQLC以土鱉蟲為君藥,破瘀血,續筋骨,以骨碎補接骨續筋、活血療傷,當歸養血活血,血竭活血散瘀止痛為臣藥,佐以大黃、沒藥、乳香活血散瘀,自然銅續筋接骨,硼砂消腫止痛,合眾藥之力,發揮續筋接骨療傷、活血止痛之功效。臨床證明,JGQLC對腰椎骨折有一定的促進愈合作用,可減少臨床并發癥[6]。
通過臨床與網絡藥理學相結合的方法探討JGQLC對腰椎骨折的療效及機制,獲得關鍵靶點、核心蛋白以及信號通路等重要信息。其中多個靶點、蛋白、信號通路已有研究證明與骨折存在一定關系。如通過調控雌激素受體α基因(ESR1)PvuII(C/T)和XbaI(A/G)多態性可降低骨折風險[7]。Jana等[8]發現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與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有關,可降低老年人的骨折風險。另有研究表明,骨折的愈合與血清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骨形態發生蛋白2、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轉化生長因子β密切相關[9-10]。
GO分析顯示,JGQLC治療腰椎骨折主要涉及類固醇代謝過程、類固醇激素的反應、脂多糖的反應。吳昊[11]發現細菌脂多糖可激活JAK2/STAT5信號通路,進而干擾成骨細胞正常的分化功能。王顯威等[12]發現地塞米松(類固醇藥物)對大鼠下頜骨折的愈合具有延緩作用。KEGG分析顯示IL-17、AGE-RAGE、PI3K-Akt、MAPK 和腫瘤壞死因子等信號通路與腰椎骨折密切相關。研究發現激活PI3K-Akt通路可促進骨折愈合,激活MAPK通路可促進成骨細胞增殖,影響細胞骨架結構[13-14],李文鋒[15]發現NBD多肽通過與NEMO結合改善腫瘤壞死因子對成骨細胞的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JGQLC對腰椎骨折的愈合具有促進作用,大數據分析提示其作用機制與多個信號通路及核心靶點有關,為今后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