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丁云 通訊員 王濤 實習生 孫子涵
經歷了一場匆匆的夏雨后,白洋灣街道金筑社區里“城市農莊”中的植物閃耀著或濃或淡的翠色,彌漫著雨后的泥土香氣,繪制出一幅雨后夏景圖,讓人心曠神怡。在蘇州,夏天最有儀式感,它的身影不僅藏于一聲蟬鳴和一抹綠蔭中,更落于可人的美食中,“不時不食”是人們對美食的“倔強”。從初夏開始,金筑社區的老蘇州們開啟了“用美食致敬夏日”的模式,而其中一部分食材,正是來自“城市農莊”。

未走進“城市農莊”,茉莉花的清香已撲面而來,隨即,一盆盆茉莉花映入眼簾,老花農們正仔細地將殘花、花苞和花朵分開。隨著花香日漸濃郁,社區里的花農們也日漸忙碌,每天迎著朝陽采摘、挑揀、曬干轄區農莊里的茉莉花后,制作成簡單易保存的茉莉花茶。
“做花茶一定要現摘,而且要花苞飽滿潔白,還沒有完全開放時。”“如果花瓣還帶綠色,說明香氣沒到最充分時;如果花朵已經盛開,那香氣已經揮發了不少?!薄败岳蚧ú杩梢蕴嵘裥涯X,緩解頭痛等癥狀,不喝咖啡的人喝茉莉花茶也可以提神?!被ㄞr沈大妹邊挑揀茉莉花邊說著。
受專業設備和原料的影響,金筑農莊里的茉莉花是自然晾曬干的,雖然香氣易揮發,但保存時間也得到了適當延長?!拔夷贻p時,村里就栽種茉莉花。那時一到開花,每天清晨就去采摘剛長出來的茉莉花苞,然后賣給附近的茶廠。那會兒賣得好,長青、白洋灣一帶家家戶戶都種,是家庭的重要收入來源。現在種‘三花’的越來越少,但卻是這一帶獨特的農耕文化。前幾年,我就提議在‘城市農莊’里也種一些,擴展到現在‘城市農莊’里有二十多盆,從春到秋洋溢著花香,多么好?!崩匣ń秤岣D薪榻B。
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面條則是食品中歷史最悠久的一種。蘇州有俗語“冬至餛飩夏至面”。在夏至前夕,金筑社區舉辦了一場活動,在美食達人包巧珍的指導下,一起做五彩蝴蝶面。
“傳統中,隨著氣溫的持續上升,人們的食欲也在降低,進入難熬的‘苦夏’,日常飲食要口味清淡,營養豐富,好消化易吸收?!卑烧浜椭妫用駛儎t圍坐著,將提前準備好的菠菜、莧菜、胡蘿卜、西紅柿、紫甘藍等蔬菜切細、榨汁。色彩繽紛的蔬菜汁代替了清水,將面團染成了五彩的顏色。包巧珍再用搟面杖將一塊面團瞬間搟成薄皮,利用模具壓制成型,之后用筷子在中間輕輕一夾,漂亮的蝴蝶面就是這樣制作的。

社區工作人員金夢姣則在線上教居民們制作一杯清熱、潤燥、美容、開胃的百香果檸檬蜜:“需要準備好檸檬、百香果、黃冰糖、蜂蜜以及密封罐,黃冰糖可用白冰糖替代,但功效的話黃冰糖更好……”金夢姣演示,用鹽搓洗檸檬,就會聞到檸檬四溢的清香,再用清水浸泡若干分鐘后,撈出晾干;檸檬切片去籽,百香果挖出果肉;干爽的玻璃罐中鋪一層蜂蜜打底,再依次鋪一層檸檬、一層百香果、一層黃冰糖,循環往復,直到最后蓋一層厚厚的蜂蜜,密封置冰箱冷藏。
“飲用前,要搖晃均勻?!薄帮嬘脮r取兩至三片檸檬,挖三四勺汁,用溫水沖泡?!薄懊刻煸缟掀鸫矔r喝一杯,可以起到很好的排毒清腸的作用?!苯饓翩贿呏v解,一邊叮囑大家其中的要點:“熱水會破壞檸檬中含有的維生素,不要用熱水沖泡。制作完成后要盡快食用完畢。”
社區美食活動中的一部分食材原料,源于金筑家園的“城市農莊”。青菜、小番茄、燈籠椒、茉莉花、田七……露臺上蓬勃生長的植物們把社區居民的田園情結帶進了現實。
金筑家園是白洋灣街道下轄的一個征收安置房小區,這里的居民多數曾是當地農民,入住初期,毀綠種菜情況時有發生,影響了小區的環境衛生,更危及鄰里關系。社區攜手蘇州市蔬菜研究所共建實踐基地,在城市屋頂露臺上開辟“城市農莊”,不僅讓居民能夠回味昔日江南農耕的田園風光,體驗勞動收獲的喜悅,同時也作為“空中花園”成了高樓聳立的城市空間里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在研究所專家的傳授指導下,社區骨干志愿者們對盆栽蔬菜的種植越來越得心應手,“城市農莊”的發展也越來越壯大,逐漸成為姑蘇區第一家蔬菜研究所實踐基地,并擴大種植起田七、養心菜等中藥材來。
“城市農莊”收獲的瓜果蔬菜和鮮花,不僅為社區美食活動提供食材原料,分給社區低保戶、貧困戶和孤寡老人可減輕他們的日常生活負擔,不定期舉行扶貧義賣活動所得的收入還可捐助給困難人群,社區青少年也可以在此學習識別和采摘各種植物……“城市農莊”成了金筑家園共同建設睦友親鄰的美好家園,促進鄰里關系和諧發展的最佳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