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婧 本刊全媒體記者 曹 眾
活力東極,滿弓起跑。
重點項目建設工地上,建設者們搶工期、趕進度;園區企業廠房車間內,生產線加速運轉;城市建設與鄉村振興奏出交響曲;重點突破性工作,擘畫著發展藍圖;高漲的干事創業熱情,點燃佳木斯向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進發的新引擎……
虎年開篇,佳木斯市就密集召開重點突破性工作推進會、招商引資工作動員會、警示教育大會、農村工作會暨全市畜牧業發展動員會、民營經濟工作會議和人才工作會議……陽春三月,《共建大三江墾地融合發展示范區協議》簽署,為新發展匯聚新動能。其后,208 個省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仿佛吹響沖鋒的號角,讓佳木斯加速奔跑!
佳木斯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全面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打造‘六區’‘八中心’,深入推進‘十項重點任務’”的目標。“產業優、經濟強的繁榮富裕之城,動能新、活力足的包容開放之城,城鄉美、社會安的宜居樂業之城”。這是佳木斯發展的愿景。
如何讓藍圖變為現實,讓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可持續?成為擺在全市廣大黨員干部面前的“考題”。
在佳木斯重點突破性工作推進會上,“三個關鍵”給出辯證法、方法論——關鍵在自己、關鍵在抓重點求突破、關鍵在實干再實干。
“作為黨員干部就要自找苦吃。我們多苦點、多累點,讓城市更好一些、百姓更幸福一些。城市是我們每個人的家,每個人都有責任興旺這個家,愛家護家興家。”市委書記王秋實在大會上的講話字字懇切、情真意切。
“佳木斯的發展關鍵在我們自己。”王秋實闡釋的是一種自立自強的精神、一種團結一致的力量。
66項更細化、更明確的重點突破性工作必須如期完成,這是實現市黨代會確立目標的關鍵所在。
由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市級領導為成員組成重點突破性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各專班由市級領導負責,一項任務一項任務壓實推進,一個節點一個節點不斷突破,為打造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形成強大執行力。
3月23日下午,佳木斯與北大荒集團共同簽署《共建大三江墾地融合發展示范區協議》。本次成功簽約,開啟了雙方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的嶄新篇章。一次新合作,孕育著新的經濟增長點,釋放著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佳木斯城市風光景色宜人(圖片由中共佳木斯市委提供)
以“龍頭企業+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農戶”模式,市縣鄉村聯動,把農民組織起來,“抱團”經營上規模、提質效、增誠信,加快農業經營體制改革。打造多個墾地合作示范村,推進土地托管、高標準農田和黑土地保護。
共建高新區,聚焦建設省東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充分發揮北大荒集團科技、品牌、市場等資源要素優勢和廣泛影響力,積極幫助佳木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實施需要堅決果斷的執行力。佳木斯市連續多次召開墾地融合發展推進會議,高位拉快融合發展的“進度條”。
北大荒農服集團注冊落地,有序開展土地托管、示范村鎮、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黑土地保護工作;北大荒精準農業科技公司生產北斗導航儀近6000 臺;眾為科技公司入駐高新區并投產,現已生產播種機單體470 臺套……項目多點開花,融合并進。
最美人間六月天,大干快干正當時。
在抓緊抓實抓細,分區分級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佳木斯按下“快進鍵”,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快“復原”。
走進哈電集團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電股份”),大型車間軸瓦班組內機聲隆隆,電工車間內機器快速運轉,工人操作如行云流水,一派繁忙景象。為保障生產進度、保證“佳電”速度,企業開足馬力加快生產。
今年,佳電股份把數字賦能作為重中之重,開辟了新打法、新思路。為持續推進數字化戰略,佳電股份先后引進了端蓋加工線、散線繞組自動線、機器人噴漆自動線、沖槽自動線、整形自動線、搖擺沖自動落料線等自動化、智能化設備,不斷提升企業智能制造水平與實力。
為確保國家重點項目用電機按時交付,企業加快推進主氨風機成套產業化項目,持續推動數字化工廠建設,落實“雙碳”要求,開展高效節能型新產品研制。
同樣按下生產“快進鍵”的,還有中建材佳星玻璃(黑龍江)有限公司。在年產1900 萬平方米薄膜玻璃的生產車間,精準抓取產品的智能機械臂、數字化賦能的生產線,展示著企業的“高科技范兒”。
在薄膜生產車間,600 米長的生產線上全程數字可控,一個班組僅需要18 名工人就能夠完成全部裝箱任務。智能機械手配以堆垛機,提高了近1倍的抓取能力。擁有21項專利的智能化生產車間,整體工藝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今,整條生產線都實現了“網絡化”。數字賦能,讓工廠“更聰明”。
站在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新賽道”上,佳木斯市正以奔跑之姿,向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加速前進。城市不斷激蕩著新活力、展現著新面貌、釋放著新精彩。這所有的“新”,都指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佳木斯,這座承載著情懷、發展、活力之城,正在加速將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由愿景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