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老年醫院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研究室主任 宋岳濤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發生跌倒的風險增加。除了身體上的原因,環境因素是引發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外在因素。大部分老年人的跌倒發生在家中,所以保證居家安全,安排好“衣食住行”,是預防老年人跌倒的重要手段。

從穿衣角度講,最主要的是選擇合適的鞋。老年人穿鞋應穿對足部有保護作用的鞋,符合合腳、保暖性好、透氣性好、防滑性強和輕便柔軟五個特點。
老年人的鞋要有較高的鞋幫以防踝部扭傷。適當的鞋后跟(以1.5~2厘米為宜)可調整重心高度和增加穩固性。傾斜的后跟(約10°)以增大鞋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而增強平穩性。錐形并能防滑的鞋底可以防止足底打滑,較硬的鞋底夾層可以增強鞋子的舒適性。
老年人的衣服宜寬松、保暖、輕便、透氣,褲腿不宜太長,以防被踩或自踩而致跌倒。
老年人應進食營養價值高、膳食纖維足、易于消化吸收、富含鈣和維生素D 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食物,以便強健骨骼和肌肉,減少跌倒的發生。
老年人應了解自己所服用的藥物,如可能導致平衡障礙的藥物需要睡前服用;部分降壓藥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服用后不宜立即活動;降糖藥可能導致低血糖,要備好餅干等以應對低血糖反應。夜間宜少飲水,盡可能減少起夜的次數。
為老年人構筑安全的居家環境是首當其沖的事情。老年人應熟悉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如道路、廁所、路燈等,以便發生緊急情況時知道從何處獲得幫助,避免因急躁而引發跌倒。
能自理的老年人應加強身體鍛煉,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拳、跳舞、騎車等,但應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獨自活動。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可選擇助行工具,如拐杖、助行器、輪椅等進行適當的運動,延緩殘疾的進程。有視、聽和其他感知障礙的老年人,應佩戴視力補償用具、助聽器及其他補償設施,以便提高運動功能。

家有一老,家庭環境就應該進行適老化的改造,居室最好能具備以下條件:
1.燈光明亮、柔和,不宜昏暗或過于刺眼。
2.地面平坦、防滑,不應灑落液體。地毯不宜松散、易動,邊緣不能翹起。通道不宜有門檻、繩索或電線,保持通暢,不堆放雜物。
3.家具高度適中,椅子、沙發不過于低矮。床面不宜過低或過高。家具應穩固,不可晃動。
4.樓梯兩側應設置合適的扶手,樓梯臺階界限明顯。臺階臺面適中,不宜太窄。樓梯應平緩,不宜過陡。樓梯內不應堆放物品,以免分散老年人行動時的注意力。
5.淋浴間、浴缸、洗手池和馬桶周圍應設扶手。淋浴間、浴缸備有防滑墊和洗澡椅。馬桶不宜過低,可加用馬桶增高墊。戶外廁所防滑、防冷,地面干凈、整潔、通暢。
6.廚房有良好的通風設備,避免水汽和油煙影響老年人的視線。
7.老年人的臥室里,電話、電源開關置于床頭,使用的助行器等物品放在下床前可及的地方。
8.室外環境不宜有泥濘、過滑、過陡、阻塞或不平的路,坡道、階梯、臺階應通暢無裂縫,經常活動的場所應設置休息椅。

從家人的角度講,要全面關注老年人的功能狀況,并采取積極措施進行預防。
1.鼓勵老年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延緩其功能退化,減少因功能退化而引發的跌倒。
2.不讓老年人搬運重物、從高處取物和參加一些競技性活動。
3.多陪伴老年人散步、聊天。
4.為老年人創造合適的居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