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衛星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個機關”的重要論述,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群眾路線四個維度對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和定位提出了要求,是一個邏輯嚴密、系統完善、環環相扣的完整體系,指出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本質、推進人大及其常委會建設的方向以及人大職能作用發揮的途徑,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時刻以“四個機關”定位為指導,高質量做好新時代上海人大各項工作。
首先,政治機關定位體現了人大工作的政治屬性。堅持黨的領導是踐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保證。政治屬性是人大機關的根本屬性,是“四個機關”要求的核心。地方人大各項工作都要積極主動自覺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標對表,同中央、市委的要求部署對標對表,切實做到中央和市委的工作重心聚焦在哪里,地方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我們要把握好政治機關定位,緊緊圍繞中央和市委工作大局履職盡責,主動提高站位、主動服務大局,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體現人大工作的政治效果,用法治手段、法治方式把中央、市委確定的方針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到位。實踐充分證明,人大工作對于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得越好,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職能作用就發揮得越充分,人大工作的政治基礎和民意基礎就越牢固。
其次,國家權力機關定位體現了人大工作的民主屬性。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人大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實現途徑。在人大制度構架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地方人大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我們要堅持人大工作的民主屬性,始終堅守社會主義民主,充分發揮人大的主要民主渠道作用,把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各個環節貫通起來,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好地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特征,我們要立足國家權力機關的定位,深刻認識把握上海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首提地的責任和使命,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探索和實踐,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大制度行使國家權力,確保人大履職的全過程、各環節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
第三,工作機關定位體現了人大工作的法治屬性。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建設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對于地方人大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使命任務。我們在工作中,必須將立法監督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相結合,將依法保障更高水平改革開放作為立法監督工作的重點任務。要立足于為全市推進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提供法治保障;要立足于為助力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能級、促進和保障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支持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法治支撐。
第四,代表機關定位體現了人大工作的人民屬性。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密切聯系群眾,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是人大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的關鍵所在。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人大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是人大作為代表機關的題中之義,體現了人大工作的人民屬性。我們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點優勢,豐富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支持代表通過調研、視察等活動以及代表“家、站、點”等平臺了解和收集民意,支持代表當好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要鼓勵代表積極依法履職,在常委會審議制定地方性法規、開展執法檢查、專項工作監督等各項工作中擴大代表的參與,充分聽取代表意見,充分聽取代表轉達的人民群眾的意見。
上海人大要認真落實“四個機關”的定位要求,真正把人大工作的政治屬性、民主屬性、法治屬性、人民屬性有機統一起來,真正保證地方人大的各項工作環環相扣、落地落實,真正保證黨領導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依法有效治理國家、治理城市。我們要毫不動搖地按照“四個機關”的定位堅持做好上海人大的各項工作,與時俱進地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貫徹中央、市委部署,有效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提供更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