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章左艷 唐雯琦 鄭清如 錢海泳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上海 200233
重癥監護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醫院救治 危重癥患者的主要場所,因工作量大、工作時限久,長期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易影響ICU 護士精神狀況,破壞人體生物鐘,進而影響護士睡眠質量,增加睡眠障礙風險[1-2]。睡眠質量對于ICU 護士工作效率、工作質量等具有重要影響,睡眠障礙可導致次日精神萎靡、身體疲乏,易增加ICU 工作安全隱患,進而影響患者治療效率[3-4]。因此,積極改善ICU 護士睡眠質量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隱患有重要意義。職業獲益感是指個體在自身所從事工作中可感覺工作自身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5]。部分研究認為,護士職業獲益感與工作壓力有關,護士職業獲益感較低時,易產生職業倦怠,增加工作壓力,進而影響護士精神面貌,影響睡眠質量[6-7]。由此推測,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可能對睡眠質量有一定影響。鑒于此,本研究通過觀察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和睡眠質量情況,分析職業獲益感與睡眠質量的相關性。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7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在上海市兩所三甲醫院ICU 工作的160 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納入標準:具備護士從業資格證;在當前醫院ICU 工作>1 年;臨床一線護理人員。排除標準:休假或請假時間>3 個月;外院進修或實習護士;伴有睡眠障礙;伴有焦慮癥、抑郁癥等精神疾病;長期服用安眠、鎮靜類藥物。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職業獲益感及睡眠質量評估 ①職業獲益感:采用護士職業獲益感問卷[8]評估,問卷包括正向職業感知(7 個條目)、良好護患關系(6 個條目)、親友認同(6 個條目)、團隊歸屬感(6 個條目)及自身成長(8 個條目)5 個維度,各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1~5 分),總分范圍為33~165 分,得分越高提示護士職業獲益感越強,總分<60%患者納入低分組,總分≥60%患者納入高分組(量表重測效度為0.818,克倫巴赫系數為0.852)。②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9]評估,包括主觀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7 個維度,每個維度按0~3 分計分,總分為21 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量表重測效度為0.826,克倫巴赫系數為0.865)。
1.2.2 基線資料統計 年齡(≥35 歲/<35 歲)、工作年限(≥5 年/<5 年)、技術職稱(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受教育程度(大專/本科及以上)、編制(合同制/在編人員)、婚姻狀況(已婚/未婚或離異)、兒童照護(有/無)。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Shapiro-Wilk 正態分布檢驗計量資料的正態性情況;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與睡眠質量的相關性,采用一般線性雙變量Pearson 直線相關檢驗;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對睡眠質量的影響,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將潛變量錄入Amos 24.0軟件,構建出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對睡眠質量影響的結構方程模型。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納入的160 名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評分為(89.45±4.17)分,PSQI 評分為(10.28±0.88)分。
職業獲益感低分組PSQI 評分高于職業獲益感高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不同年齡、工作年限、技術職稱、受教育程度、編制、婚姻狀況及兒童照護的ICU 護士PSQ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不同資料特征ICU 護士PSQI 評分比較(分,)

表1 不同資料特征ICU 護士PSQI 評分比較(分,)
注 ICU:重癥監護室;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
經雙變量Pearson 相關性檢驗,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與PSQI 評分呈負相關(r=-0.718,P <0.05)。見圖1。

圖1 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與PSQI 評分相關性的散點圖
將ICU 護士睡眠質量作為因變量,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作為自變量,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ICU護士職業獲益感評分降低是睡眠質量變差的危險因子(P <0.05),得到線性方程:Y=-1.882+0.239X,回歸模型F 值為553.736,R2為0.778,調整后R2為0.777。其他見表2、圖2。

表2 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對睡眠質量的影響

圖2 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對睡眠質量影響的結構方程圖
ICU 護士因長期進行高壓、高頻率工作易影響精神狀況,導致身心疲乏,進而影響睡眠質量,導致工作效率降低,最終增加醫療安全隱患風險[10]。國內一項研究對心外科ICU 護士睡眠質量調查發現,60 名ICU 護士睡眠質量總水平處于中等水平[11]。本研究結果顯示,160 名ICU 護士PSQI 評分為(10.28±0.88)分,處于中等水平,提示ICU 護士睡眠質量仍需進一步改善,探索與其睡眠質量有關的因素至關重要。
另有研究顯示,職業獲益感對護士精神狀況有一定影響,職業獲益感可通過影響護士職業倦怠和工作興趣,進而改善護士工作壓力,對護士精神狀況造成一定影響[12-13]。而精神狀況是影響睡眠質量的重要原因,推測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可能與睡眠質量有關。本研究經雙變量Pearson 相關性檢驗,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與PSQI 評分呈負相關,且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評分降低是睡眠質量變差的危險因子,進一步證實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與睡眠質量有關。分析原因可能:職業獲益感較強護士在長期面對高負荷工作時,常感受到工作帶來的充實和樂趣,可投入自身精神面對工作困難,工作壓力隨之減輕,情緒狀態也隨之改善,利于改善睡眠質量,降低PSQI 評分[14-16];而職業獲益感較弱護士難以從工作中收獲成長和團隊歸屬感,在面對高壓工作時,難以進行情緒調節,久之則導致精神狀況變差,進而影響睡眠質量,增加睡眠障礙風險,導致PSQI 評分降低[17-19]。此外,職業獲益感較弱護士,常將工作當做生活和精神負擔,以消極、敷衍等心態處理工作,工作效率明顯降低,任務量也不斷增加,進而導致護士身心疲乏,影響其睡眠質量,最終導致PSQI 評分降低[20-22]。相關研究顯示,職業獲益感降低可使護士產生不滿的負性情緒,引起護士工作責任心下降、工作質量下降,進而增加差錯事故風險,直接影響護士情緒狀況,增加睡眠障礙風險[23-24]。Vasconcelos 等[25]研究顯示,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降低可導致職業倦怠,長期持續易增加抑郁風險,進而導致護士情緒紊亂,影響其睡眠質量。可見,ICU護士職業獲益感降低對睡眠質量有一定影響。
針對上述情況給出一定干預建議:①各醫院應細分ICU 工作,做到分工明確,排班合理,最大程度減少不必要的工作,以減輕護士工作壓力;②對ICU 護士應給予一定心理干預,減輕工作帶來的消極情緒,還應督促同事之間相互協作,相互指導,以降低工作中困難,改善護士心理壓力,進而改善護士情緒狀況,利于改善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ICU 護士職業獲益感與PSQI 評分呈負相關,職業獲益感評分降低對ICU 護士睡眠質量變差有一定影響,各醫院應合理排序ICU 護理工作,并對ICU 護士進行心理干預,以提高護士職業獲益感,改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