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磊 曹齊生 王玉琴 黃 琦
1.安徽省馬鞍山市人民醫院腫瘤介入科,安徽馬鞍山 243000;2.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科,安徽合肥 230000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一種常見的肺癌類型,占全部肺癌的80%以上,早期癥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進入中晚期,手術療效差,多采用化療藥物治療[1-3]。GP 化療方案是治療NSCLC 的常用手段,能一定程度緩解患者病情,但整體效果不甚理想[4-5]。伴隨腫瘤基礎研究深入,免疫逃逸、免疫耐受的發病機制被闡明,新的治療方向出現——免疫治療[6]。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屬免疫抑制分子,能減弱免疫系統對細胞的反應,抑制T 淋巴細胞介導的炎癥活動,從而達到調節免疫系統的目的[7-8]。卡瑞麗珠單抗是一種抗PD-1 的單克隆抗體,可有效延長NSCLC 患者生存周期[9],但國內相關研究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討卡瑞麗珠單抗與GP 化療的聯用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選取2019 年6 月至2021 年2 月安徽省馬鞍山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62 例NSCLC患者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抽簽法分為單一組和聯合組,各31 例。單一組男22 例,女9 例;年齡52~79 歲,平均(68.64±9.03)歲;腫瘤淋巴結轉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Ⅲc 期13 例,Ⅳ期18 例。聯合組男25 例,女6 例;年齡44~81 歲,平均(67.32±8.45)歲;TNM 分期:Ⅲc 期10 例,Ⅳ期21 例。兩組性別、年齡及TNM 分期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由安徽省馬鞍山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批號:馬鞍山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2019〕002 號)。
納入標準:①知曉本研究,簽署同意書;②符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原發性肺癌診療指南(2018 版)》[10]中NSCLC 診斷標準,經病理檢查證實;③初次治療;④依從性較好;⑤臨床資料完善。排除標準:①預計生存時間<3 個月;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③既往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④伴有傳染性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原發免疫系統疾病;⑤伴有精神系統疾病;⑥伴有嚴重營養不良;⑦藥物過敏。
單一組:采用GP 化療,即吉西他濱(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619210102,規格:1 g)+順鉑(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批號:601200302,規格:10 mg),1000 mg/m2吉西他濱融于100 ml 生理鹽水,靜脈滴注,第1、8 天;75 mg/m2順鉑融于500 ml 生理鹽水,靜脈滴注,第1 天。聯合組:在單一組基礎上采用卡瑞麗珠單抗(蘇州盛迪亞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7002A,規格200 mg),200 mg/次,靜脈滴注30~60 min,每3 周用藥1 次。兩組均以21 d 為1 個周期,共治療6 個周期。
1.4.1 臨床療效 治療6 個周期后評估臨床療效,評估標準如下:所有病灶全部消失,并維持4 周以上為完全緩解(complete remission,CR);病灶最大徑縮小≥30%,但未達到CR 為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病灶最大徑縮小<30%,或增大≤20%為疾病穩定(stable disease,SD);病灶最大徑增大>20%或產生新病灶為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11]。
1.4.2 肺功能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6 個周期后肺功能,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通氣量(maximum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采用肺功能測試儀(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Ganshorn Powercube Ergo)測定。
1.4.3 免疫功能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6 個周期后免疫功能指標(CD4+、CD3+、CD8+),于治療前與治療6 個周期各采集患者3 ml 外周靜脈血,抗凝,采用流式細胞儀(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BriCyte E6)測定,所有操作由我院檢驗科有3 年以上工作年限的高年資醫師按說明書實施。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U 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組臨床療效優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FVC、FEV1、MVV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6 個周期,兩組FVC、FEV1、MVV 均高于治療前,且聯合組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L,)
注 t1、P1 代表兩組治療前比較;t2、P2 代表兩組治療6 個周期比較。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MVV:最大通氣量
治療前,兩組CD4+、CD3+、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6 個周期,兩組CD4+、CD3+水平均高于治療前,CD8+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CD4+、CD3+水平均高于單一組,CD8+水平低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注 t1、P1 代表兩組治療前比較;t2、P2 代表兩組治療6 個周期比較
NSCLC 發病機制至今尚未闡明,臨床通常認為與遺傳、環境、免疫狀況、營養狀況等有關[12-13]。對于NSCLC,臨床治療的關鍵在于抑制腫瘤細胞分裂、增殖,但發病初期特異性表現不明顯,易錯失最佳手術時機,這類患者多選擇放化療[14-15]。GP 化療在NSCLC治療中應用廣泛,其中順鉑具有較強抗癌活性,可抑制腫瘤細胞DNA 復制,吉西他濱主要作用于DNA 合成期腫瘤細胞,阻止其向S 期進展[16-18]。但化療藥物毒副作用大,不僅能殺傷腫瘤細胞,還會損傷正常細胞,患者會因難以耐受終止治療,預后較差[19]。
近年來,免疫治療逐漸成為腫瘤研究熱門領域。卡瑞麗珠單抗作為PD-1 抑制劑能抑制免疫檢查點,使T 淋巴細胞介導被重新激活,從而逆轉T 淋巴細胞抗腫瘤應答,發揮抗腫瘤作用,是目前治療NSCLC 新型藥物[20-22]。王善貴等[23]學者指出,在化療基礎上使用PD-1 抑制劑治療NSCLC,總有效率達59.18%,明顯高于使用單一化療方案的單一組(31.25%)。由本研究數據對比可知,聯合組治療效果優于單一組,提示PD-1 抑制劑聯合GP 化療治療NSCLC 效果顯著,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6 個周期,兩組FVC、FEV1、MVV 等肺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且聯合組改善程度較單一組高(P <0.05),顯示相較于單一給予GP 化療,卡瑞麗珠單抗聯合GP 化療可更好改善NSCLC 患者肺功能。該結果出現的原因可能是卡瑞麗珠單抗抑制PD-1 及其配體間相互作用,從而中斷PD-1 介導的免疫抑制反應。
T 淋巴細胞水平是判斷NSCLC 患者免疫功能與預后的重要指標,CD4+、CD3+屬輔助性T 淋巴細胞,能促進效應細胞發揮抗腫瘤作用,水平下降可導致腫瘤細胞免疫逃逸,而CD8+屬抑制性T 淋巴細胞,其水平升高是造成細胞免疫損傷的基礎[24-25]。本研究發現,治療6 個周期,聯合組CD4+、CD3+水平較單一組高,CD8+水平較單一組低(P <0.05),提示卡瑞麗珠單抗和GP 化療聯合治療NSCLC 患者,可更有效改善免疫功能。究其原因,PD-1 抑制劑能阻斷PD-1 與其配體PD-L1 結合,使T 淋巴細胞保持平衡狀態,進而改善免疫功能。
綜上可知,卡瑞麗珠單抗聯合GP 化療治療NSCLC 效果顯著,能改善患者肺功能與免疫功能,值得推廣應用。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選取樣本量少、觀察時間短,未來需延長觀察時間、擴大樣本量,探討該治療方案應用于NSCLC 患者的遠期效果。