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娜 張 瑜 修云霞 趙德臣 楊洪亮 任憲輝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檢驗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與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密切相關的獲得性代謝應激性肝損傷[1-2]。NAFLD除可直接導致失代償期肝硬化、肝細胞癌和移植肝復發外,還可影響其他慢性肝病的進展,并參與2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3-4]。肥胖、高脂血癥、2型糖尿病、高血壓、年齡等因素可能與肝脂肪變有關。另外,其與代謝綜合征,脂質代謝病,嚴重的胰島素抵抗等也有一定的相關性。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的方法探討NAFLD發病的高危因素,以期為臨床預防和治療提供參考。
選擇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診斷治療的NAFLD患者68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5]:年齡≥18周歲,符合NAFLD的診斷標準,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導致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無飲酒史或飲酒含乙醇量男性每周<140 g,女性<70 g;肝活檢組織學改變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學診斷標準;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其他原因導致的肝病(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全胃腸外營養、肝豆狀核變性等);合并其他肝病、其他系統嚴重疾病。另選擇健康體檢者100名作為對照組。本研究臨床資料收集均符合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規定。
記錄患者性別、年齡、是否吸煙、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學歷、是否合并高血壓、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冠心病、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癥、是否為乙型肝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肝功能水平 [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比較NAFLD組與對照組各觀察指標的差異,以篩選出可能的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分析NAFLD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男性、年齡46~60歲、吸煙、BMI≥25 kg/m2、合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癥、TC>6 mmol/l、TG ≥ 1.7 mmol/l、LDL ≥ 3.37 mmol/l、ALT>40 U/L、AST>40 U/L的患者 NAFLD 發病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表1 NAFLD發病高危因素單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男性、46~60歲、BMI≥ 25 kg/m2、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壓、TC>6 mmol/l、TG≥1.7 mmol/l、LDL≥3.37 mmol/l是NAFLD發病的高危因素(P< 0.05)。見表 2。
表2 NAFLD發病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
脂肪肝是指脂肪沉積肝組織超過30%病理面積,NAFLD是脂肪性肝病的一種,研究顯示,其與向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高三酰甘油、高血壓等有一定的相關性[6]。氧化應激、內毒素、ATP耗竭,作用于正常肝臟,導致脂肪過氧化,發生脂肪變[7]。胰島素抵抗是NAFLD的普遍現象,也是代謝綜合征發生的病理生理基礎[8-9]。胰島素是能量穩態、糖脂代謝以及血管內皮功能的調節激素。內臟型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的重要環境因素。本研究中,BMI是NAFLD的獨立危險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相關。
NAFLD肝內脂肪酸蓄積主要來自肝臟內的TG,外周脂肪酸和脂肪重新合成增加都會導致NAFLD患者肝臟脂肪的堆積[10]。代謝綜合征與NAFLD的發生密切相關。代謝綜合征臨床表現為肥胖/腹型肥胖、糖耐量損害/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高尿酸血癥、痛風等。在本研究中,糖尿病、高血壓、TC水平升高、TG水平升高、LDL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癥是NAFLD的獨立危險因素[11]。顧偉根等[12]對2300例成年人進行調查,其中共檢出非酒精性脂肪肝453例,占19.7%,其中肥胖人群占68.1%,超重人群27.6%,而只有6.1%為正常體重,NAFLD患者BMI、血壓、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血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水平均顯著升高、NAFLD患者超重或肥胖、高血壓、2型糖尿病、高脂血癥以及肝功能異常的患病率顯著升高。在本研究中,NAFLD患者肝功能異常率也更高,但在多因素分析中排除了該因素,考慮肝功能異常是肝細胞脂肪變的結果,而非原因。侯海青等[13]對1854例體檢者進行調查,NAFLD患者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高達43.07%,高于對照組,并且存在有代謝綜合征的NAFLD者,年齡、BMI、腰圍、血壓、肝功能、血脂、血糖、胰島素水平等均明顯高于非代謝綜合征亞組,提示代謝綜合征是NAFLD的重要影響因素,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似。在本研究中,患者的年齡是影響NAFLD的因素之一,與龐雪芹等[14]的研究結果相似。本研究中,46~60歲年齡段發病率較高。這與張強等[15]的研究結果相似,其研究結果顯示,41~50歲,51~60歲年齡段發病率相對較高,分別為31.7%和27.8%,<30歲的患者發病率較低。患者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等可能也會對NAFLD的發生存在一定的因素[16],而本研究未收集相關的數據,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收集數據進行分析,以對臨床預防和治療提供進一步的指導。在本研究中,單因素分析顯示冠心病患者發生NAFLD的比例更高,但是在多因素分析中,排除了該因素,考慮冠心病與NAFLD可能通過BMI、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等因素相關,而其本身并不是NAFLD的獨立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影響NAFLD發病的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等不可調控因素以及BMI、合并癥、血脂水平等可調控因素,臨床上根據患者情況,通過干預可調控因素,以達到預防治療NAFLD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