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力,徐兆伯,王珂佳,沈 暉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貴州貴陽 550025)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從2008 年首屆至今,日趨成為兼具展示、宣傳、評價、激勵和導向職業院校及學生的多重功能競賽體系,大賽逐漸成為推進我國職業教育教學發展、改革的平臺。隨著對大賽系統研究的不斷深入,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培訓、實訓條件改造、教學資源共享等方面都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了引領作用。為發揮我省“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優勢”,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服務“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貴州省職業院校師生技能大賽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選拔賽在2022 年增設省賽特色賽項——白酒品評。該項競賽對照品酒師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認定標準,從白酒品評技能、白酒品評和白酒文化理論知識對參賽選手開展考核。通過競賽提升學生白酒品評技術技能,推動“崗課賽證”綜合育人,賦能“技能貴州”建設,促進白酒品評崗位鏈、人才鏈、專業鏈深度融合,培養更多釀酒產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本賽項為個人賽,以院校為單位報名,每校限報5 名參賽學生,每名參賽學生的指導教師限1人。參賽學生為高職院校2022 年在籍全日制學生。由來自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與貴州省食品工業協會的多名省內知名白酒專家作為裁判組、仲裁組成員參與比賽執裁和仲裁。
在正式比賽前由承辦校統一組織選手進行集中培訓,講解競賽流程、競賽紀律以及答題卡填寫方法,重點開展品評培訓,幫助選手熟悉酒樣風格特點。
本賽項分為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兩個模塊。考核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品酒師》(職業編碼6-02-06-07)高級工(三級)為基礎,涵蓋白酒行業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白酒品評賽項技術規程部分內容。
理論考核為白酒品評基礎知識,滿分100 分,權重20%。考核方式采用閉卷、機考方式進行(不同機位號試卷相同,但題目順序號、選項隨機產生),主要考核選手職業道德基本知識、釀酒知識、感官品評知識、食品風味知識、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和白酒文化知識。
技能考核共5 個輪次,滿分100 分,權重80%。每輪提供密碼編號的酒樣5 杯,參賽選手按照試題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對酒樣品評,并將品評答案填入試題對應的答題卡。通過酒度差鑒別、白酒香型鑒別、白酒質量差排序3 種試題考核選手白酒品評技術、白酒分類知識等。為考核選手品評穩定性,設置同一比賽輪次重現酒樣識別和不同比賽輪次再現酒樣識別。5輪技能考核內容和分值見表1。

表1 技能考核內容和分數表
本次競賽高職組共有7 所院校35 名選手參賽,參賽選手平均年齡21.91 歲,其中最大35 歲,最小19 歲。參賽人員年齡主要集中在20~22 歲,占所有參賽人員的68.57%。對參賽隊員的所學專業進行分析,35 名選手來自13 個不同專業,其中釀酒技術專業最多,占比達28.57%。

圖1 參賽選手年齡情況

圖2 參賽選手所學專業情況
1.3.1 整體成績分析
在實際比賽中,有2 位選手因故未參賽,因此成績分析僅對完成比賽的33 位選手進行。對參賽選手的成績總分分析發現,成績符合正態分布,得分主要集中在60~80 分,占總人數的49.49%。本次理論成績全部為客觀題,所有選手得分普遍較高,80 以上的人數占63.64 %;實操成績相對分散,得分在40~50 和70~80 之間較多,均占總人數的24.24%,這跟本次競賽為初次舉辦,多數選手沒有針對性訓練,缺乏品評競賽經驗有關,整體成績符合預期。
1.3.2 選手成績與性別之間的關系
本次參賽選手中女性選手9 名,占27.27%,男性選手24 名,占72.73%。根據參賽隊員的性別分別對理論考試、實操考試、5 個實操試題和總分的平均值進行分析。女選手在理論、實操和總分平均得分均略高于男選手,總分前10 名選手中,男選手為6 人,女選手為4 人。通過顯著性分析發現理論成績中女選手和男選手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0.05)。

圖3 參賽選手競賽成績分布圖
1.3.3 選手成績與所學專業之間的關系
競賽對于選手所學專業未做限制,對參賽隊員所學專業大類的成績進行分析發現,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選手的實操成績明顯高于其他專業大類學生,與選手備賽訓練、指導教師能力和所在院(系)競賽組織程度有關。
分析參賽選手比賽過程及競賽成績,在實操考核中雖然大多數選手品評操作規范,但在對不同試題的考核中還需要進一步練習。比賽中的主要失分點集中在:
(1)非四大基本香型白酒的特征不熟悉:香型鑒別試題中兼香型白酒、鳳香型白酒、小曲清香型白酒等白酒的失分較多。據了解,部分選手在賽前訓練中使用樣品并非標準酒樣,導致對各香型典型風格特征認識偏離,導致失分。
(2)對于主流香型白酒的質量標準把握不準:在實操競賽第四輪、第五輪考核醬香型白酒(滿分23 分)和濃香型白酒(滿分20 分)質量差異中,選手平均得分為13.00 分和10.55 分。貴州作為醬香型白酒主要產區,職業院校學生對醬香型白酒的熟悉程度大于濃香型白酒。兩輪總分平均值為23.55,占43 分總分的54.76%,說明對于參賽選手在質量差的判斷標準上還需進一步加強理解和訓練。
(3)對于競賽規則理解不透徹:競賽在香型再現試題中設置了一組再現,填對一組得2 分,填錯倒扣4 分;在質量差試題中設置了一組重現,找對一組得3 分,找錯倒扣6 分。重現和再現的設置是對選手記憶力、品評穩定性和準確性的考量,但部分選手未能理解競賽評分標準,盲目填寫“重現”“再現”造成失分,部分選手甚至出現單輪實操得分為負數情況。參賽選手和指導老師還應當對競賽規程和評分標準多加理解,并加強針對性的訓練。
本次大賽的成功舉辦進一步貫徹落實了《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 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大力宣傳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向全省宣傳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聚焦“提高質量,提升形象”,展示職業教育重大改革發展成果,營造全省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良好氛圍,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加快推進職業教育擴容提質與傳統產業提質升級。
技能競賽的舉辦意義在于將行業、企業的最新技術標準、操作規范、市場動態引入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通過本次競賽,促使參賽的院校將白酒品評“精益求精、質量至上”的競賽理念和考核內容、考核方式融入日常教學,實現人才培養的技能和企業的需求緊密對接,真正發揮競賽的引領作用。

表2 不同性別參賽選手各項成績平均值對比

表3 不同專業大類參賽選手成績對比
“白酒品評”特色賽項邀請行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參與的“開放辦學”的態度將競賽資源轉化成了釀酒行業資源,提升了行業各參與方的協作能力,提升了學生釀酒及相關專業的專業技能,增加了就業砝碼,激發了非釀酒專業院校師生對傳統產業的了解和熱情。競賽建立了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的溝通紐帶,又形成了各院校釀酒行業人才培養的良性競爭機制,為釀酒行業注入更多活力。
白酒品評特色賽項在宣傳了尊重勞動、尊重技能、重視職業教育的人才觀和教育觀,推動釀酒技術專業“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同時,也對釀酒產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各環節提出了新要求。
在釀酒產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當通過對釀酒行業的廣泛調研,充分分析白酒品評競賽賽項內容和品酒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要求,將競賽和證書知識點、技能點融入課程標準,實訓環節與大賽訓練、證書考核項目相結合,做到環節一致、方法一致、評價一致、考核一致,在教學中貫穿文化素養和職業素養,幫助學生通過課程認識、熟悉、參與比賽和證書考核。
同時,還應當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白酒品評與勾調技術》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對各崗位職業能力進行分析,列出工作任務所需的技能和知識,歸納成典型的工作任務,形成職業行動領域,校企雙方教師共同選擇教學內容,通過整合、序化,編制成學習資料,“崗課賽證”融通讓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結合,快速提高專業技能,在課程學習后即可參加品酒師(四級)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為就業奠定堅實基礎。
競賽成績的穩定發揮離不開一支高水平、高技術的優秀教學團隊。指導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是影響競賽成績的重要因素,專業教學團隊借助技能大賽契機,提升專業技能、提高教學水平,在團隊內形成良性競爭,形成“傳幫帶”格局。職業院校組建競賽教師團隊時應當推進“下、訪、掛”“一師一企”,指導教師每年至少1 個月在企業進行針對性的技能提升。教師團隊應當由老中青三個年齡結構構成,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帶領年輕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備賽,除了傳授專業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指導年輕教師做好教學與競賽指導的時間分配,傳授備賽經驗,提高教師團隊的整體指導水平。
為充分擴大競賽的影響力和規模,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營造良好的備賽環境是對參賽組織的重要要求。職業院校應當出臺正式的技能競賽管理辦法和學習成果認定辦法,如:具體的競賽成果轉換規則,明確競賽成果置換成專業課程學分的流程,根據競賽成果申請課程免考手續等。同時,為進一步激勵師生參與技能競賽,職業院校還應當明確技能競賽獲獎師生的獎勵,如設立專項的技能競賽獎學金,參加技能競賽的獲獎學生能夠獲得額外的課程加分和創新創業加分,在各類評獎評優活動優先考慮技能競賽獲獎選手。除此之外,還應當加大技能競賽實訓基地建設、實訓設備的投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競賽訓練環境。對于停課集訓的學生,進行靈活的彈性管理機制,比賽結束后對競賽學生進行集中的專業授課,彌補其專業課程學習的不足等。
此次白酒品評特色賽項的順利舉辦加快了省內職業教育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步伐,打通了釀酒技術職業教育的“崗課賽證”融通渠道,精細打磨了釀酒技術職業教育質量,為社會儲備了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以賽促訓”的模式激發了廣大職業院校學生苦練內功,勇攀技能高峰的熱情,有利于大范圍推動白酒品評勾調人才的培養工作,打造貴州白酒工匠,為我省釀酒行業在“十四五”期間的加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釀酒技術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新的發展方向。
在當前對白酒品評勾調人才需求日益旺盛的趨勢下,需要進一步地積極融合品酒師職業技能標準,從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細化考核技術標準。同時,做為“崗課賽證”融通的進階模式,若能將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鑒定融入競賽,以賽代考,對于成績優異的選手除了頒發榮譽證書外,還發頒發相應等級的品酒師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將進一步實現行業發展與個人職業發展的統一,對白酒品評技能人才培養和釀酒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