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賢英,白雪梅,孫小梅
(1.聊城大學 圖書館;2.聊城大學幼兒園,山東 聊城 252059)
隨著全民閱讀時代的到來,全國上下掀起一股“閱讀熱”。作為全民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閱讀在全民閱讀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被稱為“根的工程、花的事業”。而嬰幼兒閱讀更是重中之重了。嬰幼兒,一般指學齡前兒童,主要是0~6歲的嬰幼兒。嬰幼兒閱讀,是指與閱讀活動有關的行為,旨在激發嬰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其閱讀習慣。
世界各國很早就意識到嬰幼兒閱讀的重要性,紛紛制定相關的推廣活動來推動本國的嬰幼兒閱讀活動。我國的幼兒早期閱讀推廣工作進行的比較晚,且局限于經濟文化發達地區的圖書館。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中,將“養成并強化兒童早期的閱讀習慣”列為十二項主要使命之首。要實現此項目標,對我國目前情況而言任重而道遠。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先進、科學的嬰幼兒閱讀推廣項目的成功實施,對我國的嬰幼兒早期閱讀推廣活動有著重要的啟示。
英國的“Bookstart”項目自1992年開始實施,至1999年大多數地方政府都積極參與其中。到2000年時,它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圖書贈禮計劃。隨后,隨著多個部門的資助及政府的支持,再有其計劃本身在程序上的可操作性等優點,使得Bookstart在德國、意大利、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分支機構[1]。此項目已跨越英國本土,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嬰幼兒閱讀推廣項目。直至現在,Bookstart項目及其網站一直持續運作并發揮其閱讀推廣的作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如日本、意大利等的嬰幼兒閱讀推廣項目大都直接加盟或是在Bookstart的基礎上與本國實際情況相結合而進行的,開始時間早,并持續發揮著重要作用(見表1)。

表1 中外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時間
目前,我國的嬰幼兒閱讀推廣項目,實施比較成功、影響較大的就是2011年蘇州圖書館推出的“悅讀寶貝計劃”,并于2013年正式被英國 Bookstaa總部承認,蘇州圖書館也因此成為我國大陸地區第一家 Bookstart成員館。至今發展狀況呈現良好的勢頭。
英國作為“Bookstart”項目的鼻祖,是由英國圖書信托基金會與伯明翰公共圖書館、南伯明翰健康管理部門、伯明翰大學教育學院合作發起的,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由基金會發起的閱讀運動。無論它的發起者、實施者、宣傳者及宣傳禮包的準備和發放等,都是眾多參與者共同參與合作的結果,這也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項目各個方面的完備、有序、合理、正常的運行。因此,此成功經驗也被很多國家借鑒。
同樣,美國的閱讀推廣項目也呈現多元合作的趨勢。尤其BR項目是在美國兒童圖書館服務協會的指導下,與醫療健康機構、基金會、圖書出版社、志愿者協會等合作[2]。ECRR及ROR等活動也是通過多元合作滿足嬰幼兒閱讀推廣的多方面需求,才使得美國的這3個嬰幼兒項目一直發展至今,且這3個項目的官方網站的宣傳、推介作用功不可沒。
意大利NPL項目,最開始是3家單位發起,聯合了超過4 000位館員、多家圖書館和信息服務機構參與到此項目中來。正是參與項目推廣者的多元化及其管理方式,才使其持續20年的發展,并煥發著勃勃生機。
目前,我國只有蘇州圖書館的“悅讀寶貝計劃”項目在一開始實施就注意與多部門的合作,其他的嬰幼兒閱讀推廣項目基本是館內行為。
由表2可以看出,各國的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能夠開展如此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或地方機構的資助。這些發達國家的嬰幼兒閱讀推廣項目的經費來源,在政府資助為主的基礎上,都非常廣泛的開拓多渠道經費來源以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

表2 中外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經費來源
我國的幼兒早期閱讀推廣活動最成功的“閱讀寶貝計劃”,也有穩定的財政撥款,但它的活動僅限于蘇州。而其他地區的一些推廣活動卻影響力有限。
美國政府為提高人們對嬰幼兒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自1965年后相繼通過《兒童早期教育法》等3個法規。兩任總統也非常重視兒童閱讀,并親自參與推動相關法律的實施,重視孩子的閱讀。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引起各界對嬰幼兒從出生起進行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視,使美國邁入了嬰幼兒早期閱讀和教育快速發展的階段。
英國向來非常重視嬰幼兒早期教育。1998年提出了第一項國家對早期教育的干預政策——“確保開端”計劃(Sure Start),以此為起始標志,英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針對0~5歲兒童的早期教育政策[4]。正是有這些政策法規的保駕護航,才使得英國的嬰幼兒早期閱讀項目開展得如此成功。
2001年,日本第153次國會制定并通過《關于推進少兒讀書活動的法律》,為少兒閱讀的推廣提供了法律保障。從2001年12月開始頒布《日本兒童閱讀推廣法》,后幾經修改,并制定了多部學校圖書館法,在不同程度、不同層面上為少兒閱讀推廣提供了全方位、立體的法律保障體系。
我國至今沒有一個正式的促進兒童(更沒有關于嬰幼兒的)閱讀計劃的政策或法律出臺。
英國公共圖書館對已經實施的項目,無論大小,都會對項目進展、影響進行調查和效果評估。從1993年—2005年,連續七次對該項目進行隨訪評估和官方研究評估,并進行相應的社會投資回報研究。
美國自1989年ROR項目推出之初,就非常注重對該項目的效果評估。對ECRR則是成立專門的工作組進行全面評估和委托專家進行專業評估兩種方式。隨著不斷的實踐、研究和評估,ECRR在不斷地成長和完善。
意大利的NPL對計劃的評估研究也極為重視,對服務對象展開多年連續追蹤,并不斷的改進計劃的方式、方法,完善計劃的內容、程序等。在此基礎上,NPL發展出“生而為聽”(Nati per La Musica,NLM)音樂素質服務。相對比較而言,意大利的評估更細致、更具體一些。 2010年,“Read to Me!”也對加拿大全國范圍內的早期識字計劃進行了調查評估,此舉客觀上促進了早期閱讀在加拿大良好的發展勢頭,有利于共同研究和分享經驗。
就我國的嬰幼兒閱讀推廣項目現狀而言,研究多集中在一些外在性問題上,較少有對閱讀推廣項目的效果評估等內在性問題研究。
公共圖書館在開展嬰幼兒早期閱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但只單純靠圖書館自己來實施卻是極不明智的。①要一個統一的權威的部門來牽頭。2009年,我國成立了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下設21個專業委員會中,包括了兒童與青少年閱讀推廣專業委員會[5],但卻沒有專門的嬰幼兒閱讀推廣委員會。筆者認為,可以再成立一個嬰幼兒閱讀推廣委員會。這樣,才能形成自剛出生至成人的完整的閱讀推廣體系,才符合“出生即閱讀的”理念,更符合當下推廣全民閱讀的號召。②只靠一個部門的“單打獨斗”是很難收到預期良好效果的。政府制定政策,并參與政策的實施,可以起到很好的協調作用。政府部門,如文化旅游部、教育部、衛計委等都有推進文化藝術領域的公共文化服務和指導幼兒教育的工作職責。支持嬰幼兒早期閱讀推廣,他們責無旁貸。政府的參與,能表明政府積極的態度和立場,能提高各參與團體、機構的積極性,更能擴大活動的積極影響。
從嬰幼兒早期閱讀推廣發展比較好的幾個國家來看,其經費一部分來自基金會的支持,一部分來自政府的扶持,還有就是各渠道籌集資金。穩定的經費保障是活動得以成功實施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各公共圖書館舉行的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基本是自己出資解決。只有蘇州圖書館的“悅讀寶貝計劃”每年政府撥款10萬元用于購買大禮包和相關內容物的制作及采購,2013年底“悅讀寶貝計劃”正式加入Bookstart后,財政將專項撥款提高到每年80萬,愛心企業也為“悅讀寶貝計劃”提供贊助,為活動的深入持久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6]。政府撥款是基礎,自籌資金是出路。我們在積極爭取政府撥款的同時,可以與早教機構、嬰幼兒讀物出版商、銷售商和玩具商等合作,讓他們提供早教產品或經濟資助,而項目可以為他們做品牌宣傳,共同推進項目的發展。也可以直接尋找投資方,共同商議雙方互益的合作方案。另外,我們還可以尋找相關的企業、機構或成功人士提供愛心捐助。拓寬多方經費來源,是保證早期閱讀推廣活動持續有效并高效開展的重要保障。
美、英等國家都非常關注和重視嬰兒早期閱讀,無一例外地將嬰幼兒閱讀納入整個閱讀計劃,通過宣傳嬰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而將家庭成員也帶入閱讀活動中,并注重提升父母與孩子共同閱讀的能力[7]。嬰幼兒的早期閱讀,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親子閱讀。親子閱讀對孩子來說,可以說是父母愛的體現,是一種文字的美的享受,且對兒童語言的獲得和識字能力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心理學家西格曼博士提出:睡前10分鐘的親子共讀除了可以幫助孩子入睡外,對幼兒的免疫系統、傾聽的技巧及想象力的發展都有益。親子閱讀帶來的安全感,家庭生活熏陶出來的健全人格,閱讀優秀圖畫書帶來的關于愛與美的體驗,最終都會指向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與和睦的人際關系[8]。因此,中國的父母需要改變閱讀是上學后該做的事情的觀念,從主觀上、行動上強化對嬰幼兒閱讀的重要性的認識,積極進行親子閱讀,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嬰幼兒的心理特征和成人有許多共同點,但又有其自身年齡段所獨有的心理特征:如專注力較差、對語言尤其是書面語言的理解力弱、記憶保持時間短、邏輯思維能力差等。因此,我們在制定并實施閱讀推廣活動時,應對嬰幼兒制定有針對性的閱讀計劃。如針對嬰幼兒專注力差的特點,活動可以設置專門用場地,現場簡潔、素雅,減少對嬰幼兒的干擾,還可以將故事時間限制在15 min~20 min等。針對嬰幼兒語言理解能力差的特征,在制定閱讀計劃時,可以再將嬰幼兒細分為0~1歲、1歲~2.5歲、2.5歲~4歲、4歲~6歲等,或按德國備受推崇的“閱讀測量尺”的劃分方法,將0~10歲的孩子劃分為10個階段等,按照每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制定特定的閱讀計劃或提供合適的閱讀書單,能收到比較好的閱讀效果。針對嬰幼兒記憶保持時間短的特點,可以采用對話式閱讀,幼兒多說,閱讀推廣人聆聽,需要閱讀時,也采取重復性閱讀,并用比較形象化、口語化的閱讀方法,更易于嬰幼兒聽懂、記住。針對特殊群體、特殊年齡段的特點,制定特殊的閱讀計劃,實現嬰幼兒精準閱讀推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效的評估機制能及時發現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做出調整和修正,以保持項目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而我國目前的閱讀推廣活動缺乏的正是這種有效的項目效果評估。影響較大的蘇州圖書館的“閱讀起跑線”項目,目前也沒有有效的評估機制,效果難以量化。我們可以對嬰幼兒閱讀活動進行跟蹤調查,對每次閱讀活動進行分析總結,趨利避害,為下次活動積累素材。根據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情況,制作更加符合國情、館情的調查表,包括活動組織者的硬件及軟件情況的統計等等。通過對參與者的數量、參與的時間、家庭或者個人參與的次數等進行統計,并對活動的組織者、組織的目的、組織過程中考慮的特殊情況、預算情況等進行詳細記錄[9]。尤其重視對活動結束后信息反饋的收集。這些都將為項目后期的效果評估奠定基礎。如果圖書館無法單獨完成評估工作,可以與相關研究機構共同完成,或是直接聘請專業人士或專業機構來完成。開展活動效果評估機制,是保證項目持續、有效、健康發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