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崔一然

“服中藥常有禁生冷、油膩食物的提示,為什么要這么提示呢?”“水果是生冷食物嗎?”“瘦肉算不算油膩食物?”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對于忌口,患者常有很多疑問。
人們常說的“忌口”,在專業上稱為“服藥食忌”,即服藥期間的飲食禁忌,這是中醫保證臨床有效用藥的一個重要方法。藥食之間的服用禁忌,主要是為了避免降低藥效、加重病情或發生藥物毒副反應。
忌口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服用某些藥物時不可同時吃某些食物,如常山忌蔥,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卜,茯苓忌醋,生姜惡黃連,人參惡萊菔子,蜜反生蔥等;二是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飲食禁忌有不同的側重,有些情況不能吃生冷、黏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有些情況則不宜吃腥臭等有特殊刺激性氣味的食物。
中藥的飲食禁忌可以分為四類,即忌食生冷、忌食油膩、忌食辛辣、忌食腥膻。
忌食生冷生冷食物是指未經烹飪處理、生的食物以及溫度涼或性寒涼的食物。生為“未熟”,冷為“寒涼”,這樣的食物易傷陽氣。在服用解表透疹、祛寒逐濕、溫通經絡或溫脾暖腎的藥物時,應忌食生冷食物,如西瓜、甜瓜、蘋果、梨、桃、李子、柿子、獼猴桃等。其中,西瓜有“天生白虎湯”之名,可見其寒涼之性。
忌食油膩油膩食物是指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油膩食物能夠助濕生痰、滑腸滯氣,且難消化。在服用健脾養胃或祛痰勝濕的藥物時,應忌食油膩食物,如油炸食品、豬板油、肥肉等。
瘦肉本身不屬于油膩食物,其脂肪含量比較低,蛋白質含量高,但如果烹飪方法不對,也會使人攝入較多的脂肪,如油炸瘦肉。
忌食辛辣辛辣之物性多溫熱,耗氣動火。在服用滋陰補腎、養陰清熱的藥物時,應忌食辛辣食物,以免耗傷陰血,促發炎癥。大蒜、辣椒、蔥、姜、韭菜及白酒等都屬于辛辣之物。
忌食腥膻腥膻類食物大多含有某些激素或異性蛋白,易誘發人體的過敏反應。在服用治療過敏性哮喘、鼻炎、濕疹、蕁麻疹、皮膚瘙癢等疾病的藥物時,應忌食腥膻類食物,如魚、蝦、蟹、羊肉等。
說到具體病癥,脾胃虛弱者應忌食油炸、黏膩、寒冷和干硬食物;熱性病者宜忌辛辣、油膩和煎炸食物;寒性病者宜忌生冷食物;胸痹患者宜忌肥肉、煙酒;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煩躁易怒者,宜忌胡椒、辣椒、蔥蒜和煙酒等;瘡瘍皮膚病患者宜忌魚、蝦、蟹等腥膻發物及辛辣之品。服人參或其他滋補藥時,應忌濃茶,以免降低滋補效力;服解毒藥時,應忌生冷、油膩和酸性食物;服清熱涼血藥及滋陰藥時,應忌辛辣、溫燥之品等。
忌茶水無論中藥、西藥,一般都不能用茶水送服。茶葉含有鞣酸,遇到藥物中的蛋白質、生物堿或重金屬鹽等,可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性沉淀物,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從而降低療效。
例如,服用滋補中藥時,不能同時服用濃茶,茶鞣酸會與營養物質所含蛋白質生成沉淀,從而影響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另外,茶葉所含的咖啡堿、茶堿等成分,具有興奮高級神經中樞的作用,不利于患者的休息調養,尤其不能用茶水送服鎮靜催眠類藥物。
忌酒酒精進入人體后,需要通過肝臟進行代謝解毒。而絕大多數的藥物都要在肝臟進行代謝,然后再進入全身的血液循環。如果在服藥期間飲酒,就會導致肝臟內藥酶數量、種類和活性發生改變,從而使藥物代謝發生變化。不過,也有一些中藥是以酒煎并送服,除這種特殊情況之外,一般建議患者服藥期間忌酒。

食物的四氣五味,了解一下
中醫認為,食物具有四氣五味的性能。四氣是指寒、熱、溫、涼,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按照食物的性味,中醫將食物大體分為三類。
溫熱食物:黏米、面粉、紅糖、飴糖、辣椒、蔥、姜、蒜、韭菜、狗肉、羊肉、鯽魚、蝦、黃鱔等。
平性食物:玉米、花生、芝麻、大棗、蜂蜜、雞蛋、木耳、香菇、絲瓜、鯉魚、黃魚等。
寒涼食物:大米、蕎麥、白糖、冰糖、豆腐、蘿卜、冬瓜、菠菜、莧菜、萵筍、西瓜、甜瓜、蘋果、梨、桃、李子、柿子、鵝、鴨、鱉、蟹、河蚌、田螺等。
此外,有些食物的作用趨勢向上、向外,如辣椒、姜、蔥、蒜等;有些食物的作用趨勢向下,如西瓜等;還有些食物的作用趨勢向內,如醋等。在了解食物的寒熱溫涼和作用趨勢的基礎上,患者在服藥期間可遵醫囑適當忌口,保障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