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潔晶 韓 瑩
自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以來,我們發現學生普遍對自己沒有明確的定位,不能正確面對失敗。比如沒有很好地完成作品時,學生會突然暴躁,甚至會破壞活動室的公共物品或怒砸作品;沒有及時跟上其他小組的進度時,學生會過早放棄活動……這些表現統一指向學生的逆商不足問題。
基于以上情況,我們以“重識自我”為出發點,設計并開展了本次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認識自我,學會正確歸因,樹立自信。
做“我”真好。
認知方面: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正確認識自己。
情感方面:激發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
行為方面:提升學生自我反思和管理的能力、合作與交往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客觀地面對失敗、化解困境。
五年級學生。
活動共計4個課時,總時長約180分鐘。
本次活動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游戲導入
1.“我的手印”:學生將手在水彩顏料上蘸一下,在書本空白處留下自己的手印,再和小組的其他同學進行比較。
2.教師總結: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手印,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環節解析】通過游戲,讓學生放松心情,在歡樂的氛圍中快速融入活動,展現最真實的自我。
第二階段:實踐探究
1.認識自己
(1)學生拿出小鏡子觀察自己,將觀察所得記錄在表格中(見表1)。
表1 我眼中的“我”
(2)采訪老師、同學,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并將他人的評價填入表格中(見表2)。
表2 別人眼中的“我”
2.自我總結
學生根據兩張表格的內容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定義自己。
3.挑戰自我
學生按照抽簽結果,進行“目光炯炯”挑戰賽。
教師指導:提醒觀看的學生保持安靜,不要干擾正在比賽的學生。可以從場下的學生中選擇一名監督人員,監督場上的學生是否按照規則進行比賽。
【環節解析】由淺至深,從自我觀察到他人評價再到總結重塑,學生對自己的感知層層加深,自我認知也在一步步完善,實現了挑戰逆商的目標。
第三階段:交流評價
1.交流與分享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享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填寫個人總結與反思表(見下頁表3)。
表3 個人總結與反思表
2.評價反思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其他小組進行評價,填寫小組評價表(見下頁表4)。
表4 小組評價表
3.拓展延伸
教師結合學生活動表現,講解并演示幾種克服自卑、增強自信的小方法,如60秒Pr法、成功性格訓練法等。
【環節解析】通過分享活動感受,深化學生的記憶。拓展延伸環節讓學生認識自我,學會走出挫折,樹立自信。
本次活動采用探究學習方式,學生通過游戲得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認知。接下來,通過兩個任務進行認知深化。任務一,認識自己,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信息總結能力。自我認知與他人認知相結合,轉化學生現場學習力。任務二,小組合作,學生從個人到團隊,以競賽方式完成任務,獲得自信感和榮譽感。學生在團隊合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綜合實踐能力的同時,現場學習力也在逐步得到強化。
本次活動從自我認知維度入手,鼓勵學生直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探究。從手印游戲開始,建立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連接,再到對鏡觀察,建立自我內心和外觀的連接,最后“目光炯炯”任務觸發學生的情感碰撞。多重連接讓學生多角度認識自我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自我認知的覺醒。
活動中,教師時刻觀察學生在活動進程中的表現,關注學生現場學習力的轉化,對于產生負面情緒的學生進行正面干預,關注學生在現場學習中學習動力、能力和毅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