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研究認為,當我們表現出有壓力的跡象時往往很有吸引力,人們會傾向于喜歡我們,對我們更關照。在面試或與上級參加重要工作會議之前,你越是試圖壓抑自己的緊張情緒,就越容易顯得緊張。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表現得緊張并不是減分因素,反而會讓我們收獲對方的善意。(參考消息網)
腸菌移植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前沿療法,不僅為腸道感染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等開辟了新治療路徑,還在自閉癥、帕金森病、焦慮抑郁障礙等治療上取得了突破。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腸道微生態診療中心李寧、秦環龍團隊開展了一項樣本量大(8547 名患者、9 萬余次治療)、隨訪時間長(5年)的腸菌移植安全性研究。研究表明,該團隊提出的優化方案可有效減少腸菌移植不良事件的發生。(《健康報》)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家開發出一款電子文身——一種石墨烯傳感器貼紙,將它貼在人體前臂上可以持續監測血壓。該設備可連續5 小時測量血壓,其精準度達到A 級標準,相較其他的電子文身,監測時間長了10 倍。(搜狐健康)
跳舞是件快樂的事,它不但讓你開心,還能讓你有機會與他人互動。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跳舞對參與者的疼痛忍受力有驚人的影響。研究顯示,跳舞10 分鐘后人體就可以釋放能緩解疼痛的內啡肽,這是一種能讓人感覺喜悅的激素。(參考消息網)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英國本輪猴痘疫情患者的癥狀與以往猴痘流行國家患者的癥狀不同,發燒癥狀的比例相對較低(只有57%的患者發燒)、皮疹范圍較小、癥狀更加輕微。研究人員以5月26日前確診的54 名患者為研究對象,占當時英國確診人數的60%左右。這些患者居住在倫敦,均有過男男性行為。(新華社)

丹麥和德國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由于夜間溫度升高,人們每年的平均睡眠時間已經減少44 個小時。在夜間氣溫較高的情況下,人們入睡較晚,醒得更早。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各地人們的睡眠時長縮短,這可能增加健康風險。(參考消息網)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項全國性隊列研究發現,居民長期暴露于臭氧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且這種影響沒有一個明顯的“安全”閾值。該研究發現,長期臭氧暴露與心血管疾病患者總死亡風險、缺血性心臟病患者死亡風險和中風患者死亡風險增加有關,臭氧濃度每立方米上升10 微克,這些患者死亡風險就會分別升高9.3%、18.4%和6.3%。(《健康報》)
近期美國內分泌學年會上的一份報告指出,與體重正常的青少年相比,超重、肥胖、高胰島素血癥或胰島素抵抗男孩的睪丸體積較小。專家認為,兒科醫生應關注男孩睪丸體積,盡早識別睪丸生長不正常的現象,尤其是對超重和肥胖男孩多加關注。(搜狐健康)
近期,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一研究團隊在《自然》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人類皮脂中的兩種化學物質(癸醛和十一醛)可以激活蚊子觸角中的特殊嗅小球,從而幫蚊子精準定位。科學家們可以利用這種特性進行防蚊設計,比如可以研發一種模擬動物氣味的噴劑來掩蓋這些氣味。(奇點網)
澳大利亞一項跟蹤研究顯示,兒童時期體格測試(心肺健康、肌肉力量和耐力、腰臀比等)時的表現與中年時期的認知能力有關,并且這種關聯不受兒童時期學業能力、社會經濟地位,以及中年時期是否吸煙、飲酒等因素影響。這表明,防止認知能力退化的保護性策略可能需要提前到兒童時期實施,以便讓大腦形成充足的“儲備”。(《健康報》)
有人溫文爾雅,有人暴虐無常。最新研究發現,那些有攻擊行為的人,體內可能發生了基因突變。南京大學團隊聯合中外學者研究發現,編碼大腦內谷氨酸受體GluA3 的GRIA3 基因突變,會引起人類攻擊行為。(《科技日報》)

近日,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的醫生透露,人的肝臟在體外存活了近3 天后被移植到一名癌癥患者體內,這是世界首例此類手術。該器官被放置在機器上,并與一些管子相連,這些管子在正常體溫下向肝臟提供血液替代品。這為臨床研究開辟了新視野,有望將捐獻者器官存活時間延長至10天。(參考消息網)
說法:房顫沒啥感覺,應該沒事。
解析: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很多房顫患者平日里并沒有明顯的感覺,就認為它對身體沒太大影響。實際上,房顫的危害很大。房顫有“七宗罪”,分別是腦卒中和其他栓塞事件、心力衰竭、降低認知功能、抑郁、影響生活質量、反復住院、死亡。房顫患者最應該警惕的就是腦卒中。房顫既傷心又傷腦,患者應積極治療。(武漢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黃從新)
說法:邊吃飯邊喝水不好。
解析:邊吃飯邊喝水,不僅不能促進消化,反而會影響消化功能。其原因是,大量的水會稀釋胃酸,胃酸濃度降低會導致胃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也會影響胃的蠕動,甚至可能誘發腸胃炎。另外,吃飯時喝水可能導致食物咀嚼不充分,唾液分泌減少,這樣也不利于胃腸的消化吸收。因此,人們在吃飯前后和吃飯過程中,都不宜大量喝水。(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在讀博士 吳丹寧)


說法:扁平足后患多。
解析:扁平足即足弓低平或消失,是一種畸形。扁平足者長期站立、行走、跑、跳,易出現腿、膝、腰、背部疼痛,以及腳底筋膜炎、跟腱炎、膝蓋骨腱炎、髖骨腱炎等。積極進行體育鍛煉、鞋里放矯形鞋墊,可達到預防、治療扁平足的目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馮海洋 王彩萍)
說法:夏季吃“苦”須適度。
解析:俗話說“夏季吃苦如吃補”。不過,吃太多苦寒食物可能會出現胃部不適、惡心、泄瀉等不良反應。長期在空調環境中的人群陽氣受損,應在飲食上多吃辛味食物,少吃苦寒食物。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瀉的脾胃虛寒人群,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和脾胃功能脆弱的兒童,也不宜過多食用苦寒食物。(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朱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