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規劃院上海分院院長 孫文華

VOL.493 2022.07中
鄉村振興的目標是為了縮小城鄉差距,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縮小公共服務差距。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也需要大力推進農業人口就近轉移,也就是需要就近城鎮化,就近城鎮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縣城是城市和鄉村的節點,是城鄉融合的關鍵空間,縣城本質上也是小城鎮的一種類型。
因而縣城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空間載體,縣城的功能定位文件中已經寫得很清楚,問題是怎么去理解和實施落地。《小康》雜志7月中旬刊專題報道也提到,縣城建設有利于農業人口就近城鎮化。而縣域經濟發展程度參差不齊,本身的資源特色、產業基礎、區位交通都不一樣。縣域功能定位一定需要“策劃”。
策劃是規劃的前提,是從0-1,或者從1-10的過程,策劃需要辯證思維,系統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戰略思維。需要找到縣域經濟的要素,構建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動力。依托于體制機制和金融工具,縣域統籌,激發社會活力,持續發展。
縣城要積極投入三類設施的補短板建設,首先是資金的來源,現在各個區域財政資金緊張,就需要借助金融資本,采用更為靈活的方式和社會企業進行合作。例如,縣城的ppp模式、產業基金、ABS等金融工具都需要綜合利用,增強社會資本在縣域建設方面的作用。
針對產業發展,需要借助省一級力量進行空間規劃,確定自身的產業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體系,獲取省一級在縣域產業發展方向的支持。
縣城是縣域城鎮體系的中心,縣城的發展需要和特色小鎮及其他鄉鎮共同發展,產業定位需要統籌兼顧,和鄉村產業形成產業關聯,在農村區域選擇好特色農產品,根據不同鎮域做好定位,形成農村電商流、數字鄉村流,產品體系,產業園空間布局,小鎮分類布局等縣城發展的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公共服務則要突出“便民”,“高效”,利用數字化現代科技手段,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