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瑋娜
化妝品是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盼的重要消費品,化妝品產業所處的時尚消費領域與上海產業發展定位高度契合。制定關于化妝品產業創新發展的浦東新區法規,對發揮浦東引領區功能,輻射帶動全市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7月21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上海市浦東新區化妝品產業創新發展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這是首次用地方立法形式將化妝品產業研發創新、個性化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培育以及貿易便利等核心功能固化下來,實現以法治創新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研發創新能力是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當前,我國化妝品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尚無法與歐美發達國家比肩,重營銷、輕研發是國內化妝品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浦東新區在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等方面具有綜合優勢,將為提升化妝品行業創新能力和新產品研發能力起到重要推動作用。《若干規定》旨在發揮區域研發優勢,突出科技引領,并針對企業訴求強烈的化妝品領域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作出明確回應和規定。
著力通過各方深度融合,推動化妝品領域科技成果轉化。《若干規定》明確,市科技部門和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應當支持化妝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合作,促進產學研醫深度融合,提升行業創新能力和新品研發能力;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創建國家級、市級科技創新基地;本市鼓勵化妝品相關行業協會、企業、科研院所等參與化妝品新原料、新技術和新業態等創新領域相關標準的制定。
強化品牌建設,培育化妝品領域新業態。《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已將“建設浦東國際消費中心”列入具體任務。其中,與國際美妝大牌同場競技是國貨品牌推進品牌全球化、高端化戰略的重要一環。《若干規定》明確回應:推動建設化妝品品牌孵化基地,為品牌研發設計、宣傳推廣等提供服務。推進全球化妝品品牌集聚,鼓勵和引導在綜合商圈開展展示、推廣、體驗等活動,支持在免稅店設立國產化妝品銷售專區。
積聚豐富資源優化服務,助力消費新模式發展。浦東新區作為本市化妝品產業發展的核心區之一,進口化妝品備案量約占全市的50%,占全國的25%,進口化妝品境內責任人占全市的33%,聚集了化妝品研發、原料制造、生產經營企業以及豐富的醫療和科研資源。針對企業訴求強烈的化妝品領域新模式新業態發展,《若干規定》明確,支持、培育化妝品消費領域新模式新業態;支持化妝品領域數字消費模式,培育化妝品經營電子商務標桿企業;同時,優化服務,實行包容審慎監管,促進化妝品產業健康發展。
當前,化妝品“個性化”“定制款”正成為化妝品行業的新潮流,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更傾向于定制化單品,希望能擁有適合自己或滿足興趣愛好的獨特氣味、顏色、包裝等。為滿足產業創新發展的要求,《若干規定》在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上,推進多項改革創新舉措。
鼓勵化妝品企業在精準研發、個性化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若干規定》規定:鼓勵化妝品企業探索小批量、多品種、高靈活度的生產模式,精準研發適合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化妝品;在個性化服務方面,明確本市化妝品備案人、境內責任人可以在浦東新區設立的經營場所,根據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對其備案的普通化妝品現場提供包裝、分裝服務,或者自行、委托本市化妝品生產企業生產。
建立健全與浦東化妝品產業創新發展相適應的監管和服務機制。《若干規定》明確,支持產業園區管理機構、第三方機構建立化妝品原料供應服務平臺,為浦東新區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產企業提供原料供應和質量管理等服務;支持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專業研發生產服務平臺等建設;要求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與浦東新區相關部門、上海海關等建立化妝品風險信息交換機制,實現化妝品風險信息的共享、預警和及時處置。同時,《若干規定》還就相關違法行為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助力提升化妝品企業貿易便利化水平。《若干規定》圍繞化妝品通關、推動實現“展品變商品”作了明確規定,允許境外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或其境內責任人在浦東新區符合相關監管要求的區域內自行或委托其他企業,按照國家化妝品標簽的相關規定進行包裝和加貼中文標簽。在優化進口化妝品樣品通關方面,明確對于符合相關要求的化妝品樣品以及展覽展示化妝品可免于提供進口特殊化妝品注冊證或進口普通化妝品備案信息,并免予進口檢驗。在助推“展品變商品”方面,對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本市其他化妝品專業會展的參展商,經海關等部門批準,可在會展結束后將原進口化妝品轉為浦東新區行政區域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保稅貨物,符合條件的可按照跨境電商方式銷售。
近年來,本市高度重視化妝品產業發展,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上海美麗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上海市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等政策文件,為促進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和做法。
《若干規定》的出臺就是通過立法形式將化妝品產業發展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和制度設計及時予以總結、提升和創新,其中的有關制度創新舉措重在強調市場主體的相關經營行為發生在浦東新區,目的是通過發揮浦東引領區功能,輻射帶動本市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