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科洋 吳蕾 趙秀珍 郭成玉 王元元 聶溫展 羅濟香 鞏漢杰 張玉蓮
沙科洋、吳蕾、趙秀珍、郭成玉、王元元:膠州市農業農村局
聶溫展、羅濟香、鞏漢杰:膠州市鋪集鎮人民政府
張玉蓮:膠州市科聯農技咨詢服務部
為確保膠州大白菜的優良品質,膠州在多年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從產地環境、栽培季節、品種選擇等方面總結了大白菜的綠色生產技術。尤其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加大了AA級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比例,進一步提高了商品大白菜的安全性。2007年,以該技術為核心的“膠州大白菜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與開發”獲膠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20年,以該技術為核心的“A級綠色食品大白菜生產技術”被列為青島市主推技術。
生產基地環境應符合NY/T391的規定,生產區域地勢平坦,土壤為耕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壤土或輕黏壤土,排灌方便、通風良好,pH值6.5~4.5,前兩茬未種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在8月中旬播種。
選用抗病、優質豐產、抗逆性好、適應性強、商品性好的晚熟配套品種,如膠白7號、膠蔬秋季王、87-114、改良青雜3號等。
先將種子晾曬2~3小時,然后用50~55℃溫水浸種20分鐘,不停攪拌至水溫30℃后,再用清水浸種2~3小時,稍加搓洗后撈出待播。
直播用種量200~250g/畝;育苗苗床用種量300~400g/畝;精量穴播用種量30~40g/畝。
早耕多翻,打碎耙平,施足基肥。耕層的深度在15~20cm。一般采用起壟栽培,亦有平畦、高畦栽培,土壤鹽堿嚴重或沙性土地塊采用平畦,土壤條件較好地塊采用高壟,高壟的壟距56~60cm,壟高13~19cm。
1.點播
按一定的行株距開穴點籽,穴深0.5cm左右,播入種子3~5粒,播后覆土1cm左右并鎮壓,用種量80g/畝。
2.條播
順壟或順畦劃淺溝,溝深0.6~1.0cm,溝內撒籽,播后蓋細潮土并鎮壓,用種量200~250g/畝。
3.斷條播
按確定的株距順行劃5~10cm短溝,溝深0.5cm左右,溝內撒籽,播后覆土并鎮壓,用種量100~150g/畝。
1.育苗地的選擇
要選擇地勢較高,排灌良好又肥沃,而且沒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耕翻后做成平畦,畦寬1~1.5m,長7~8m,畦內撒入腐熟的優質圈糞或混合糞150㎏,摻入硫酸鉀及過磷酸鈣各0.5㎏,將畦土翻刨兩遍,土肥混勻,然后用平耙摟成漫跑水畦。為了降溫防雨,畦面最好搭陰棚。
2.育苗
利用營養缽、營養土方育苗或穴盤育苗,營養土可采用草炭和田間土等量混合,或由腐熟糞和田間土按3∶7比例混合而成。先澆透水,待水完全下滲后播種,每缽播種3~5粒,播后蓋細潮土,蓋土厚度0.5cm。
育苗畦采用撒播方式,將種子均勻撒在畦面上,然后覆土鎮壓,出苗后立即間苗,以防止擁擠徒長。第一次間苗在子葉長足時,第二次間苗在2~3片真葉時,按每6~7cm見方留苗1株,以便移栽時切坨。育苗播種時間,應比直播早3~4天。
移栽苗,刨坑略大于缽體。移栽幼苗不宜過大,最大不應超過8片葉。根據移栽的早晚,分為小苗移栽和大苗移栽兩種方式。
小苗移栽即在幼苗出土后不進行間苗,當2~3片真葉時,3~4株為一叢進行移栽。移栽起苗時挖小土坨,按預定的株距移栽到生產田里,移栽深度應與原來的土坨相平,邊移栽邊點水,栽完一塊地后立即澆水,以保證成活。成活后間去多余的苗,以后管理方法和直播大白菜相同。
大苗移栽是在大白菜具5~6片葉時進行單株移栽,移栽前一天應先在育苗畦內澆水,第二天起苗,挖苗時要帶6~7cm見方的土坨,以減少根部損傷。定植時先用花鏟在定植畦內按規定株距挖穴,把幼苗栽在穴內,隨即覆土封穴,栽后立即澆水,隔天再澆1水,以利緩苗,待土壤適耕時及時中耕松土,緩苗后的管理方法同直播大白菜。
生產上可根據品種特性確定栽培方式和密度,一般行株距60cm×50cm。
定植時運苗、栽苗、澆水、覆土要細致,栽苗后灌1次透水,以不淹苗為宜。直播要早間苗、多次間苗、適當晚定苗。一般在幼苗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當幼苗長到4~6片真葉時進行定苗。
播種或定植后應及時灌水,保證苗齊苗壯。定苗、定植或補栽后灌水,促進緩苗。蓮坐初期灌水促進發棵;包心初期結合追肥灌水,后期應適當控水促進包心,收獲前10天停止灌水。
基肥選用腐熟的有機肥和復合肥,根據地力情況施足基肥。建議中等肥力地塊每畝施充分腐熟有機農肥5000kg左右,尿素5.7kg、過磷酸鈣50kg、硫酸鉀12kg。翻耕細耙、肥土混勻,并開溝作畦。
追肥以速效肥為主。一般追肥3次,分別在定苗后、蓮坐期、結球前期,根據需肥規律,每次追施尿素15~30kg/畝。收獲前20天內不再使用速效氮肥。
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配合使用化學防治。苗期主要病蟲害有根腫病、黑腐病、蝸牛、蚜蟲等。生長期主要病蟲害有霜霉病、軟腐病、白斑病、黑斑病、菜青蟲、蚜蟲等。防治措施如下:
1.農業防治
選用無病種子及抗病優良品種;培育無病蟲害壯苗;合理布局,實行輪作倒茬;注意灌水、排水,防止土壤干旱和積水;清潔田園、加強除草降低病蟲源數量。
2.物理防治
采用黃板誘殺蚜蟲、粉虱等;覆蓋銀灰色地膜驅避蚜蟲;防蟲網阻斷害蟲;頻振式誘蟲燈誘殺成蟲。每畝宜懸掛粘蟲板50個(黃板30個、藍板20個),粘蟲板應高出植株10cm左右;頻振式誘蟲燈每15畝懸掛1個為宜。
3.生物防治
創造有利于天敵生存的環境條件,選擇對天敵殺傷力低的農藥;釋放天敵,如撲食螨、寄生蜂等。保護與利用瓢蟲、草蛉、食蚜蠅等防治蚜蟲,菜青蟲等可用赤眼蜂等天敵防治,用食螨小黑瓢蟲防治葉螨等。選用植物源農藥等生物農藥防治,如利用昆蟲性信息素誘殺害蟲等。
4.化學防治
農藥的使用應符合NY/T393的規定。常見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法參見下表。

表 秋晚熟膠州大白菜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法
一般進行3次中耕,趟壟3~4次。第1次中耕主要是除草,只用鋤頭在幼苗周圍輕輕刮破土皮即可,不必用力深鋤;第2次中耕在距幼苗10cm范圍內仍然輕刮地面,遠處可以略深,其深度以3cm左右為宜;第3次中耕是在追一次肥和澆一次定苗水后,這次中耕要深淺結合,將有苗壟背進行淺鋤,將行間的壟溝部分深鋤10cm左右,中耕后要結合培壟。
秋大白菜盡量延長生長期促進高產。當連續2~3天最低氣溫降至-1℃~2℃時,應及時收獲。收獲時應選擇晴天進行。去掉根土和黃葉,入窖貯藏,窖內溫度保持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