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表示,他不是一個“口號式”的行政長官。他準備成立4 個由4 位高級別官員領導的跨部門小組,將根據香港社會實際狀況,帶領香港走出跨代貧窮、土地房屋等困局,解決民生問題。
7 月9 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2 財新夏季峰會上表示,新一屆特區政府施政方針之一,是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而在其提出的四大政綱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為民解困。那么,具體怎么做?有何亮點?

李家超
在談及有哪些“困”要解時,李家超說:“香港的很多問題涉及的層次很深。要解決這些難題,我覺得要同心同德,凝聚力量。”
李家超表示,他不是一個“口號式”的行政長官。他希望整個香港團結起來,產生協調效應。在競選的過程中,他就感受到很多智慧出自民間,且不同階層需要進行合作。他以困擾香港多年的房屋問題為例說:“房屋問題涉及很多層次的利益關系或者是環節的困難,如果只是香港特區政府去工作,或許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如果把民間有能力的人招攬來一起工作,便可把這些問題解決得更好更快。”
李家超還表示,根據《202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顯示,香港特區政府效率名列前茅,獲得了世界認可。他期望香港公務員在執行方面做出成績,達到預期的效果。
對于基本法23 條立法問題,李家超表示,近期,不少國家有一些新的措施保障國家安全,非常值得參考。政府將針對香港面對的實際國家安全風險,去做一個完善的立法工作。
香港回歸祖國25 周年,意味著回歸之后出生的年輕人很多已經大學畢業了。今后,香港將如何通過教育等途徑讓香港年輕人產生更多對家國的認知?李家超表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大概在兩年前,香港特區政府就已經在教育方面加大了工作的力度:一是在課程方面進行改進,加入了中國歷史、憲法、基本法、國家制度、香港國安法等方面的內容。同時,青少年的活動中也加入了更多認識祖國的內容,讓年輕人對國家有更多的認識;二是對教師進行培訓。教師作為影響學生最大的因素,應該以身作則。所以,在教師的操守、培訓方面都要做大量的工作。這個工作已經開展一年多了,還要繼續做。他對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提出要求,在這幾方面都要加大力度。
7 月6 日,李家超首次出席香港立法會行政長官問答會。在會上,李家超說:“協助特首掌握民情的‘中央政策組’將改名為‘特首政策組’。為何是‘特首政策組’不是‘行政長官政策組’?這是因為我作為香港特首,第一要向國家負責,第二要向香港人民負責。”
據悉,中央政策組是香港政府架構下一個專門負責政策研究的智囊組織,其主要職能是向行政長官、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提供關于公共政策的意見及建議,具體工作包括編寫每年施政報告、了解分析社情民意等。
李家超表示,為了香港的利益和國家的發展,在制定政策時會考慮香港的民意和各界人士的需要,并兼顧國家發展和國際形勢。他還計劃每月舉行立法會“前廳交流會”。他強調,加強行政與立法的關系很重要,是“開啟香港新篇章”的基礎。定期的交流便于行政、立法部門建立更好的關系,同時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公眾輿論。
據悉,7 月13 日,李家超率領3 名司長和3 名副司長到立法會前廳與議員進行了首次“前廳交流會”。
李家超指出,在行政主導及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下,交流會只是第一步,未來可以一變十、十變一百、一百變無限,令行政立法關系推上無限的臺階。
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前廳交流會”是一個很好的行政立法新常態,希望在特首的帶領下,行政立法關系有良好的新進展。
此外,李家超準備成立4個由4 位高級別官員領導的跨部門小組,分別為“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小組”“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地區事項工作統籌工作組”“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將根據香港社會實際狀況,帶領香港走出跨代貧窮、土地房屋等困局,解決民生問題。
在問答環節,有立法會議員問:“香港應該如何打擊外國勢力的抹黑,講述更好的香港和內地的故事?”
李家超回應:“過去,特區政府做得比較保守。我們是君子,但世界上有很多小人。我們不可以再‘有麝自然香’(諺語,比喻人有真才實學自然會聲名遠揚),我們要‘畫公仔畫出腸’(比喻說話直白,把不必說的話也說了出來),要勇于發聲。除了靠平臺傳播外,我們還會派官員到海外進行訪問,也會邀請各界人士共同把香港的實情和成就向世界傳播。”
對于“香港特區政府在留住人才方面不夠積極”的問題,李家超表示,已督促有關部門制定新政策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我們的目標是與全世界競爭人才。如果沒有人才,就沒有競爭力。香港以其活力和法治而聞名,這些優勢有助于吸引人才。”他還承諾,將通過擴大市場來增加香港的機會,包括挖掘大灣區的潛力,將香港打造成創新中心。
當媒體問及防疫問題時,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國際化都市,在疫情下正遭受沖擊,許多活動受到影響。他不同意“躺平”,不能讓確診病例任意上升。因為香港人口基數大,就算是個案也可能會引起大面積感染。政府會以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來減少重癥率和感染率,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
7 月13 日,李家超擴大抗疫專家顧問團團隊,委任6 名專家在公共衛生、傳染病學及臨床經驗等范疇提供意見,加強精準抗疫,以最低的社會成本達到最大的抗疫目標。
至于與內地通關,李家超表示,他深知其中的挑戰,尤其是香港單日確診病例在3000例上下高位徘徊。他會以務實的態度與內地相關部門溝通,通過建立互信,顧及雙方利益,制訂一個令雙方安心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